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模铸熔接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6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连接技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缆模铸熔接接头,其提高绝缘材料添加效率,增加绝缘材料充分填充,提高保护稳定性,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安装座、下工装模具、上工装模具、储料桶、支撑臂、安装件、液压缸和连接臂,下工装模具底端安装在安装座顶端,支撑臂底端安装在安装座顶端后侧,安装件前端安装在支撑臂后端顶部,液压缸顶端安装在安装件底端,连接臂前端安装在储料桶后端;还包括安装板、添加漏斗、第一轴承、输送轴、输送螺旋叶、电机架和输送电机,第一轴承安装在安装板轴孔内部,输送轴与第一轴承同轴配合连接,输送电机通过电机架安装在安装板顶端,输送轴顶端与输送电机底部输出端同轴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模铸熔接接头
本技术涉及电缆连接技术的
,特别是涉及电缆模铸熔接接头。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缆模铸熔接接头是一种用于电缆拼接的辅助装置,其在电缆连接技术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电缆模铸熔接接头包括安装座、下工装模具、上工装模具、储料桶、支撑臂、安装件、液压缸和连接臂,下工装模具底端安装在安装座顶端,上工装模具底端与下工装模具顶端配合连接,储料桶底端安装在上工装模具顶端,并且储料桶底部出料孔与上工装模具顶端出料孔连通,支撑臂底端安装在安装座顶端后侧,安装件前端安装在支撑臂后端顶部,液压缸顶端安装在安装件底端,连接臂前端安装在储料桶后端;现有的电缆模铸熔接接头使用时,首先通过液压缸使上工装模具和下工装模具腔室分离,之后将连接完成的线缆定位摆放在下工装模具顶端,然后通过液压缸使连接臂推动上工装模具下降与下工装模具顶端配合连接,之后将液体绝缘材料添加到储料桶空腔内部,然后通过下工装模具和上工装模具组合腔对电缆进行绝缘保护即可;现有的电缆模铸熔接接头使用中发现,随着电网的发展和城网改造进行,电缆在电网线路中的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相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缆模铸熔接接头,包括安装座(1)、下工装模具(2)、上工装模具(3)、储料桶(4)、支撑臂(5)、安装件(6)、液压缸(7)和连接臂(8),下工装模具(2)底端安装在安装座(1)顶端,上工装模具(3)底端与下工装模具(2)顶端配合连接,储料桶(4)底端安装在上工装模具(3)顶端,并且储料桶(4)底部出料孔与上工装模具(3)顶端出料孔连通,支撑臂(5)底端安装在安装座(1)顶端后侧,安装件(6)前端安装在支撑臂(5)后端顶部,液压缸(7)顶端安装在安装件(6)底端,连接臂(8)前端安装在储料桶(4)后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9)、添加漏斗(10)、第一轴承(11)、输送轴(12)、输...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模铸熔接接头,包括安装座(1)、下工装模具(2)、上工装模具(3)、储料桶(4)、支撑臂(5)、安装件(6)、液压缸(7)和连接臂(8),下工装模具(2)底端安装在安装座(1)顶端,上工装模具(3)底端与下工装模具(2)顶端配合连接,储料桶(4)底端安装在上工装模具(3)顶端,并且储料桶(4)底部出料孔与上工装模具(3)顶端出料孔连通,支撑臂(5)底端安装在安装座(1)顶端后侧,安装件(6)前端安装在支撑臂(5)后端顶部,液压缸(7)顶端安装在安装件(6)底端,连接臂(8)前端安装在储料桶(4)后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9)、添加漏斗(10)、第一轴承(11)、输送轴(12)、输送螺旋叶(13)、电机架(14)和输送电机(15),安装板(9)底端安装在储料桶(4)顶端,添加漏斗(10)底端与安装板(9)顶端进料孔连通,第一轴承(11)安装在安装板(9)轴孔内部,输送轴(12)与第一轴承(11)同轴配合连接,输送螺旋叶(13)同轴安装在输送轴(12)上,并且输送螺旋叶(13)与储料桶(4)空腔壁配合滑动连接,输送电机(15)通过电机架(14)安装在安装板(9)顶端,输送轴(12)顶端与输送电机(15)底部输出端同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模铸熔接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鼓风机(16)、防尘保护罩(17)和除尘过滤网(18),下工装模具(2)和上工装模具(3)内部分别设置有腔室,鼓风机(16)右端分别安装在下工装模具(2)和上工装模具(3)左端,并且鼓风机(16)输出端分别与下工装模具(2)和上工装模具(3)腔室连通,防尘保护罩(17)右端分别安装在下工装模具(2)和上工装模具(3)左端,并且鼓风机(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威张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简跃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