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5496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疗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谷氨酸作为基础原料,通过利用分散剂使原料充分分散在溶剂中,在通过利用交联剂使基础原料进行交联形成活性微球,并且在交联过程中,由于添加剂的加入,使微球中包裹添加剂,随后通过盐酸的作用,将添加剂进行去除,由此形成多孔隙活性微球,使多孔隙微球形成表面丰富的活性基团,再将其与混合料进行混合,通过活性基团,随后通过煅烧,利用多孔隙微球的消失,可以形成多孔结构钛合金微球,形成高活性碳基点,最后与壳聚糖、没食子酸进行混合接枝,并且壳聚糖与没食子酸进行结合,再与高活性碳基点进行基点进行结合,有效提高了抗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疗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材料是最早用于临床医学的生物医用材料,目前用于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的金属材料主要包括不锈钢、钴基合金和钛合金三大系列,其中,钛合金已广泛应用于人体硬组织(包括人体躯干中所有的骨骼和牙齿)的缺损、创伤和疾病等修复、矫形及替代等治疗。20世纪中叶以来,以钛合金为主的医用金属材料开始在人体硬组织的外科植入及人体软组织(包括心脑血管、外周血管及非血管如肝脏、胆道、尿道等)的介入治疗方面显示出独特而神奇的疗效,而钛合金人工关节、牙种植体、血管内支架和心脏瓣膜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医疗器械产品的问世,对医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革命性贡献,使得临床治疗从初级的简单“修复、矫形”治疗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组织与器官的“替代式”治疗,极大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克服了以往重大疾病只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的不足。但是,钛合金植入材料表面容易积聚菌斑,种植体表面宿主免疫力较差,导致钛合金进入人体后容易引发细菌感染,而植入材料表面粘附细菌和形成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种抗菌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按重量份数计,取150~160份氢氧化钠溶液、50~60份复合料、30~35份正丁醇、10~15份添加剂、4~9份交联剂、3~6份分散剂,首先将正丁醇、分散剂混合均匀,加热,搅拌;/n(2)在搅拌之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复合料,以600r/min进行搅拌,再加入添加剂及交联剂,进行喷雾干燥,收集干燥颗粒,将干燥颗粒与盐酸溶液按质量比1:3进行混合,超声震荡,过滤,洗涤,干燥,收集干燥物;/n(3)将干燥物、混合料、硬脂酸镁及水按质量比4:6~9:0.6:13进行超声震荡,调节pH,静置,冷却,冷冻干燥,收集冷冻干燥物...

【技术特征摘要】
1.种抗菌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计,取150~160份氢氧化钠溶液、50~60份复合料、30~35份正丁醇、10~15份添加剂、4~9份交联剂、3~6份分散剂,首先将正丁醇、分散剂混合均匀,加热,搅拌;
(2)在搅拌之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复合料,以600r/min进行搅拌,再加入添加剂及交联剂,进行喷雾干燥,收集干燥颗粒,将干燥颗粒与盐酸溶液按质量比1:3进行混合,超声震荡,过滤,洗涤,干燥,收集干燥物;
(3)将干燥物、混合料、硬脂酸镁及水按质量比4:6~9:0.6:13进行超声震荡,调节pH,静置,冷却,冷冻干燥,收集冷冻干燥物,放入煅烧炉中进行煅烧,收集煅烧颗粒;
(4)将煅烧颗粒、壳聚糖、1-羟基苯并三唑及水按质量比10~15:3:1:20~25,搅拌,加入壳聚糖等质量的没食子酸,搅拌均匀,加入壳聚糖质量20%的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洛鹏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