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力输灰系统的DCS控制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509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力输灰系统的DCS控制柜,主要解决现有DCS控制柜检修不便、除尘和降温散热效果不佳、安全防护等级低的问题。该控制柜包括柜体,设置于柜体正面并与柜体铰接的柜门,设置于柜体内部用于放置DCS控制总成的承载板,开设于柜体两侧面的通风口,设置于通风口处的散热组件,安装于承载板上的束线装置,以及设置于柜体底部用于将束线装置分类整理后的控制线缆引出柜体的出线口。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DCS控制柜能够对控制柜引出的控制电缆进行分类束线,避免控制线缆在柜体打结缠绕,方便在控制柜出现故障时对控制线缆的分类查找,便于检修。同时散热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控制柜工作时的散热,并且具有较好的防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力输灰系统的DCS控制柜
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气力输灰系统的DCS控制柜。
技术介绍
燃煤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形式,其主要原理是:将煤送至锅炉内,煤的化学能在锅炉中转换为热能被水和水蒸汽吸收,蒸汽在汽轮机中做功从而转换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送到用户。在燃煤火力发电技术中,由于煤在转运、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因此电厂中均设置有除尘设备,气力输灰系统为除尘设备的一部分,其主要采用自动化控制。现目前,DCS控制柜作为气力输灰系统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的一种设备,使用已较为普遍,它的出现可以方便人们使用,它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但是,由于控制柜控制设备较多,控制柜内会引出较多控制线缆至电缆,如不对电缆走线加以引导、约束,会导致控制柜故障时检修不便,同时由于发电厂特殊的使用场所,对DCS控制柜的安全性能要求特别高,在发电厂灰尘较多又温度较高的场合,就会极大地缩短DCS控制柜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想办法对电气控制柜进行除尘和降温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力输灰系统的DCS控制柜,主要解决现有DCS控制柜检修不便、除尘和降温散热效果不佳、安全防护等级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气力输灰系统的DCS控制柜,包括柜体,设置于柜体正面并与柜体铰接的柜门,设置于柜体内部用于放置DCS控制总成的承载板,开设于柜体两侧面的通风口,设置于通风口处的散热组件,安装于承载板上的束线装置,以及设置于柜体底部用于将束线装置分类整理后的控制线缆引出柜体的出线口。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安装于通风口处的若干转轴,与每个转轴转动连接的挡板,与每个挡板靠近柜体内侧一端相连并将所有挡板串接的连杆,与每个挡板靠近柜体内侧一端垂直相连的防尘网,以及设置于最上端一个挡板末端的拨动杆。进一步地,所述束线装置包括设置于承载板上的装置主体,纵向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两侧端部的安装板,横向贯穿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束线孔,设置于所述束线孔内的线缆紧固装置,以及纵向贯穿于所述安装板上用于将所述装置主体固定在柜体上的安装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束线孔的上部为矩形状,底部为光滑的弧面状,所述束线孔设有至少两个并依次排列在所述装置主体内,且多个所述束线孔的大小依次增大。进一步地,所述线缆紧固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束线孔内壁两侧上的滑槽,两端卡接于滑槽内的弧形压紧板,开设于所述束线孔顶部并贯穿所述装置主体顶面的螺纹孔,以及与所述弧形压紧板顶部相接且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调节柄。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压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弧形压紧板的顶面固定相连,内圈与所述螺纹调节柄的底端固定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束线装置,对控制柜引出的控制电缆进行分类束线,避免控制线缆在柜体打结缠绕,方便在控制柜出现故障时对控制线缆的分类查找,便于检修。(2)本技术的散热组件结构设计巧妙,利用拨动杆带动散热组件的挡板倾斜,从而实现散热通风,并且散热通风时也会通过防尘板将灰尘阻挡在柜体外,控制柜不使用时,不用进行通风散热,挡板竖直密闭,增强防尘效果。(3)本技术中控制线缆在穿过穿线孔后,可以通过拧紧旋转螺纹柄,从而使压板压紧控制线缆,有效的防止了控制线缆的滑动,同时也增大了控制线缆的拖拽难度,避免柜体内控制线缆的连接出现松动,导致接触不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通风口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束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线缆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弧形压紧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柜体,2-柜门,3-承载板,4-通风口,5-散热组件,6-束线装置,7-出线口,8-转轴,9-挡板,10-连杆,11-防尘网,12-拨动杆,13-装置主体,14-安装板,15-束线孔,16-安装固定孔,17-滑槽,18-弧形压紧板,19-螺纹调节柄,20-旋转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气力输灰系统的DCS控制柜,包括柜体1,设置于柜体1正面并与柜体1铰接的柜门2,设置于柜体1内部用于放置DCS控制总成的承载板3,开设于柜体1两侧面的通风口4,设置于通风口4处的散热组件5,安装于承载板3上的束线装置6,以及设置于柜体1底部用于将束线装置6分类整理后的控制线缆引出柜体1的出线口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5包括安装于通风口4处的若干转轴8,与每个转轴8转动连接的挡板9,与每个挡板9靠近柜体1内侧一端相连并将所有挡板串接的连杆10,与每个挡板9靠近柜体1内侧一端垂直相连的防尘网11,以及设置于最上端一个挡板9末端的拨动杆12。该散热组件结构设计巧妙,散热使用时通过将散热组件的拨动杆向上波动,使得散热组件的挡板倾斜,从而实现散热通风,并且散热时由于防尘网的作用,灰尘也不会进入,控制柜不工作室,挡板竖直密闭,防水防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束线装置6包括设置于承载板3上的装置主体13,纵向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13两侧端部的安装板14,横向贯穿于所述装置主体13的束线孔15,设置于所述束线孔15内的线缆紧固装置,以及纵向贯穿于所述安装板14上用于将所述装置主体13固定在柜体1上的安装固定孔16。通过膨胀螺钉或者其它的固定方式,穿过安装固定孔可以将该装置固定在柜体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束线孔15的上部为矩形状,底部为光滑的弧面状,所述束线孔15设有至少两个并依次排列在所述装置主体13内,且多个所述束线孔15的大小依次增大。多个束线孔的设置可以实现多根控制线缆的布线,同时不同束线孔的大小设置,可以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控制线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缆紧固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束线孔15内壁两侧上的滑槽17,两端卡接于滑槽17内的弧形压紧板18,开设于所述束线孔15顶部并贯穿所述装置主体13顶面的螺纹孔,以及与所述弧形压紧板18顶部相接且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调节柄19。其中,所述弧形压紧板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承20,所述旋转轴承20的外圈与所述弧形压紧板18的顶面固定相连,内圈与所述螺纹调节柄19的底端固定相连。在控制线缆穿过束线孔后,通过螺纹调节柄的转动推动弧形压板在滑槽内向下移动,从而压紧控制线缆,防止控制线缆的滑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对控制线缆的拖拽,避免柜体内控制线缆的连接出现松动,导致接触不良。通过上述设计,本技术的DCS控制柜能够对控制柜引出的控制电缆进行分类束线,避免控制线缆在柜体打结缠绕,方便在控制柜出现故障时对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力输灰系统的DCS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设置于柜体(1)正面并与柜体(1)铰接的柜门(2),设置于柜体(1)内部用于放置DCS控制总成的承载板(3),开设于柜体(1)两侧面的通风口(4),设置于通风口(4)处的散热组件(5),安装于承载板(3)上的束线装置(6),以及设置于柜体(1)底部用于将束线装置(6)分类整理后的控制线缆引出柜体(1)的出线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力输灰系统的DCS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设置于柜体(1)正面并与柜体(1)铰接的柜门(2),设置于柜体(1)内部用于放置DCS控制总成的承载板(3),开设于柜体(1)两侧面的通风口(4),设置于通风口(4)处的散热组件(5),安装于承载板(3)上的束线装置(6),以及设置于柜体(1)底部用于将束线装置(6)分类整理后的控制线缆引出柜体(1)的出线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灰系统的DCS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5)包括安装于通风口(4)处的若干转轴(8),与每个转轴(8)转动连接的挡板(9),与每个挡板(9)靠近柜体(1)内侧一端相连并将所有挡板串接的连杆(10),与每个挡板(9)靠近柜体(1)内侧一端垂直相连的防尘网(11),以及设置于最上端一个挡板(9)末端的拨动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灰系统的DCS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装置(6)包括设置于承载板(3)上的装置主体(13),纵向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13)两侧端部的安装板(14),横向贯穿于所述装置主体(13)的束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钊董健张继昌李虎赵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扎兰屯热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