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洪方专利>正文

一种防尘散热式母线槽配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9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散热式母线槽配合机构,涉及母线槽结构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外围框体内部设有若干母线槽导板;外围框体内部装设有内侧绝缘卡合板;内侧绝缘卡合板上装设有上层散热板;外围框体上卡合有顶层散热壳体;第四边侧散热槽板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通顶层散热壳体内部与第四外侧散热槽口的第四散热孔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既作为承载上层散热板的载体又作为隔离母线槽导板隔离板块的内侧绝缘卡合板,在保障母线槽导板的绝缘性前提下,高效的对母线槽导板产生的热量向上层散热板传递,并通过顶层散热壳体上的第四散热孔槽排出,提升了母线槽的散热效率,保障了母线槽的高效输配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散热式母线槽配合机构
本技术涉及母线槽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散热式母线槽配合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工业厂房、酒店、机场、车站、综合体建筑用电负荷急剧增加。母线槽的使用寿命是电缆的两倍以上,且不容易发生火灾、载流能力大、电压降小、温度容易控制,因而越来越多的项目选用母线槽代替电力电缆供电。在母线槽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母线槽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排散,从而保障母线槽的输配电性能,如何高效安全对母线槽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排出,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尘散热式母线槽配合机构,从而提升了母线槽的散热效率,保障了母线槽的高效输配电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尘散热式母线槽配合机构,包括外围框体,外围框体内侧设有一层内侧绝缘层板;外围框体内部设有若干母线槽导板;外围框体内部装设有内侧绝缘卡合板;内侧绝缘卡合板上装设有上层散热板;外围框体上卡合有顶层散热壳体。内侧绝缘卡合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凸出板;相邻的第二凸出板中间形成第二配合缺口;内侧绝缘卡合板的第二凸出板位置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卡合通槽;内侧绝缘卡合板的两侧设有第二卡合凸板;第二卡合凸板上开设有第二边侧卡槽;上层散热板的一侧面板上固定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热导柱体;上层散热板的两边侧都设有第三边侧卡板;顶层散热壳体的两侧固定设有第四边侧散热槽板;第四边侧散热槽板的底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底侧卡合板;第四边侧散热槽板与第四底侧卡合板之间形成第四外侧散热槽口;第四边侧散热槽板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通顶层散热壳体内部与第四外侧散热槽口的第四散热孔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围框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卡合凸板相配合的第一内侧卡槽;第二配合缺口的位置与母线槽导板的位置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围框体的两侧设有第一边侧开合凸板;第四底侧卡合板内侧设有与第一边侧开合凸板相配合的第四底侧卡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卡合通槽与吸热导柱体相配合;第二边侧卡槽与第三边侧卡板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内侧绝缘卡合板为高分子耐热绝缘材质板;上层散热板为导热合金材质板;顶层散热壳体为高分子耐热绝缘材质板。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既作为承载上层散热板的载体又作为隔离母线槽导板隔离板块的内侧绝缘卡合板,在保障母线槽导板的绝缘性前提下,高效的对母线槽导板产生的热量向上层散热板传递,并通过顶层散热壳体上的第四散热孔槽排出,提升了母线槽的散热效率,保障了母线槽的高效输配电性能;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四外侧散热槽口,并在第四边侧散热槽板上开设与第四外侧散热槽口相连通的第四散热孔槽,有效减少进入顶层散热壳体内部的尘埃、杂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部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内侧绝缘卡合板和上层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顶层散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围框体;2-内侧绝缘层板;3-母线槽导板;4-内侧绝缘卡合板;5-上层散热板;6-顶层散热壳体;7-第一内侧卡槽;8-第一边侧开合凸板;9-第二卡合凸板;10-第二凸出板;11-第二配合缺口;12-第二卡合通槽;13-第二边侧卡槽;14-吸热导柱体;15-第三边侧卡板;16-第四边侧散热槽板;17-第四底侧卡合板;18-第四外侧散热槽口;19-第四散热孔槽;20-第四底侧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为一种防尘散热式母线槽配合机构,包括外围框体1,外围框体1内侧设有一层内侧绝缘层板2;外围框体1内部设有若干母线槽导板3;外围框体1内部装设有内侧绝缘卡合板4;内侧绝缘卡合板4上装设有上层散热板5;外围框体1上卡合有顶层散热壳体6。内侧绝缘卡合板4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凸出板10;相邻的第二凸出板10中间形成第二配合缺口11;内侧绝缘卡合板4的第二凸出板10位置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卡合通槽12;内侧绝缘卡合板4的两侧设有第二卡合凸板9;第二卡合凸板9上开设有第二边侧卡槽13;上层散热板5的一侧面板上固定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热导柱体14;上层散热板5的两边侧都设有第三边侧卡板15;顶层散热壳体6的两侧固定设有第四边侧散热槽板16;第四边侧散热槽板16的底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底侧卡合板17;第四边侧散热槽板16与第四底侧卡合板17之间形成第四外侧散热槽口18;第四边侧散热槽板16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通顶层散热壳体6内部与第四外侧散热槽口18的第四散热孔槽19。进一步的,外围框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卡合凸板9相配合的第一内侧卡槽7;第二配合缺口11的位置与母线槽导板3的位置相配合。进一步的,外围框体1的两侧设有第一边侧开合凸板8;第四底侧卡合板17内侧设有与第一边侧开合凸板8相配合的第四底侧卡槽20。进一步的,第二卡合通槽12与吸热导柱体14相配合;第二边侧卡槽13与第三边侧卡板15相配合。进一步的,内侧绝缘卡合板4为高分子耐热绝缘材质板;上层散热板5为导热合金材质板;顶层散热壳体6为高分子耐热绝缘材质板。在本技术装置中:设置内侧绝缘卡合板4,既作为承载上层散热板5的载体,又作为隔离母线槽导板3的隔离板块,在保障母线槽导板3的绝缘性前提下,也有效的对母线槽导板3产生的热量向上层散热板5传递,并通过顶层散热壳体6上的第四散热孔槽19排出;内侧绝缘卡合板4上的第二配合缺口11,卡在母线槽导板3上,直接断绝母线槽导板3与吸热导柱体14接触的机会,吸热导柱体14高效的对母线槽导板3间的热量进行吸收;设置第四外侧散热槽口18,使得第四散热孔槽19的开口不直接朝外,大大减少外界的尘埃、杂质等进入顶层散热壳体6内部;上层散热板5上的第三边侧卡板15与第二卡合凸板9上的第二边侧卡槽13,可采用卡扣配合结构,来快速便捷的进行上层散热板5与内侧绝缘卡合板4之间的卡合安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散热式母线槽配合机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外围框体(1),所述外围框体(1)内侧设有一层内侧绝缘层板(2);/n所述外围框体(1)内部设有若干母线槽导板(3);/n所述外围框体(1)内部装设有内侧绝缘卡合板(4);/n所述内侧绝缘卡合板(4)上装设有上层散热板(5);/n所述外围框体(1)上卡合有顶层散热壳体(6);/n所述内侧绝缘卡合板(4)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凸出板(10);/n相邻的第二凸出板(10)中间形成第二配合缺口(11);/n所述内侧绝缘卡合板(4)的第二凸出板(10)位置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卡合通槽(12);/n所述内侧绝缘卡合板(4)的两侧设有第二卡合凸板(9);/n所述第二卡合凸板(9)上开设有第二边侧卡槽(13);/n所述上层散热板(5)的一侧面板上固定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热导柱体(14);/n所述上层散热板(5)的两边侧都设有第三边侧卡板(15);/n所述顶层散热壳体(6)的两侧固定设有第四边侧散热槽板(16);/n所述第四边侧散热槽板(16)的底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底侧卡合板(17);/n所述第四边侧散热槽板(16)与第四底侧卡合板(17)之间形成第四外侧散热槽口(18);/n所述第四边侧散热槽板(16)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通顶层散热壳体(6)内部与第四外侧散热槽口(18)的第四散热孔槽(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散热式母线槽配合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围框体(1),所述外围框体(1)内侧设有一层内侧绝缘层板(2);
所述外围框体(1)内部设有若干母线槽导板(3);
所述外围框体(1)内部装设有内侧绝缘卡合板(4);
所述内侧绝缘卡合板(4)上装设有上层散热板(5);
所述外围框体(1)上卡合有顶层散热壳体(6);
所述内侧绝缘卡合板(4)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凸出板(10);
相邻的第二凸出板(10)中间形成第二配合缺口(11);
所述内侧绝缘卡合板(4)的第二凸出板(10)位置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卡合通槽(12);
所述内侧绝缘卡合板(4)的两侧设有第二卡合凸板(9);
所述第二卡合凸板(9)上开设有第二边侧卡槽(13);
所述上层散热板(5)的一侧面板上固定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热导柱体(14);
所述上层散热板(5)的两边侧都设有第三边侧卡板(15);
所述顶层散热壳体(6)的两侧固定设有第四边侧散热槽板(16);
所述第四边侧散热槽板(16)的底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底侧卡合板(17);
所述第四边侧散热槽板(16)与第四底侧卡合板(17)之间形成第四外侧散热槽口(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方
申请(专利权)人:徐洪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