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包括导体和连接机构,所述导体的外侧固定有填充层,且填充层的内部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填充层的外侧固定有防水层,且防水层的外侧固定有隔热层,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盘、安装槽和绝缘套,所述固定盘固定在耐磨层的外侧,且固定盘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上转动连接有连接盘,且连接盘上固定有插头,所述插头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该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设置有固定盘、螺栓、连接盘、插头、安装槽和绝缘,通过转动固定盘上的螺纹使其带动固定板内侧的导体插入连接盘上插头内侧的安装槽中,方便连接插头和线缆,通过螺栓连接的插头和线缆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来更换不同的插头,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
本技术涉及连接线缆
,具体为一种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连接线缆也越来越广泛运用于各种设备以及仪器上,具有更柔软、更易弯曲、耐热及绝缘效果更好、屏蔽及散热性能更好、更易制作、成本更低、连接更方便及可靠、产品更安全等优点,经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连接线缆典型的如公开号为CN209626561U,一种便于连接的连接线缆,包括线缆主体,所述线缆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端头,所述线缆主体的外壁包裹有套块,所述套块的两端皆对称安装有卡片,所述线缆主体的外壁套接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的右侧设置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左侧套接有连接转套,所述连接转套的顶端和外套筒的顶端皆粘贴有标识片。本技术利用螺纹结构原理来提升安装的便捷性,无需大力将第一连接端头插入控制器件的端口内,加强连接的便捷性,限形效果良好,同时可以出现两种限形形式,操作便捷,加强实用性,避免线缆主体之间出现缠绕或拧劲,使得线缆主体能够稳定的传输信息,提升实用性。综上所述,现有的连接线缆结构复杂,线缆保护性较差,使用范围有限,且现有的连接线缆不方便更换连接插头,只能通过不同的连接线缆来进行切换,使用较为麻烦,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结构复杂,线缆保护性较差,且不方便更换连接插头,实用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包括导体和连接机构,导体,所述导体的外侧固定有填充层,且填充层的内部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填充层的外侧固定有防水层,且防水层的外侧固定有隔热层,同时隔热层的外侧固定有耐磨层;连接机构,用于连接设备的所述连接机构安装在耐磨层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固定在填充层的中心。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盘、螺栓、连接盘、插头、安装槽和绝缘套,所述固定盘固定在耐磨层的外侧,且固定盘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上转动连接有连接盘,且连接盘上固定有插头,所述插头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且插头的外侧表面固定有绝缘套。优选的,所述固定盘与连接盘之间为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与导体之间为卡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1)设置有防水层、隔热层和耐磨层,通过导体外侧填充层外侧的防水层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或者液体里渗透导致出现短路的问题,防水层外侧的隔热层以及耐磨层可以使导体在高温环境下仍然可以保持正常工作传输,耐磨层可以在使用时减少拖动线缆产生磨损,提高线缆的使用寿命,增加其实用性;(2)设置有固定盘、螺栓、连接盘、插头、安装槽和绝缘,通过转动固定盘上的螺纹使其带动固定板内侧的导体插入连接盘上插头内侧的安装槽中,方便连接插头和线缆,通过螺栓连接的插头和线缆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来更换不同的插头,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盘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体,2、填充层,3、加强筋,4、防水层,5、隔热层,6、耐磨层,7、连接机构,701、固定盘,702、螺栓,703、连接盘,704、插头,705、安装槽,706、绝缘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如图1所示,导体1的外侧固定有填充层2,且填充层2的内部固定有加强筋3,加强筋3固定在填充层2的中心,加强筋3可以防止导体1在移动拖拉过程中出现断裂,提高整体线缆的韧性,填充层2的外侧固定有防水层4,且防水层4的外侧固定有隔热层5,同时隔热层5的外侧固定有耐磨层6,填充层2外侧的防水层4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或液体渗透内部导致出现漏电短路的现象,防水层4外侧的隔热层5可以使导体1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可以保持正常工作,隔热层5外侧的耐磨层6可以减少拖拉对整体线缆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整体线缆的使用范围。如图2和图3所示,用于连接设备的连接机构7安装在耐磨层6的外侧,连接机构7包括固定盘701、螺栓702、连接盘703、插头704、安装槽705和绝缘套706,固定盘701固定在耐磨层6的外侧,且固定盘701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栓702,固定盘701与连接盘703之间为卡合连接,顺时针转动固定盘701两端的螺栓702可以将连接盘703和固定盘701之间夹紧固定,逆时针转动螺栓702可以使连接盘703和固定盘701之间分离,方便拆卸根据使用情况来更换连接盘703和插头704,螺栓702上转动连接有连接盘703,且连接盘703上固定有插头704,插头704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705,且插头704的外侧表面固定有绝缘套706,安装槽705与导体1之间为卡合连接,方便使安装槽705与导体1贴合,防止出现传输电流不稳定的现象,方便使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时,首先将导体1的一端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之后将连接盘703上的插头704插入设备或仪器中配合控制系统控制设备或仪器作业,当需要更换插头时逆时针转动固定盘701两端的螺栓702使固定盘701与连接盘703分离,同时固定盘701内的导体1与连接盘703上插头704内部的安装槽705分离,之后根据需要设备的插座型号更换合适的连接盘703和插头704,之后将导体1插入插头704内部安装槽705中使导体1与插头贴合,顺时针转动固定盘701两端的螺栓702使其带动连接盘703与固定盘701贴合固定,之后将更换后的插头插入设备中,这就完成更换操作,填充层2内部的加强筋3防止导体1在安装过程中拉扯出现断裂,提高整体线缆的韧性,在导体1外侧的防水层4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和液体渗透导致漏电短路,防水层4外侧的隔热层5可以提高导体1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的工作效率,隔热层5外侧的耐磨层6可以减少整体线缆在拖拉过程中产生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这就完成整个操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包括导体(1)和连接机构(7),其特征在于:/n导体(1),所述导体(1)的外侧固定有填充层(2),且填充层(2)的内部固定有加强筋(3),所述填充层(2)的外侧固定有防水层(4),且防水层(4)的外侧固定有隔热层(5),同时隔热层(5)的外侧固定有耐磨层(6);/n连接机构(7),用于连接设备的所述连接机构(7)安装在耐磨层(6)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包括导体(1)和连接机构(7),其特征在于:
导体(1),所述导体(1)的外侧固定有填充层(2),且填充层(2)的内部固定有加强筋(3),所述填充层(2)的外侧固定有防水层(4),且防水层(4)的外侧固定有隔热层(5),同时隔热层(5)的外侧固定有耐磨层(6);
连接机构(7),用于连接设备的所述连接机构(7)安装在耐磨层(6)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固定在填充层(2)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连接的连接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固定盘(701)、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南,谢宾,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富鑫达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