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包括联网装置,联网装置外壁的左右两侧以及联网装置外壁顶面和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铰支座,八个所述铰支座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八个所述弹簧伸缩杆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铰链,八个所述铰链的外部设有保护壳,通过设置的铰支座、弹簧伸缩杆以及铰链,能够对联网装置进行减震处理,从而减小整个装置受到外界的撞击时联网装置发生损坏的可能,同时设置的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能够在铰支座、弹簧伸缩杆以及铰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对联网装置进行减震处理,减小联网装置发生损坏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
,具体为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联网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一般是将电源模块与转换器直接放置与同一个箱体内进行工作,其中转换器包括有数字信号收发模块、模拟量转换模块、GPS模块、处理器模块和通信模块,这些模块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又由于电源模块与转换器位于的箱体通常为密封的,这就使得热量会在箱体内部发生聚集,这会对整个装置的正常使用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这些模块均为精密的电子仪器,一旦受到外界的碰撞就容易发生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具备热量对装置的正常使用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减小了外界碰撞使得装置发生损坏的可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热量容易产生不良的影响,并且外界的碰撞容易使装置发生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包括联网装置,联网装置外壁的左右两侧以及联网装置外壁顶面和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铰支座,八个所述铰支座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八个所述弹簧伸缩杆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铰链,八个所述铰链的外部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由固定盒、二次缓冲层、一次缓冲层以及防撞板制成,所述固定盒内壁的左右两侧以及固定盒内壁顶面和底面均开设有两个滑槽,八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设有横向分布的卡合杆,八个所述卡合杆的左右两端均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八个所述卡合杆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八个所述滑块互相靠近一侧的中央分别与八个铰链互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八个所述滑块均与滑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铰支座、弹簧伸缩杆以及铰链,能够对联网装置进行减震处理,从而减小整个装置受到外界的撞击时联网装置发生损坏的可能,同时设置的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能够在铰支座、弹簧伸缩杆以及铰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对联网装置进行减震处理,减小联网装置发生损坏的可能。本技术的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其中保护壳内壁底面的左右两侧以及保护壳内壁底面的中央均开设有竖向贯穿保护壳的散热孔,三个所述散热孔内壁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每组所述防尘网互相靠近的一端均设有与散热孔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架,每组所述固定架内部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每组所述固定板互相靠近一侧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风扇,通过设置的风扇,搭配进气孔使用,能够带动联网装置外部的空气发生快速流动,能够将联网装置所产生的热量带走,减小了热量对联网装置正常运行的影响,同时设置的防尘网,减小外界灰尘进入到保护壳内影响联网装置正常使用的可能。本技术的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其中保护壳内壁顶面的左右两侧以及保护壳内壁顶面的中央均开设有竖向贯穿保护壳的进气孔,三个所述进气孔内壁的上端也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本技术的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其中固定盒的外壁与二次缓冲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二次缓冲层的外壁与一次缓冲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次缓冲层的外壁与防撞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外壁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通过设置的支撑柱,使得装置的底面与放置平台相远离,减小放置平台上的水对装置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的可能,并且也便于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向保护壳的底面进行流通,便于对联网装置进行散热。本技术的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其中二次缓冲层由硅胶片制成,所述一次缓冲层由橡胶和若干个半导体制冷片构成,若干个半导体制冷片均匀的固定连接在橡胶的外壁,通过设置的二次缓冲层和一次缓冲层,当装置受到外界的撞击时能够对整个装置进行保护,减小联网装置发生损坏的可能,同时对二次缓冲层和一次缓冲层材料的限制,便于对联网装置进行散热处理。本技术的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其中防撞板由耐磨性好的金属板制成,所述防撞板的外壁涂抹有防锈涂层,通过设置的防撞板,减小装置受到撞击时发生对装置内部造成影响的可能,同时防锈涂层能够减小防撞板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被锈蚀的可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铰支座、弹簧伸缩杆以及铰链,能够对联网装置进行减震处理,从而减小整个装置受到外界的撞击时联网装置发生损坏的可能,同时设置的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能够在铰支座、弹簧伸缩杆以及铰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对联网装置进行减震处理,减小联网装置发生损坏的可能。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风扇,搭配进气孔使用,能够带动联网装置外部的空气发生快速流动,能够将联网装置所产生的热量带走,减小了热量对联网装置正常运行的影响,同时设置的防尘网,减小外界灰尘进入到保护壳内影响联网装置正常使用的可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铰支座;3、弹簧伸缩杆;4、保护壳;5、滑槽;6、铰链;7、联网装置;8、散热孔;9、固定盒;10、固定板;11、风扇;12、二次缓冲层;13、固定架;14、防尘网;15、一次缓冲层;16、防撞板;17、滑块;18、卡合杆;19、进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包括联网装置7,联网装置7外壁的左右两侧以及联网装置7外壁顶面和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铰支座2,八个铰支座2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3,八个弹簧伸缩杆3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铰链6,八个铰链6的外部设有保护壳4,保护壳4由固定盒9、二次缓冲层12、一次缓冲层15以及防撞板16制成,固定盒9内壁的左右两侧以及固定盒9内壁顶面和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包括联网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网装置(7)外壁的左右两侧以及联网装置(7)外壁顶面和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铰支座(2),八个所述铰支座(2)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3),八个所述弹簧伸缩杆(3)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铰链(6),八个所述铰链(6)的外部设有保护壳(4),所述保护壳(4)由固定盒(9)、二次缓冲层(12)、一次缓冲层(15)以及防撞板(16)制成,所述固定盒(9)内壁的左右两侧以及固定盒(9)内壁顶面和底面均开设有两个滑槽(5),八个所述滑槽(5)的内部均设有横向分布的卡合杆(18),八个所述卡合杆(18)的左右两端均与滑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八个所述卡合杆(18)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7),八个所述滑块(17)互相靠近一侧的中央分别与八个铰链(6)互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八个所述滑块(17)均与滑槽(5)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包括联网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网装置(7)外壁的左右两侧以及联网装置(7)外壁顶面和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铰支座(2),八个所述铰支座(2)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3),八个所述弹簧伸缩杆(3)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铰链(6),八个所述铰链(6)的外部设有保护壳(4),所述保护壳(4)由固定盒(9)、二次缓冲层(12)、一次缓冲层(15)以及防撞板(16)制成,所述固定盒(9)内壁的左右两侧以及固定盒(9)内壁顶面和底面均开设有两个滑槽(5),八个所述滑槽(5)的内部均设有横向分布的卡合杆(18),八个所述卡合杆(18)的左右两端均与滑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八个所述卡合杆(18)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7),八个所述滑块(17)互相靠近一侧的中央分别与八个铰链(6)互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八个所述滑块(17)均与滑槽(5)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4)内壁底面的左右两侧以及保护壳(4)内壁底面的中央均开设有竖向贯穿保护壳(4)的散热孔(8),三个所述散热孔(8)内壁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4),每组所述防尘网(14)互相靠近的一端均设有与散热孔(8)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旻,
申请(专利权)人:陈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