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M有阻塞含多通路性能监控的光线路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504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M有阻塞含多通路性能监控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包括NMS网管系统、多个N∶M光线路保护单元,多个N∶M光线路保护单元均与NMS网管系统连接,N∶M光线路保护单元包括本地设备业务端口、N×N无阻塞光交叉矩阵、N个1×M/N MEMS光开关、光缆线路端口、M个WDM、1×M MEMS光开关、OTDR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光配线端口间的智能调度,无需人工现场跳接,时效性好、效率高;以较低成本实现了光配线端口人工调度或自动保护切换的功能需求;不仅可以在光缆线路发生故障时,将业务倒换到备用纤芯,还具备了对光缆纤芯的性能监控功能,保护倒换时还可以根据测试出来的当前光缆纤芯性能进行优先级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M有阻塞含多通路性能监控的光线路保护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通信
,具体为一种N∶M有阻塞含多通路性能监控的光线路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光通信的快速发展,通信机房ODF架端口数多,互联关系复杂,机房管理工作庞杂耗时。纤芯、端口的人工管理跳接往往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跳接经常出现虚接、误接或衰耗过大等现象,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传统的光线路保护一般为1+1模式,即为工作纤芯提供一路备用纤芯,当工作纤芯出现故障,则自动切换到保护通道。1+1线路保护可以在50ms内完成业务切换,较好的实现了对业务的保护功能,但是其缺点在于只能提供一路备用纤芯,如果备用纤芯质量不好或者备用纤芯同时中断,可能会导致在运行业务切换的失败从而导致业务中断。当前的1+1线路保护系统功能比较单一,只是在光缆线路发生故障时,将业务倒换到备用纤芯,而不具备对光缆纤芯的性能监控功能,无法更加高效的对光纤资源进行管理,保护倒换时也无法根据光缆纤芯性能进行优先级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M有阻塞含多通路性能监控的光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M有阻塞含多通路性能监控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MS网管系统(1)、多个N∶M光线路保护单元(2),多个所述N∶M光线路保护单元(2)均与所述NMS网管系统(1)连接,所述N∶M光线路保护单元(2)包括本地设备业务端口(3)、N×N无阻塞光交叉矩阵(4)、N个1×M/N MEMS光开关(5)、光缆线路端口(6)、M个WDM(7)、1×M MEMS光开关(8)、OTDR模块(9),M和N均为1~n的整数,且M>N,M为N的整倍数,所述N×N无阻塞光交叉矩阵(4)包括N个输入公共端(4011)、N个输出公共端(4021),N个所述输入公共端(4011)均与所述本地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M有阻塞含多通路性能监控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MS网管系统(1)、多个N∶M光线路保护单元(2),多个所述N∶M光线路保护单元(2)均与所述NMS网管系统(1)连接,所述N∶M光线路保护单元(2)包括本地设备业务端口(3)、N×N无阻塞光交叉矩阵(4)、N个1×M/NMEMS光开关(5)、光缆线路端口(6)、M个WDM(7)、1×MMEMS光开关(8)、OTDR模块(9),M和N均为1~n的整数,且M>N,M为N的整倍数,所述N×N无阻塞光交叉矩阵(4)包括N个输入公共端(4011)、N个输出公共端(4021),N个所述输入公共端(4011)均与所述本地设备业务端口(3)电性连接,所述1×M/NMEMS光开关(5)包括M/N+1根终端尾纤,其中一根0号终端尾纤设为输入端(501),其余1~M/N号终端尾纤设为输出端(502),所述N×N无阻塞光交叉矩阵(4)的N个所述输出公共端(4021)与N个所述1×M/NMEMS光开关(5)的所述输入端(501)一一对应连接,N个所述1×M/NMEMS光开关(5)共M个所述输出端(502),M个所述输出端(502)均与所述光缆线路端口(6)连接,所述1×MMEMS光开关(8)包括M+1根连接尾纤,其中一根0号连接尾纤设为连接输出端(801),其余1~M号连接尾纤设为连接输入端(802),N个所述1×M/NMEMS光开关(5)的M个所述输出端(502)均单独通过一个所述WDM(7)与所述1×MMEMS光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家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泛在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