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汤散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疾病的活性提取物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47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痛风汤散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疾病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痛风汤散经乙醇回流提取、大孔树脂吸附解析获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痛风汤散活性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活性提取物包含多酚类、黄酮类和生物碱类物质,其中,总多酚的UV含量大于50%、总黄酮的UV含量大于4%、总生物碱的UV含量大于0.4%。并且,活性提取物具有显著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IL‑6和IL‑1β的水平、抑制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肿胀,其可单独或与其它药物配合开发成治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疾病的新型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痛风汤散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疾病的活性提取物制备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痛风汤散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疾病的活性提取物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可使尿酸生成量增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异常增高,引发高尿酸血症(HUA)。长期的HUA可使尿酸盐结晶(MSU)沉积在关节或皮下等组织引起的炎性疾病,最终发展成痛风。临床以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及关节活动受限为特点,后期可致患者的关节活动产生障碍以及骨骼畸形。据统计,全球痛风的发病率普遍为1~4%,西方一些国家已达到10%左右,我国为1~3%,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自古以来称之为“富贵病”的痛风是糖尿病、慢性肾病、肥胖、高血压、肾结石、心梗、心衰和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显示:在痛风患者中,69.1%患有高血压、62.9%患有肥胖症、33.1%患有2型糖尿病、53.7%患有高血脂症、47.4患有高胆固醇症、24%患有3期慢性肾病、7.4%患有心房颤动。在一大批痛风患者常年的随访中发现,血尿酸水平长期高于360μmol/L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尿路结石并发症的风险均显著增加;在由痛风导致死亡的患者中,50%以上带有心血管疾病,而且因心血管引发的死亡率与痛风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目前,国内外临床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疾病的治疗中均采用“降低血清尿酸、消炎止痛”的方案,药物以别嘌呤、苯溴马隆、非布司他及秋水仙碱等为主。这些药物虽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慢性痛风患者长期服用会产生严重过敏、肝损伤及免疫原性等副作用。痛风类疾病为青藏高原的一种典型病种,藏医在对该类疾病的长期治疗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经典方剂。其中,痛风汤散收载于《藏药标准》,由诃子、勒哲和渣浔膏3味原药材的粗粉混合组成,具有消炎止痛、干黄水的功效,用于痛风、下肢关节红肿疼痛等疾病。但是,至今对痛风汤散的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疾病的活性成分及其制备均未见报道。《藏药标准》中记载痛风汤散以药材原粉直接口服,这种服用方式降低了其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增大了其日服剂量,而且至今药效成分不明确,这些情况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痛风汤散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痛风汤散以原粉入药、药效成分不明确、日服剂量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药理活性跟踪的方法,对痛风汤散的不同提取物进行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疾病的药效评价,明确其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活性提取物,并对活性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明确了其化学成分组成。最终建立了一种化学成分明确、质量可控、药效作用有保障的痛风汤散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活性提取物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活性提取物以多酚类、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为主,并且,其中总多酚的UV含量大于50%、总黄酮的UV含量大于4%、总生物碱的UV含量大于0.4%。本专利技术的活性提取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a)按5:4:2的质量比取诃子、勒哲和渣浔膏混合药材,用5~20倍(质量/体积)的60~90%的乙醇水加热回流提取2~4次,每次1-3小时,过滤,合并得提取液A;b)提取液A经40~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07(60-70℃),真空干燥,即得痛风汤散醇提物B;c)再将醇提物B用6-12倍(g/mL)水溶解,经10-20倍(g/mL)大孔树脂吸附,再依次用不同体积浓度的乙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收集50~70%的乙醇水洗脱液,合并,真空干燥,即得痛风汤散活性提取物。进一步地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选自AB-8、HPD-400、D101、NKA-9、HPD-826。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本专利技术的痛风汤散活性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胶囊、颗粒剂、散剂、丸剂、浸膏剂、口服液或糖浆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痛风汤散的活性提取物在制备抗高尿酸血症、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制备抗痛风的药物中的应用。针对痛风汤散的原粉入药、成分复杂,主要药效成分不明确、日服剂量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痛风汤散活性提取物制备工艺采用活性引导分级分离方法,避免了目标成分的流失,同时使药效成分的含量得到明显提高,所得提取物具备主要药效成分更明确、提取率高的优势。具体表现在:本专利技术痛风汤散活性提取物主要包含多酚类、黄酮、生物碱类成分,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活性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大于50%、总黄酮的含量大于4%、总生物碱的含量大于0.4%。本专利技术所得的痛风汤散活性提取物具有抗高尿酸血症、抗痛风药效作用。具体表现在其可以显著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IL-6和IL-1β的水平、并且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而,本专利技术所得的痛风汤散活性提取物在药材利用率、明确主要药效成分,减小日服剂量,提高疗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将其进一步开发成抗高尿酸血症、抗痛风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总多酚的波长扫描图;图2为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图3为总黄酮的波长扫描图;图4为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图5为总生物碱的波长扫描图;图6为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活性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种类鉴别水溶性成分:取活性提取物10g,加入蒸馏水50ml于50-60℃水浴中温浸2小时,过滤,滤液备用。醇溶性成分:取活性提取物10g,加乙醇100ml,沸水浴上回流提取1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结果见表1。由表1结果可知,痛风汤散的活性提取物中主要包含多酚类(酚类、鞣质)、黄酮、生物碱及糖类成分。、活性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2.1总多酚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称取适量没食子酸对照品,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线,摇匀,稀释至100μg/ml即得对照品溶液,置于4℃冰箱保存备用。样品溶液的配制:称取痛风汤散60%乙醇水洗脱物2.04mg,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即得样品溶液,置于4℃冰箱保存备用。波长选择:分别精确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福林酚试剂1mL,避光反应3min,加1.5ml15%Na2CO3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50℃水浴60min,用相应的溶液作参比溶液。于400~900nm进行全波长光谱扫描,结果在755nm处有最大吸收(见图1)。标准曲线的制备:取对照品溶液0.25、0.5、0.75、1、1.25、1.5、1.75mL于试管中,加入福林酚试剂1mL,避光反应3min,加2ml15%Na2CO3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痛风汤散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疾病的活性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提取物包括多酚类、黄酮类和生物碱类物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出活性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大于50%、总黄酮含量大于4%、总生物碱含量大于0.4%。/n

【技术特征摘要】
1.痛风汤散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疾病的活性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提取物包括多酚类、黄酮类和生物碱类物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出活性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大于50%、总黄酮含量大于4%、总生物碱含量大于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痛风汤散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疾病的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按5:4:2的质量比取诃子、勒哲和渣浔膏药材,混合,用5~20倍量的体积浓度为60~9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2~4次,每次1-3小时,过滤,合并得提取液A;
b)提取液A经40~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07,真空干燥,即得痛风汤散醇提物B;
c)醇提物B用6-12倍量的水溶解,经10-20倍量的大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芳张武岗冯育林杨世林杨武亮郎一帆安琼李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