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充气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51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充气枕,包括枕头,所述枕头的两侧均安装有扣环,两组所述扣环的外侧安装有引导装置,所述枕头的顶部安装有海绵层与硅胶层,且硅胶层安装在海绵层的底端,所述枕头的一侧靠中部贯穿安装有中孔,所述中孔的内壁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气囊,两组所述连接气囊的外侧均安装有绳索,所述枕头的一侧靠底端安装有充气口,所述引导装置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升杆,所述升杆的底端安装有套杆,两组所述升杆的相对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扣,两组所述连接扣的一侧均安装有牵引带,两组所述升杆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加充气枕的功能性,增加充气枕的实用性,提高了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充气枕
本技术涉及充气枕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充气枕。
技术介绍
对于目前的枕头,大部分为棉絮填充枕以及荞麦枕,该两种枕头由于舒适,故而收到很多消费者的喜欢,然而该两种枕头由于体积大,携带较为不便,因此,人们又开发了充气枕头,通过对枕头皮壳进行吹气后,皮壳鼓起,即可作为充气枕头使用,其便于携带,重量轻,因此也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现有的充气枕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充气枕缺少功能性,只能提供一种睡眠舒适性,对于有颈椎问题的使用者,不能提供一种治疗功能,是实用性较低;现有的充气枕只能使用于躺睡,使用范围有限,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实用率较低,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充气枕,本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现有的充气枕缺少功能性,只能提供一种睡眠舒适性,对于有颈椎问题的使用者,不能提供一种治疗功能,是实用性较低;现有的充气枕只能使用于躺睡,使用范围有限,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实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充气枕,包括枕头,所述枕头的两侧均安装有扣环,两组所述扣环的外侧安装有引导装置,所述枕头的顶部安装有海绵层与硅胶层,且硅胶层安装在海绵层的底端,所述枕头的一侧靠中部贯穿安装有中孔,所述中孔的内壁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气囊,两组所述连接气囊的外侧均安装有绳索,所述枕头的一侧靠底端安装有充气口;所述引导装置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升杆,所述升杆的底端安装有套杆,两组所述升杆的相对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扣,两组所述连接扣的一侧均安装有牵引带,两组所述升杆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块,两组所述套杆的底端均安装有支脚,两组所述支脚之间安装有连接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两组所述升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杆的底端两侧,且升杆与横杆均呈长方形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枕头的两侧分别通过两组扣环与牵引带固定连接在两组升杆的一侧,且枕头呈半弧形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支脚的一侧,且两组支脚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套杆的底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两组所述支脚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套,且两组支脚均呈长方形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两组所述升杆的底端活动分别活动连接在套杆的内部,且两组套杆呈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承接板,且连接板与承接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两组扣环将枕头将固定在引导装置的中部,利用连接扣将牵引带固定在两组升杆的一侧,从而是使得枕头达到悬空的目的,通过调节升杆在套杆的内部的高度,达到调节牵引高的和角度的目的,利用限位孔与限位块固定住高度,避免移动,影响牵引效果,通过支脚可将整个装置站立,利用支脚底端安装的橡胶套,可增加摩擦力,在装置立起时,避免其打滑,增加使用安全,通过设置连接板与横杆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时装置散架,进一步增加装置的使用安全,通过设置引导装置,给充气枕提供了牵引的功能,增加了充气枕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海绵层能够增加舒适度,且具有吸水的功能,保证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利用硅胶层可提高枕头的韧性,增加枕头的受力能力,通过设置中孔可使得不需要牵引功时,单独使用当做座面枕使用,将双手伸入,实现坐卧使用的功能,提高实用率,利用连接气囊与绳索可在单独使用时,可当做普通腰间的垫背,提供了额外功能性,增加充气枕的使用范围,使得充气枕的实用功能。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枕头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引导装置的剖视图。图中:1、枕头;2、扣环;3、引导装置;4、海绵层;5、中孔;6、硅胶层;7、充气口;8、连接气囊;9、绳索;10、横杆;11、升杆;12、连接扣;13、牵引带;14、套杆;15、限位块;16、支脚;17、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充气枕,包括枕头1,枕头1的两侧均安装有扣环2,两组扣环2的外侧安装有引导装置3,枕头1的顶部安装有海绵层4与硅胶层6,且硅胶层6安装在海绵层4的底端,枕头1的一侧靠中部贯穿安装有中孔5,中孔5的内壁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气囊8,两组连接气囊8的外侧均安装有绳索9,枕头1的一侧靠底端安装有充气口7;引导装置3包括横杆10,横杆10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升杆11,升杆11的底端安装有套杆14,两组升杆11的相对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扣12,两组连接扣12的一侧均安装有牵引带13,两组升杆11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块15,两组套杆14的底端均安装有支脚16,两组支脚16之间安装有连接板17。两组升杆11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杆10的底端两侧,且升杆11与横杆10均呈长方形设置,设置横杆10增加稳固性,使得整个引导装置3能稳定的稳定的立住。枕头1的两侧分别通过两组扣环2与牵引带13固定连接在两组升杆11的一侧,且枕头1呈半弧形设置,设置枕头1为半弧形在平躺的时候,提供舒适性,契合脖子的弧度。连接板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支脚16的一侧,且两组支脚16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套杆14的底端。两组支脚16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套,且两组支脚16均呈长方形设置,设置橡胶套增加摩擦力,避免打滑,增加使用安全。两组升杆11的底端活动分别活动连接在套杆14的内部,且两组套杆14呈平行设置。连接板17的顶部安装有承接板,连接板17与承接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杆。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枕头1通过两组扣环2固定在引导装置3的中部,利用连接扣12将牵引带13固定在两组升杆11的一侧,从而是使得枕头1达到悬空的目的,通过调节升杆11在套杆14的内部的高度,达到调节牵引高的和角度的目的,利用限位孔与限位块15固定住高度,避免移动,影响牵引效果,通过支脚16可将整个装置站立,利用支脚16底端安装的橡胶套,可增加摩擦力,在装置立起时,避免其打滑,增加使用安全,通过设置连接板17与横杆10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时装置散架,进一步增加装置的使用安全,通过设置引导装置3,给充气枕提供了牵引的功能,增加了充气枕的实用性,在枕头1安装完成后,通过充气口7向枕头1内部,使得枕头1膨胀能使人躺上去感到舒适,使用者平躺至枕头1上方后,设置的海绵层4能够增加舒适度,且具有吸水的功能,保证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利用硅胶层6可提高枕头1的韧性,增加枕头1的受力能力,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充气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1),所述枕头(1)的两侧均安装有扣环(2),两组所述扣环(2)的外侧安装有引导装置(3),所述枕头(1)的顶部安装有海绵层(4)与硅胶层(6),且硅胶层(6)安装在海绵层(4)的底端,所述枕头(1)的一侧靠中部贯穿安装有中孔(5),所述中孔(5)的内壁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气囊(8),两组所述连接气囊(8)的外侧均安装有绳索(9),所述枕头(1)的一侧靠底端安装有充气口(7);/n所述引导装置(3)包括横杆(10),所述横杆(10)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升杆(11),所述升杆(11)的底端安装有套杆(14),两组所述升杆(11)的相对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扣(12),两组所述连接扣(12)的一侧均安装有牵引带(13),两组所述升杆(11)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块(15),两组所述套杆(14)的底端均安装有支脚(16),两组所述支脚(16)之间安装有连接板(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充气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1),所述枕头(1)的两侧均安装有扣环(2),两组所述扣环(2)的外侧安装有引导装置(3),所述枕头(1)的顶部安装有海绵层(4)与硅胶层(6),且硅胶层(6)安装在海绵层(4)的底端,所述枕头(1)的一侧靠中部贯穿安装有中孔(5),所述中孔(5)的内壁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气囊(8),两组所述连接气囊(8)的外侧均安装有绳索(9),所述枕头(1)的一侧靠底端安装有充气口(7);
所述引导装置(3)包括横杆(10),所述横杆(10)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升杆(11),所述升杆(11)的底端安装有套杆(14),两组所述升杆(11)的相对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扣(12),两组所述连接扣(12)的一侧均安装有牵引带(13),两组所述升杆(11)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块(15),两组所述套杆(14)的底端均安装有支脚(16),两组所述支脚(16)之间安装有连接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充气枕,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升杆(11)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杆(10)的底端两侧,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