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讲机可拆卸后壳的连接卡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042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讲机可拆卸后壳的连接卡扣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后端面上端开设有上插槽,且上插槽的下方开设有下插槽,所述后壳的上端设置有上插块,且上插块的下侧设置有卡块,并且卡块的下侧设置有下插槽,所述按钮的右侧连接有挡块,且挡块的右端固定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右侧设置有空腔,且空腔的右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右侧设置有滑板,且滑板的右侧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且导杆的外侧套装有压缩弹簧。该对讲机可拆卸后壳的连接卡扣结构,方便安装和拆卸,便于更换对讲机电池板,且后壳安装紧密牢固,不易松动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讲机可拆卸后壳的连接卡扣结构
本技术涉及通讯设备
,具体为一种对讲机可拆卸后壳的连接卡扣结构。
技术介绍
对讲机电池作为对讲机的标准配件,电池的续航能力是对讲机的一项重要指标,对讲机一般都需要连续使用,由于经常充电的需要,对讲机后壳会经常需要从主机上取下,所以它与对讲机的连接方式直接影响对讲机使用的方便性与可靠性。目前的对讲机与后壳的连接方式有一种与本技术功能类似,结构不同,后壳推钮是开启电池的开关,向上推动后壳推钮便可取下后壳及电池,现有连接方式是从上往下安装推钮,因为电池卡扣左、右都有一个斜面,装在后壳后尺寸上面大下面小,从上往下装配电池推钮时需同时将电池卡扣左、右用工具往里压才能装进,导致装配和拆卸比较困难,而且因卡扣处的结构需要做模具行位,造成后壳模具较复杂,同时结构对后壳造型也有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讲机可拆卸后壳的连接卡扣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对讲机后壳连接方式是从上往下安装推钮,因为电池卡扣左、右都有一个斜面,装在后壳后尺寸上面大下面小,从上往下装配电池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讲机可拆卸后壳的连接卡扣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按钮(2),且按钮(2)上侧设置有信号线(3),所述信号线(3)的右侧设置有调频旋钮(4),且调频旋钮(4)的右侧设置有音量旋钮(5),所述壳体(1)的后侧安装有后壳(7),且后壳(7)的后侧固定有背夹(6),所述壳体(1)后端面上端开设有上插槽(8),且上插槽(8)的下方开设有下插槽(9),所述后壳(7)的上端设置有上插块(10),且上插块(10)的下侧设置有卡块(11),并且卡块(11)的下侧设置有下插槽(9),所述按钮(2)的右侧连接有挡块(13),且挡块(13)的右端固定有推杆(14),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讲机可拆卸后壳的连接卡扣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按钮(2),且按钮(2)上侧设置有信号线(3),所述信号线(3)的右侧设置有调频旋钮(4),且调频旋钮(4)的右侧设置有音量旋钮(5),所述壳体(1)的后侧安装有后壳(7),且后壳(7)的后侧固定有背夹(6),所述壳体(1)后端面上端开设有上插槽(8),且上插槽(8)的下方开设有下插槽(9),所述后壳(7)的上端设置有上插块(10),且上插块(10)的下侧设置有卡块(11),并且卡块(11)的下侧设置有下插槽(9),所述按钮(2)的右侧连接有挡块(13),且挡块(13)的右端固定有推杆(14),所述推杆(1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5),且第一固定板(15)的右侧设置有支杆(16),所述支杆(16)的右侧设置有空腔(17),且空腔(17)的右侧设置有卡槽(18),所述卡槽(18)的右侧设置有滑板(19),且滑板(19)的右侧设置有导杆(21),所述导杆(2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0),且导杆(21)的外侧套装有压缩弹簧(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讲机可拆卸后壳的连接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块(10)、卡块(11)和下插块(12)皆为塑料材质制成,且卡块(11)和上插块(10)在垂直方向超出后壳(7),并且下插块(12)与后壳(7)在垂直方向处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讲机可拆卸后壳的连接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力学李亚端郑剑雄
申请(专利权)人:力声福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