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效果好的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35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效果好的鞋子,包括鞋底、连接机构和鞋面,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鞋底的正面,所述鞋面设置在鞋底的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耐磨层,大大提高了鞋底的耐磨效果,从而提高了鞋底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韧性层,大大提高了鞋底的韧性,通过设置弹性层,大大提高了鞋底的弹性,通过设置抗菌层,从而使得鞋底具有抗菌效果,从而降低细菌的产生,从而避免影响使用者脚部的健康,通过设置透气层,大大提高了鞋底的透气效果,通过防滑块、引流槽、防滑凸块、防滑纹、减震块、防滑条和减震颗粒的相互配合,从而大大提高了鞋底的防滑效果,降低了使用者出现滑到的现象发生,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效果好的鞋子
本技术涉及鞋子
,具体为一种防滑效果好的鞋子。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鞋底又是鞋子的重要部件,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由皮革、布帛、胶皮等材料制成,鞋子分类有很多种:按穿用对象分,有男、女、童等鞋;按季节分,有单、夹、棉、凉等鞋;按材料分,有皮鞋、布鞋、胶鞋、塑料鞋;按工艺分,有缝绱、注塑、注胶、模压、硫化、冷粘、粘缝、搪塑、组装等鞋;按款式分,鞋的头型有方头、方圆头、圆头、尖圆头、尖头,跟型有平跟、半高跟、高跟、坡跟;鞋帮有高靿、低靿,中统、高统;按用途分,有日常生活鞋、劳动保护鞋、运动鞋、旅游鞋、负跟鞋、增高鞋、雨鞋、滑板鞋、溜冰鞋、舞鞋等,但是常见的鞋子的防滑效果较差,从而大大降低了鞋底和地面接触时的摩擦力,尤其在潮湿的地面上,从而容易出现滑到的现象发生,而且鞋底的抗菌透气效果较差,从而导致脚部容易出汗,大大增加了细菌的产生,从而影响使用者穿着时的健康,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效果好的鞋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效果好的鞋子,包括鞋底、连接机构和鞋面,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鞋底的正面,所述鞋面设置在鞋底的背面;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防滑块、引流槽、防滑凸块、防滑纹、减震块,防滑条和减震颗粒,所述防滑凸块设置在鞋底正面的左侧,所述防滑块设置在鞋底的正面且位于防滑凸块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防滑块的正面开设有引流槽,所述防滑纹设置在鞋底的正面且位于防滑凸块的右侧,所述减震块设置在鞋底的正面且位于防滑纹的右侧,所述防滑条设置在鞋底的正面且对应减震块的位置,所述减震颗粒设置在鞋底的正面且位于减震块的右侧,所述防滑块靠近防滑凸块的一侧与防滑凸块相互接触,所述防滑纹靠近防滑凸块的一侧与防滑凸块相互接触,所述减震块靠近防滑纹的一侧与防滑纹相互接触,所述减震颗粒靠近减震块的一侧与减震块相互接触。所述鞋底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背面设置有韧性层,所述韧性层的背面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背面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背面设置有透气层。优选的,所述耐磨层通过聚酰胺纤维制成。优选的,所述韧性层通过聚丙烯纤维制成。优选的,所述弹性层通过聚氨酯制成。优选的,所述抗菌层通过银纤维制成。优选的,所述透气层通过竹原纤维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耐磨层,大大提高了鞋底的耐磨效果,从而提高了鞋底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韧性层,大大提高了鞋底的韧性,通过设置弹性层,大大提高了鞋底的弹性,通过设置抗菌层,从而使得鞋底具有抗菌效果,从而降低细菌的产生,从而避免影响使用者脚部的健康,通过设置透气层,大大提高了鞋底的透气效果,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通过防滑块、引流槽、防滑凸块、防滑纹、减震块、防滑条和减震颗粒的相互配合,从而大大提高了鞋底的防滑效果,降低了使用者出现滑到的现象发生,同时提高了鞋底的减震缓冲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穿着时的舒适度,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鞋底、11耐磨层、12韧性层、13弹性层、14抗菌层、15透气层、2连接机构、21防滑块、22引流槽、23防滑凸块、24防滑纹、25减震块、26防滑条、27减震颗粒、3鞋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防滑效果好的鞋子,包括鞋底1、连接机构2和鞋面3,连接机构2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鞋面3设置在鞋底1的背面。连接机构2包括两个防滑块21、引流槽22、防滑凸块23、防滑纹24、减震块25,防滑条26和减震颗粒27,防滑凸块23设置在鞋底1正面的左侧,防滑块21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位于防滑凸块23的顶部和底部,防滑块21的正面开设有引流槽22,防滑纹24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位于防滑凸块23的右侧,减震块25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位于防滑纹24的右侧,防滑条26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对应减震块25的位置,减震颗粒27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位于减震块25的右侧,防滑块21靠近防滑凸块23的一侧与防滑凸块23相互接触,防滑纹24靠近防滑凸块23的一侧与防滑凸块23相互接触,减震块25靠近防滑纹24的一侧与防滑纹24相互接触,减震颗粒27靠近减震块25的一侧与减震块25相互接触,通过防滑块21、引流槽22、防滑凸块23、防滑纹24、减震块25、防滑条26和减震颗粒27的相互配合,从而大大提高了鞋底1的防滑效果,降低了使用者出现滑到的现象发生,同时提高了鞋底1的减震缓冲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穿着时的舒适度,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鞋底1包括耐磨层11,耐磨层11通过聚酰胺纤维制成,通过设置耐磨层11,大大提高了鞋底1的耐磨效果,从而提高了鞋底1的使用寿命,耐磨层11的背面设置有韧性层12,韧性层12通过聚丙烯纤维制成,通过设置韧性层12,大大提高了鞋底1的韧性,韧性层12的背面设置有弹性层13,弹性层13通过聚氨酯制成,通过设置弹性层13,大大提高了鞋底1的弹性,弹性层13的背面设置有抗菌层14,抗菌层14通过银纤维制成,通过设置抗菌层14,从而使得鞋底1具有抗菌效果,从而降低细菌的产生,从而避免影响使用者脚部的健康,抗菌层14的背面设置有透气层15,透气层15通过竹原纤维制成,通过设置透气层15,大大提高了鞋底1的透气效果,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综上所述:该防滑效果好的鞋子,通过设置耐磨层11,通过设置韧性层12,通过设置弹性层13,通过设置抗菌层14,通过设置透气层15,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效果好的鞋子,包括鞋底(1)、连接机构(2)和鞋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所述鞋面(3)设置在鞋底(1)的背面;/n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两个防滑块(21)、引流槽(22)、防滑凸块(23)、防滑纹(24)、减震块(25),防滑条(26)和减震颗粒(27),所述防滑凸块(23)设置在鞋底(1)正面的左侧,所述防滑块(21)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位于防滑凸块(23)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防滑块(21)的正面开设有引流槽(22),所述防滑纹(24)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位于防滑凸块(23)的右侧,所述减震块(25)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位于防滑纹(24)的右侧,所述防滑条(26)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对应减震块(25)的位置,所述减震颗粒(27)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位于减震块(25)的右侧,所述防滑块(21)靠近防滑凸块(23)的一侧与防滑凸块(23)相互接触,所述防滑纹(24)靠近防滑凸块(23)的一侧与防滑凸块(23)相互接触,所述减震块(25)靠近防滑纹(24)的一侧与防滑纹(24)相互接触,所述减震颗粒(27)靠近减震块(25)的一侧与减震块(25)相互接触,所述鞋底(1)包括耐磨层(11),所述耐磨层(11)的背面设置有韧性层(12),所述韧性层(12)的背面设置有弹性层(13),所述弹性层(13)的背面设置有抗菌层(14),所述抗菌层(14)的背面设置有透气层(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效果好的鞋子,包括鞋底(1)、连接机构(2)和鞋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所述鞋面(3)设置在鞋底(1)的背面;
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两个防滑块(21)、引流槽(22)、防滑凸块(23)、防滑纹(24)、减震块(25),防滑条(26)和减震颗粒(27),所述防滑凸块(23)设置在鞋底(1)正面的左侧,所述防滑块(21)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位于防滑凸块(23)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防滑块(21)的正面开设有引流槽(22),所述防滑纹(24)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位于防滑凸块(23)的右侧,所述减震块(25)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位于防滑纹(24)的右侧,所述防滑条(26)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对应减震块(25)的位置,所述减震颗粒(27)设置在鞋底(1)的正面且位于减震块(25)的右侧,所述防滑块(21)靠近防滑凸块(23)的一侧与防滑凸块(23)相互接触,所述防滑纹(24)靠近防滑凸块(23)的一侧与防滑凸块(23)相互接触,所述减震块(25)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美联美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