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电力协同设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503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电力协同设计系统,属于光伏发电设计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逆变器、控制器和蓄电池组,箱体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网格板,其中一个网格板的上端与逆变器和控制器的下端固定连接,另一个网格板的上端与蓄电池组的下端固定连接,箱体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圆孔共同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的两端管口处内沿均滑动连接有锥形结构的过滤网,套管的下端通过安装口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内连接有引风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光伏发电设备的工作环境,充分利用循环的空气与发电设备内的电器元件进行热交换,保障了发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发电电力协同设计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电力协同设计系统。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方阵、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随着技术的进步,小型光伏发电装置可直接用于家用,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可以将光伏发电与民用电协同使用,既降低了民用电的电网压力,也充分的利用了能源,目前,控制器、逆变器和蓄太阳能蓄电池组均采用集成设计,并将蓄电池接触家用电网中即可实现供电,但是集成设计的光伏发电设备结构比较紧凑,蓄电池组件以及逆变器和控制器等在充放电时都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蓄电池的寿命会大大降低,增加了光伏发电设备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成设计的光伏发电设备结构比较紧凑,蓄电池组件以及逆变器和控制器等在充放电时都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蓄电池的寿命会大大降低,增加了光伏发电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发电电力协同设计系统,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内的逆变器(2)、控制器(3)和蓄电池组(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网格板(4),其中一个所述网格板(4)的上端与逆变器(2)和控制器(3)的下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网格板(4)的上端与蓄电池组(7)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圆孔共同固定连接有套管(5),所述套管(5)的两端管口处内沿均滑动连接有锥形结构的过滤网(6),所述套管(5)的下端通过安装口固定连接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内连接有引风机构,所述箱体(1)的下端通过圆口固定连接有壳体(9),所述壳体(9)内通过固定架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电力协同设计系统,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内的逆变器(2)、控制器(3)和蓄电池组(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网格板(4),其中一个所述网格板(4)的上端与逆变器(2)和控制器(3)的下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网格板(4)的上端与蓄电池组(7)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圆孔共同固定连接有套管(5),所述套管(5)的两端管口处内沿均滑动连接有锥形结构的过滤网(6),所述套管(5)的下端通过安装口固定连接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内连接有引风机构,所述箱体(1)的下端通过圆口固定连接有壳体(9),所述壳体(9)内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12),所述壳体(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排风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电力协同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机构包括固定在套筒(15)下端开口处内沿的导风板(16),所述导风板(16)的侧壁倾斜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斜孔,所述导风板(16)的中心处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内滑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晃华黄威夏才藻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嘉信元电力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