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光纤放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6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纤放大器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防水型光纤放大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左、右两侧的中央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内壁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潮壳,所述防潮壳远离机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体两侧开设的通风孔和防潮壳侧面开设的进风口,配合风扇的设置,从而可以使该装置与外界通风,从而到达使该装置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而该通过第一吸潮组件中的第一吸潮层和第二吸潮层,从而可以避免水流从通风孔进入机体且还具备有吸取空气中潮气的作用,并可以通过第二吸潮组件的设置进一步的避免机体内的潮气液化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型光纤放大器
本技术涉及光纤放大器
,具体为一种防水型光纤放大器。
技术介绍
光纤放大器就是放大光信号。在此之前,传送信号的放大都是要实现光电变换及电光变换,即O/E/O变换。有了光放大器后就可直接实现光信号放大。光纤放大器的开发成功及其产业化是光纤通信技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它大大地促进了光复用技术、光孤子通信以及全光网络的发展。现有的光纤放大器为了在防水上做改进,基本使其光纤放大器外壳密封,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然而此种防水方式会使光纤放大器的散热效果较差,因此需要一种能具备防水及散热效果好的光纤放大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型光纤放大器,具备能同时具有防水性及散热性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防水型光纤放大器的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的防水型光纤放大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左、右两侧的中央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内壁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潮壳,所述防潮壳远离机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防潮壳的顶部竖直往下镶嵌有第一吸潮组件,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型光纤放大器,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左、右两侧的中央开设有通风孔(2),所述通风孔(2)的内壁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风扇(3),所述机体(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潮壳(4),所述防潮壳(4)远离机体(1)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5),所述防潮壳(4)的顶部竖直往下镶嵌有第一吸潮组件(6);/n所述第一吸潮组件(6)包括有第一吸潮层(67)、第二吸潮层(68)和连接条(61),所述第一吸潮层(67)和第二吸潮层(68)均包括有吸潮框(671)和吸潮垫(672),所述连接条(61)的内侧开设有对接槽(66),所述对接槽(66)的内壁贴合有对接条(63),所述对接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型光纤放大器,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左、右两侧的中央开设有通风孔(2),所述通风孔(2)的内壁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风扇(3),所述机体(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潮壳(4),所述防潮壳(4)远离机体(1)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5),所述防潮壳(4)的顶部竖直往下镶嵌有第一吸潮组件(6);
所述第一吸潮组件(6)包括有第一吸潮层(67)、第二吸潮层(68)和连接条(61),所述第一吸潮层(67)和第二吸潮层(68)均包括有吸潮框(671)和吸潮垫(672),所述连接条(61)的内侧开设有对接槽(66),所述对接槽(66)的内壁贴合有对接条(63),所述对接条(63)远离连接条(61)的一侧与第一吸潮层(67)和第二吸潮层(68)中的吸潮框(67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通风孔(2)位于防潮壳(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正面的顶部横向镶嵌有第二吸潮组件(7),所述第一吸潮组件(6)和第二吸潮组件(7)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吸潮组件(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斌李亚兵冯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芯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