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G滤波器外壳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套筒,外壳套筒两端的下端内部插接有下支撑机构,外壳套筒两端的上端内部插接有上支撑机构,下支撑机构和上支撑机构相互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下卡板上表面的卡接条插接在上卡板下表面上的卡接槽内部,进而使下卡板和上卡板合并成一个卡板,将下卡板和上卡板卡接在外壳套筒的两端开口内部,通过下卡板和上卡板对外壳套筒的两端开口进行支撑,通过支撑杆对下撑板和上撑板远离外壳套筒开口的一端进行支撑,进而通过上撑板和下撑板对外壳套筒的内部进行支撑,进而防止外壳套筒受压后变形对电子元件造成损伤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滤波器外壳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5G滤波器外壳防护装置,属于滤波器防护
技术介绍
滤波器是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滤波器可以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现有的滤波器表面设置有外壳对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保护,但是由于滤波器的两端均需要连接导线,进而需要在滤波器的两端开设开口,进而导致滤波器侧壁的受力强度受到影响,当滤波器受到撞击和挤压时,会导致滤波器的侧壁弯折,进而可能对滤波器内部的电子元件损伤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滤波器表面设置有外壳对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保护,但是由于滤波器的两端均需要连接导线,进而需要在滤波器的两端开设开口,进而导致滤波器侧壁的受力强度受到影响,当滤波器受到撞击和挤压时,会导致滤波器的侧壁弯折,进而可能对滤波器内部的电子元件损伤造成损失的缺陷,提供一种5G滤波器外壳防护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5G滤波器外壳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套筒,所述外壳套筒两端的下端内部插接有下支撑机构,所述外壳套筒两端的上端内部插接有上支撑机构,所述下支撑机构和上支撑机构相互卡接;所述下支撑机构包括下卡板,所述下卡板卡接在外壳套筒一端的下端开口内部,所述下卡板远离外壳套筒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挡板,所述下卡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接条,所述下卡板和下挡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下弧槽,所述下卡板远离下挡板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撑板,所述下撑板的另一端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下撑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下通孔,所述下通孔的内部插接有下螺栓,所述下螺栓螺纹连接在下螺孔内部,所述下螺孔开设在外壳套筒的表面上;所述上支撑机构包括上卡板,所述上卡板卡接在外壳套筒一端的上端开口内部,所述上卡板远离外壳套筒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上挡板,所述上卡板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接槽,所述上卡板和上挡板的下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上弧槽,所述上卡板远离上挡板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上撑板,所述上撑板的另一端下表面上开设有圆槽,所述上撑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上通孔,所述上通孔的内部插接有上螺栓,所述上螺栓螺纹连接在上螺孔内部,所述上螺孔开设在外壳套筒的表面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卡板和上卡板对称设置,所述下挡板和上挡板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条卡接在卡接槽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撑板卡接在外壳套筒的底部侧壁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撑板卡接在外壳套筒的顶部侧壁上。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下卡板上表面的卡接条插接在上卡板下表面上的卡接槽内部,进而使下卡板和上卡板合并成一个卡板,将下卡板和上卡板卡接在外壳套筒的两端开口内部,通过下卡板和上卡板对外壳套筒的两端开口进行支撑,通过支撑杆对下撑板和上撑板远离外壳套筒开口的一端进行支撑,进而通过上撑板和下撑板对外壳套筒的内部进行支撑,进而防止外壳套筒受压后变形对电子元件造成损伤造成损失。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A-A向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B-B向剖面图。图中:1、外壳套筒;2、下支撑机构;21、下卡板;22、下挡板;23、卡接条;24、下弧槽;25、下撑板;26、支撑杆;27、下通孔;28、下螺栓;29、下螺孔;3、上支撑机构;31、上卡板;32、上挡板;33、卡接槽;34、上弧槽;35、上撑板;36、圆槽;37、上通孔;38、上螺栓;39、上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5G滤波器外壳防护装置中,包括外壳套筒1,外壳套筒1两端的下端内部插接有下支撑机构2,外壳套筒1两端的上端内部插接有上支撑机构3,下支撑机构2和上支撑机构3相互卡接;下支撑机构2包括下卡板21,下卡板21卡接在外壳套筒1一端的下端开口内部,下卡板21远离外壳套筒1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挡板22,下卡板2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接条23,下卡板21和下挡板22的上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下弧槽24,下卡板21远离下挡板22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撑板25,下撑板25的另一端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6,下撑板25的表面上开设有下通孔27,下通孔27的内部插接有下螺栓28,下螺栓28螺纹连接在下螺孔29内部,下螺孔29开设在外壳套筒1的表面上;上支撑机构3包括上卡板31,上卡板31卡接在外壳套筒1一端的上端开口内部,上卡板31远离外壳套筒1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上挡板32,上卡板3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接槽33,上卡板31和上挡板32的下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上弧槽34,上卡板31远离上挡板32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上撑板35,上撑板35的另一端下表面上开设有圆槽36,上撑板35的表面上开设有上通孔37,上通孔37的内部插接有上螺栓38,上螺栓38螺纹连接在上螺孔39内部,上螺孔39开设在外壳套筒1的表面上,将滤波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安装在下撑板25的表面上,然后将连接的导线卡在上弧槽34和下弧槽24内部,再将卡接条23插接在对应的卡接槽33内部,使上卡板31和下卡板21贴合在一起,使的上弧槽34和下弧槽24对内部的导线进行夹持固定,将支撑杆36插接在对应的圆槽36内部,通过支撑杆36对下撑板25和上撑板35支撑,然后将上撑板35和下撑板26插接在外壳套筒1内部,使的上撑板35与外壳套筒1的顶端内壁贴合,使的下撑板25与外壳套筒1的下端内壁贴合,使得相互贴合的上卡板31和下卡板21卡接在外壳套筒1的开口内部,然后将上螺栓38螺纹连接在上螺孔39内部使的上螺栓38插接在上通孔37内部,将下螺栓28螺纹连接在下螺孔29内部使的下螺栓28插接在下通孔27内部,进而使上撑板35和下撑板35固定在外壳套筒1内部。下卡板21和上卡板31对称设置,下挡板22和上挡板32对称设置,进而使的下卡板21和上卡板31可以相互拼接。卡接条23卡接在卡接槽33内部,进而使的下卡板21和上卡板31对应拼接不会分离。下撑板25卡接在外壳套筒1的底部侧壁上,通过下撑板25对外壳套筒1的底部进行支撑。上撑板35卡接在外壳套筒1的顶部侧壁上,通过上撑板35对外壳套筒1的顶部进行支撑。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G滤波器外壳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套筒(1)两端的下端内部插接有下支撑机构(2),所述外壳套筒(1)两端的上端内部插接有上支撑机构(3),所述下支撑机构(2)和上支撑机构(3)相互卡接;/n所述下支撑机构(2)包括下卡板(21),所述下卡板(21)卡接在外壳套筒(1)一端的下端开口内部,所述下卡板(21)远离外壳套筒(1)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挡板(22),所述下卡板(2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接条(23),所述下卡板(21)和下挡板(22)的上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下弧槽(24),所述下卡板(21)远离下挡板(22)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撑板(25),所述下撑板(25)的另一端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6),所述下撑板(25)的表面上开设有下通孔(27),所述下通孔(27)的内部插接有下螺栓(28),所述下螺栓(28)螺纹连接在下螺孔(29)内部,所述下螺孔(29)开设在外壳套筒(1)的表面上;/n所述上支撑机构(3)包括上卡板(31),所述上卡板(31)卡接在外壳套筒(1)一端的上端开口内部,所述上卡板(31)远离外壳套筒(1)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上挡板(32),所述上卡板(3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接槽(33),所述上卡板(31)和上挡板(32)的下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上弧槽(34),所述上卡板(31)远离上挡板(32)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上撑板(35),所述上撑板(35)的另一端下表面上开设有圆槽(36),所述上撑板(35)的表面上开设有上通孔(37),所述上通孔(37)的内部插接有上螺栓(38),所述上螺栓(38)螺纹连接在上螺孔(39)内部,所述上螺孔(39)开设在外壳套筒(1)的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滤波器外壳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套筒(1)两端的下端内部插接有下支撑机构(2),所述外壳套筒(1)两端的上端内部插接有上支撑机构(3),所述下支撑机构(2)和上支撑机构(3)相互卡接;
所述下支撑机构(2)包括下卡板(21),所述下卡板(21)卡接在外壳套筒(1)一端的下端开口内部,所述下卡板(21)远离外壳套筒(1)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挡板(22),所述下卡板(2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接条(23),所述下卡板(21)和下挡板(22)的上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下弧槽(24),所述下卡板(21)远离下挡板(22)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撑板(25),所述下撑板(25)的另一端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6),所述下撑板(25)的表面上开设有下通孔(27),所述下通孔(27)的内部插接有下螺栓(28),所述下螺栓(28)螺纹连接在下螺孔(29)内部,所述下螺孔(29)开设在外壳套筒(1)的表面上;
所述上支撑机构(3)包括上卡板(31),所述上卡板(31)卡接在外壳套筒(1)一端的上端开口内部,所述上卡板(31)远离外壳套筒(1)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上挡板(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莺,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百川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