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玉涛专利>正文

一种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8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涉及变电站散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一个是,现有的变电站不能对箱体内部的设备进行有效且高效的散热操作,因此会因箱体内部的热量堆积造成电力设备加剧老化的问题;再者是,无法对雨水进行有效的防护作用,因此会因雨水渗入到箱体内部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一种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包括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的顶端面焊接有减震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两处门板上均设有透明观察板,因此可在当位于承载箱内部的电力设备工作时再不将门板打开的前提下对内部电力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以达到可更加安全且方便的观察使用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
本技术属于变电站散热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而现有变电站中的电力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堆积,因此会对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基于上述,现有的一种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还存在以下缺陷:一个是,现有的变电站不能对箱体内部的设备进行有效且高效的散热操作,因此会因箱体内部的热量堆积造成电力设备加剧老化的问题;再者是,无法对雨水进行有效的防护作用,因此会因雨水渗入到箱体内部造成设备损坏。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一个是,现有的变电站不能对箱体内部的设备进行有效且高效的散热操作,因此会因箱体内部的热量堆积造成电力设备加剧老化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机构(1);所述承载机构(1)的顶端面焊接有减震机构(2),且减震机构(2)的内壁焊接有传动机构(3),并且承载机构(1)的内壁底端面焊接有散热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电机(303)和固定块(304),所述电机(303)转动连接在中间齿轮(301)的顶端面,且电机(303)的顶端焊接在防护块(201)的内壁顶端;所述固定块(304)共设有两处,且两处固定块(304)的顶端焊接在防护块(201)的内壁顶端,并且两处固定块(304)的底端分别与左右两端的齿轮(301)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机构(1);所述承载机构(1)的顶端面焊接有减震机构(2),且减震机构(2)的内壁焊接有传动机构(3),并且承载机构(1)的内壁底端面焊接有散热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电机(303)和固定块(304),所述电机(303)转动连接在中间齿轮(301)的顶端面,且电机(303)的顶端焊接在防护块(201)的内壁顶端;所述固定块(304)共设有两处,且两处固定块(304)的顶端焊接在防护块(201)的内壁顶端,并且两处固定块(304)的底端分别与左右两端的齿轮(301)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包括承载箱(101)、门板(102)和通风槽(103),所述门板(102)共设有两处,且两处门板(102)分别转动连接在承载箱(101)前端面的左右两端,并且两处门板(102)上均设有透明观察板;所述承载箱(101)的左端面、右端面和后端面的上方位置均开设有通风槽(1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电站节能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防护块(201)和弹性件(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玉涛张磊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贾玉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