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面抗风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19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绿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植物地面抗风支架,其包括用于固定至树干上的环形固定部、水平环绕间隔设置于环形固定部外周上的多个连接件、一端固接于连接件上且向外倾斜支撑于地面上的下部支撑杆、间隔固接于下部支撑杆上的多个耳板、下端铰接于耳板上的顶部支撑杆,以及一端铰接于顶部支撑杆上且另一端铰接于耳板上的限位杆;限位杆与顶部支撑杆以及下部支撑杆形成三角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一体化支撑树干和树冠,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地面抗风支架
本技术涉及园林绿化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植物地面抗风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园林绿化营造过程中,树木移栽后,由于树木的树冠较大、土坨较小,以及移栽坑深度浅的问题,导致移栽后的树木抗风能力不足,为了提高树木抗风能力,常采用抗风支架来对树木进行支撑。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007616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园林景观的移植树木抗倒伏支架结构,其包括金属圆弧板、锁紧螺丝和拆装工具;金属圆弧板、方形板、第一圆形通孔、圆柱、螺纹通孔、第一圆块、圆形凹槽、第二圆形通孔、档杆、支杆共同组成一组树木抗倒伏构件;树木抗倒伏构件共设置有三组,且每相邻两组树木抗倒伏构件之间均通过一个经由第二圆块、椭圆凹槽和螺柱共同组成的锁紧螺丝相连接。其可以对树木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其锁紧螺丝结构特殊,无相匹配的拆装工具无法进行拆卸,可以减少人为破坏的情况发生。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树木支撑方面,除了要支撑树干提高树木抗风性之外,对树冠的支撑也有需求,树冠较大树木会给树干较大的倾斜分力,容易造成树木倒伏,同时其自身也容易折断;上述技术方案并没有考虑树冠支撑的需求,实际使用中,需要单独设置树冠支撑组件,这样树木抗倒伏支架结构以及树冠支撑组件会占用较大的地面面积,同时在安装、拆卸过程中也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支撑树干和树冠的植物地面抗风支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植物地面抗风支架,包括用于固定至树干上的环形固定部、水平环绕间隔设置于环形固定部外周上的多个连接件、一端固接于连接件上且向外倾斜支撑于地面上的下部支撑杆、间隔固接于下部支撑杆上的多个耳板、下端铰接于耳板上的顶部支撑杆,以及一端铰接于顶部支撑杆上且另一端铰接于耳板上的限位杆;限位杆与顶部支撑杆以及下部支撑杆形成三角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下部支撑杆支撑好,再完成环形支撑部在树干上的固定,之后根据树冠上主枝的位置调节限位杆在下部支撑杆上的铰接位置,进而调节顶部支撑杆上端的位置,使顶部支撑杆的上端对应到相应要支撑的主枝下部,用钢丝或绳子等物件将主枝绑扎到顶部支撑杆上,这样主枝上的重量就会被顶部支撑杆分担一部分,后续既不容易影响树干且自身也不容易再出现折断的问题。将下部支撑杆和顶部支撑杆结合到一起后,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较小,在安装、拆卸时也较为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顶部支撑杆的上端水平转动连接有承托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托板以上板面支撑主枝,支撑作用较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托板下部开设有插孔,顶部支撑杆的上端插接于插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转动调节承托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呈C型且开口朝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放入主枝。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在长度方向上中部向上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枝放入支撑板上后能可靠接触到板面上,避开了支撑板两端的锋利边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限位杆两端设置有扁平接头,扁平接头中部开设有通孔;下部支撑杆上每两个耳板为一组,顶部支撑杆上对应限位杆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组耳板,两个扁平接头位于两组耳板之间且配合有销钉,销钉插接于扁平接头和耳板中;所述顶部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扁平接头并配合有销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限位杆的调节较为方便,同时顶部支撑杆在下部支撑杆上的安装位置调节也较为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连接件为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下部支撑杆的上端插接于连接件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下部支撑杆和连接件的安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形固定部包括四块用于组成环形结构的弧形板、固定于弧形板两端且垂直于弧形板外周方向向外延伸的延伸板,以及用于连接相邻弧形板之间相邻延伸板的紧固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延伸板以及紧固件配合能可靠夹紧树干,固定作用较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弧形板内侧固接有柔性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护树干。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紧固件包括一根螺柱和两个配合在螺柱上的螺母,螺柱穿设于相邻两个延伸板中,两个螺母分为位于两个延伸板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螺母配合可以夹紧两个延伸板,进而使弧形板夹紧树干;两个螺母在拧动时可以从两侧拧动,安装、拆卸效率更高,同时哪一侧方便就从哪一侧拧螺母,也便于在树冠覆盖下进行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将下部支撑杆和顶部支撑杆结合到一起后,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减小,同时在安装、拆卸时也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植物地面抗风支架配合树干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环形支撑部配合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部支撑杆;2、环形固定部;20、弧形板;200、柔性垫;21、延伸板;22、紧固件;220、螺柱;221、螺母;3、连接件;30、荧光灯;4、耳板;5、顶部支撑杆;6、承托板;7、限位杆;70、扁平接头;8、销钉;9、树干。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植物地面抗风支架,包括用于固定至树干9上的环形固定部2、水平环绕间隔设置于环形固定部2外周上的多个连接件3、一端固接于连接件3上且向外倾斜支撑于地面上的下部支撑杆1、间隔固接于下部支撑杆1上的多个耳板4、下端铰接于耳板4上的顶部支撑杆5,以及一端铰接于顶部支撑杆5上且另一端铰接于耳板4上的限位杆7;限位杆7与顶部支撑杆5以及下部支撑杆1形成三角形结构。使用时,先将下部支撑杆1支撑好,再完成环形支撑部2在树干9上的固定,之后根据树冠上主枝的位置调节限位杆7在下部支撑杆1上的铰接位置,进而调节顶部支撑杆6上端的位置,使顶部支撑杆6的上端对应到相应要支撑的主枝下部,用钢丝或绳子等物件将主枝绑扎到顶部支撑杆6上,这样主枝上的重量就会被顶部支撑杆6分担一部分,后续既不容易影响树干9且自身也不容易再出现折断的问题。将下部支撑杆1和顶部支撑杆6结合到一起后,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较小,在安装、拆卸时也较为方便。如果主枝位于两个顶部支撑杆6之间,在实施时也可以在两个顶部支撑杆6之间绑一根木质杆,然后将主枝绑到木质杆上,使用较为灵活、方便。在顶部支撑杆6的上端水平转动连接有承托板6,承托板6下部开设有插孔,顶部支撑杆5的上端插接于插孔中。支撑板6的横截面呈C型且开口朝上,利于放入主枝;同时支撑板6在长度方向上中部向上凸起,这样主枝放入支撑板6上后能可靠接触到板面上,避开了支撑板6两端的锋利边沿。当主枝的方向与承托板6的方向不对应时,可以适应性转动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地面抗风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至树干(9)上的环形固定部(2)、水平环绕间隔设置于环形固定部(2)外周上的多个连接件(3)、一端固接于连接件(3)上且向外倾斜支撑于地面上的下部支撑杆(1)、间隔固接于下部支撑杆(1)上的多个耳板(4)、下端铰接于耳板(4)上的顶部支撑杆(5),以及一端铰接于顶部支撑杆(5)上且另一端铰接于耳板(4)上的限位杆(7);限位杆(7)与顶部支撑杆(5)以及下部支撑杆(1)形成三角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地面抗风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至树干(9)上的环形固定部(2)、水平环绕间隔设置于环形固定部(2)外周上的多个连接件(3)、一端固接于连接件(3)上且向外倾斜支撑于地面上的下部支撑杆(1)、间隔固接于下部支撑杆(1)上的多个耳板(4)、下端铰接于耳板(4)上的顶部支撑杆(5),以及一端铰接于顶部支撑杆(5)上且另一端铰接于耳板(4)上的限位杆(7);限位杆(7)与顶部支撑杆(5)以及下部支撑杆(1)形成三角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地面抗风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部支撑杆(5)的上端水平转动连接有承托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地面抗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6)下部开设有插孔,顶部支撑杆(5)的上端插接于插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地面抗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6)的横截面呈C型且开口朝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地面抗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6)在长度方向上中部向上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地面抗风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杆(7)两端设置有扁平接头(70),扁平接头(70)中部开设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济萍郑瑾顾云静梁志强刘彬刘立家周义平徐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丁土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