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配重座及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5034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配重座及光伏发电系统,该光伏支架配重座包括座体,座体的上端面分为第一支撑端面和第二支撑端面,第二支撑端面的高度高于第一支撑端面,第二支撑端面和第一支撑端面之间采用倾斜面过渡连接;第一支撑端面和第二支撑端面上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座体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槽,用于减轻座体的重量。该技术方案中的配重座,构件较少,安装便捷,减少了现场施工工程量。第一支撑端面和第二支撑端面形成为阶梯形式,前低后高的造型形成支架固定倾角,稳定耐用,节省了现有复杂的支架结构体系,降低了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支架配重座及光伏发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系统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配重座及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屋面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一般采用固定倾角支架,光伏组件安装在固定倾角支架上。支架一般采用镀锌钢支架,材料需用冷弯薄壁型材,结构体系一般为梁、柱、檩条体系构成,电池板与檩条采用压块连接,支架的结构体系较为复杂。在保证屋面足够安全的前提下,还需要配置足够的混凝土配重墩,保证光伏支架的结构安全。混凝体配重墩通常被称为条形基础,即,浇筑为长方体形状,将光伏板组件的前后支架连接在同一个混凝体配重墩上,保障一定的抵抗载荷能力。目前,现有混凝体配重墩存在的问题是,体积和重量大,而且需要配备复杂的支架结构体系与混凝体配重墩结合,对光伏组件进行支撑,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架配重座及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减小配重座的体积和重量,还可以简化复杂的支架结构体系,减小施工难度。基于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支架配重座,包括座体、固定件和连接组件;r>所述座体的上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支架配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固定件和连接组件;/n所述座体的上端面分为第一支撑端面和第二支撑端面,所述第二支撑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支撑端面,所述第二支撑端面和所述第一支撑端面之间采用倾斜面过渡连接;/n所述第一支撑端面和所述第二支撑端面上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组件;/n所述座体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支架配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固定件和连接组件;
所述座体的上端面分为第一支撑端面和第二支撑端面,所述第二支撑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支撑端面,所述第二支撑端面和所述第一支撑端面之间采用倾斜面过渡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端面和所述第二支撑端面上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组件;
所述座体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配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设置两个,其中一个减重槽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端面的下方,另一个减重槽位于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二支撑端面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配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前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12-1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配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后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为12-1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配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埋设于所述座体内;
所述固定件包括一个倒U形的杆状体,所述杆状体具有第一螺纹连接端和第二螺纹连接端,所述第一螺纹连接端伸出至所述第一支撑端面的上方,所述第一螺纹连接端通过螺母与一个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螺纹连接端伸出至所述第二支撑端面的上方,所述第二螺纹连接端通过螺母与另一个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配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
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端面或所述第二支撑端面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体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高度可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清能绿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