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kV配电网联络转供联络开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7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kV配电网联络转供联络开关箱,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风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在第一挡板的上表面。该10kV配电网联络转供联络开关箱,通过设置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第一挡板、第一滑杆、第二挡板和第二弹簧,工作人员控制第二磁铁工作,使得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相错位,使得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相错位,使得外界的灰尘和雨水不会通过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进入壳体内,使得该开关箱不易因潮湿而损坏,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经常对开关箱内部的灰尘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kV配电网联络转供联络开关箱
本技术属于配电网
,具体为一种10kV配电网联络转供联络开关箱。
技术介绍
10kV配网线路故障精准定位与自恢复是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配电网故障,进行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近年来,针对不同类型的供电区域,配电网建设采用差异化原则,10kV配网线路故障精准定位与自恢复可采用集中型和就地型模式,就地型馈线自动化不依赖通信,通过设备自身保护或时序配合完成故障处理,动作可靠、处理迅速,能适应较为恶劣的环境。其中电压时间型是最为常见的就地自动化模式,通过智能断路器“无压分闸、来电延时合闸”的工作特性配合变电站出线开关二次合闸来实现,一次合闸隔离故障区间,二次合闸恢复非故障段供电,现阶段,我国许多B、C类供电区域推广试用精准定位及自恢复,但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瓶颈,主要原因为目前我国10kV配网网架结构多变,运行环境复杂,智能终端运行环境恶劣,该开关箱经常因其内部的温度过高而损坏,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在该开关箱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但是现有散热孔大多没有设置遮挡装置,使得外界的灰尘和雨水极易从散热孔内进入该开关箱内部,使得该开关箱极易因潮湿而损坏,使得工作人员需要经常对该开关箱内部的灰尘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10kV配电网联络转供联络开关箱,解决了现有开关箱内的散热孔大多没有设置遮挡装置,使得外界的灰尘和雨水极易从散热孔内进入该开关箱内部,使得该开关箱极易因潮湿而损坏,使得工作人员需要经常对该开关箱内部的灰尘进行清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0kV配电网联络转供联络开关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风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在第一挡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挡板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磁铁,两个第一磁铁的相对面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的下表面与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挡板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伸缩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卡接在侧板的右侧面,所述第一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侧板的右侧面和第一挡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楔块,所述楔块的下表面与滚轮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滚轮的下表面与第二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卡接在固定板的上表面,两个固定板的右侧面与壳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套的上表面和滚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滑杆的右侧面与第二挡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在壳体内壁的左侧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所述第二进风口内卡接有防尘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无源滤波器,两个侧板的上表面与同一个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合页与同一个门板的左侧面铰接,所述门板的背面与壳体的正面搭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磁铁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为电磁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表面与壳体的上表面搭接,两个第二挡板的相对面分别与壳体的左右两侧面搭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10kV配电网联络转供联络开关箱,通过设置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滑杆、第一弹簧、第二挡板和第二弹簧,当风机停止工作时,工作人员控制第二磁铁工作,使得第二磁铁和两个第一磁铁相互配合可带动两个第一挡板相互远离,使得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相错位,使得第一挡板通过第一滑杆和楔块带动滚轮向下运动,使得滚轮通过第二滑杆和第二挡板带动第一进风口向下运动,使得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相错位,使得外界的灰尘和雨水不会通过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进入壳体内,使得该开关箱不易因潮湿而损坏,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经常对开关箱内部的灰尘进行清理。2、该10kV配电网联络转供联络开关箱,通过设置无源滤波器,因无源滤波器可以减小开关箱内的谐波,因无源滤波器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使得壳体内的谐波减小,降低了壳体内谐波对该壳体内开关的影响,使得该开关不易因谐波干扰而闭锁失败。3、该10kV配电网联络转供联络开关箱,通过设置第一滑套,使得第一滑套可对第一滑杆进行限位,使得第一滑杆在运动时不会发生晃动,使得第一滑杆可对第一挡板平稳的运动,使得第一挡板可带动第二出风口平稳的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挡板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风机、3第一出风口、4第二出风口、5第一挡板、6第一磁铁、7第二磁铁、8伸缩杆、9第一滑杆、10第一滑套、11侧板、12第一弹簧、13楔块、14滚轮、15第二滑杆、16第二滑套、17固定板、18第二弹簧、19第二挡板、20第一进风口、21第二进风口、22防尘网、23无源滤波器、24顶板、25合页、26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10kV配电网联络转供联络开关箱,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风机2,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出风口3,第一出风口3和第二出风口4相连通,第二出风口4开设在第一挡板5的上表面,第一挡板5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磁铁6,两个第一磁铁6的相对面设置有第二磁铁7,第二磁铁7的下表面与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挡板5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伸缩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伸缩杆8,使得伸缩杆8可对第一挡板5进行限位,使得第一挡板5在运动时不会发生晃动,使得第一挡板5可带动第二出风口4平稳的运动。第一挡板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杆9,第一滑杆9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10,第一滑套10卡接在侧板11的右侧面,第一滑杆9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侧板11的右侧面和第一挡板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滑杆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楔块13,楔块13的下表面与滚轮14的上表面搭接,通过设置楔块13,当工作人员控制楔块13向左运动时,使得楔块13通过滚轮14带动第二滑杆15向下运动,滚轮14的下表面与第二滑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滑杆15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滑套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0kV配电网联络转供联络开关箱,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风机(2),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出风口(3),所述第一出风口(3)和第二出风口(4)相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4)开设在第一挡板(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挡板(5)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磁铁(6),两个第一磁铁(6)的相对面设置有第二磁铁(7),所述第二磁铁(7)的下表面与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挡板(5)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伸缩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挡板(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杆(9),所述第一滑杆(9)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10),所述第一滑套(10)卡接在侧板(11)的右侧面,所述第一滑杆(9)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侧板(11)的右侧面和第一挡板(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楔块(13),所述楔块(13)的下表面与滚轮(14)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滚轮(14)的下表面与第二滑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n所述第二滑杆(15)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滑套(16),所述第二滑套(16)卡接在固定板(17)的上表面,两个固定板(17)的右侧面与壳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15)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8),所述第二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套(16)的上表面和滚轮(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滑杆(15)的右侧面与第二挡板(1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19)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一进风口(20),所述第一进风口(20)与第二进风口(21)相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21)开设在壳体(1)内壁的左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kV配电网联络转供联络开关箱,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风机(2),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出风口(3),所述第一出风口(3)和第二出风口(4)相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4)开设在第一挡板(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挡板(5)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磁铁(6),两个第一磁铁(6)的相对面设置有第二磁铁(7),所述第二磁铁(7)的下表面与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挡板(5)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伸缩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挡板(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杆(9),所述第一滑杆(9)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10),所述第一滑套(10)卡接在侧板(11)的右侧面,所述第一滑杆(9)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侧板(11)的右侧面和第一挡板(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楔块(13),所述楔块(13)的下表面与滚轮(14)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滚轮(14)的下表面与第二滑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滑杆(15)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滑套(16),所述第二滑套(16)卡接在固定板(17)的上表面,两个固定板(17)的右侧面与壳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15)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8),所述第二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套(16)的上表面和滚轮(14)的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琳云孙锐杨过闫治平张英刘旭涛张国栋董强陈波周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创科自动化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