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其包括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有主管体以及设置在主管体前端的管套;所述主管体前端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管套通过螺纹旋紧在主管体前端;所述管套内设置有绝缘座,所述绝缘座上设置有供线缆分支穿出的穿线孔;所述管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绝缘座限位固定在管套内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一侧与绝缘座相互压紧。本申请具有方便对连接器进行安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连接器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缆连接器主要适用于传输设备局各类数字程控交换机、光电传输设备内部联接和配线架之间的信号传输,用于传输数据、音频、视频等通讯设备。相关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10571539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电缆连接器,旨在提高电缆连接器的防水防尘效果,电缆连接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壳体及前盖,壳体内设置有压接组件,压接组件与所述前盖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垫,其中,壳体与前盖紧固连接时,压接组件与前盖将挤压防水胶垫沿径向膨胀。压紧组件采用螺栓与螺母相互拧紧固定的方式来实现壳体与前盖之间的连接固定。该电缆连接器具有较佳的防水防尘效果。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由于壳体与前盖之间是通过螺栓与螺母相互拧紧的方式,来实现两者间的安装固定;在将两者进行固定时,由于螺栓与螺母的数量较多,安装时需要逐一将螺栓与螺母进行拧紧固定,整个安装较为繁琐;不方便将壳体与前盖进行压紧固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方便对连接器进行安装,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缆连接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有主管体以及设置在主管体前端的管套;所述主管体前端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管套通过螺纹旋紧在主管体前端;所述管套内设置有绝缘座,所述绝缘座上设置有供线缆分支穿出的穿线孔;所述管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绝缘座限位固定在管套内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一侧与绝缘座相互压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将电缆连接器进行安装时,将管套一端通过螺纹拧紧在主管体的外侧壁上,从而便能完成对外壳体的初步搭建;接着再将绝缘座从管套的一端开口插入,最后再通过固定件来将绝缘座限位固定在管套内;在将线缆间进行联接时,通过将线缆的分支分别从各自相对的穿线孔内穿过,穿线孔能给线缆分支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减小电缆分支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能使各支电缆工作时更加稳定;整个安装过程更加的方便快捷。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有压盖以及卡簧;所述压盖从管套远离主管体一侧的开口插入至管套内,所述管套内侧壁上呈周向环绕设置有嵌槽,所述卡簧设置在嵌槽内,且所述卡簧将压盖压紧在绝缘座外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绝缘座进行固定时,先将压盖从管套的开口插入至管套内,接着再将卡簧嵌入至嵌槽内;在卡簧的作用下能实现对压盖的限位固定,使压盖能将绝缘座压紧在管套内;并且能防止绝缘座沿主管体长度方向从管套内脱离的情况。优选的,所述管套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呈周向环绕在绝缘座外侧;所述绝缘座包括有呈同轴设置的前端部与后端部;所述前端部直径大于后端部,且所述前端部一侧与限位环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将绝缘座进行安装时,将后端部朝向管套的开口插入,后端部能顺利的穿过限位环;当前端部移动至与限位环接触时,通过限位环能将绝缘座的最大移动范围进行限位,从而能防止绝缘座的过度插入。优选的,所述后端部外侧壁上设置有沿进线方向的插槽,所述管套内侧壁上设置有朝向插槽的插柱;所述插柱插入至插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后端部逐渐插入至管套内时,插柱将插入至插槽内,并逐渐向前端部靠近;通过插槽与插柱的相互配合,能减小后端部在插入过程中的周向转动,而且对后端部的插入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压盖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限位块,所述管套外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朝向限位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压紧在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将压盖进行安装时,通过将限位块对准限位槽的开口插入;在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相互插接配合下,能减小压盖的转动,从而能使压盖更加稳定的将绝缘座进行压紧固定。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背离绝缘座的侧壁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卡簧缺口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块能减小卡簧在嵌槽内的周向转动,从而能使卡簧更加稳定的将压盖进行压紧。优选的,所述压盖朝向绝缘座的侧壁上设置有插块,所述绝缘座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插块的让位槽;所述插块插入在让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将压盖进行安装时,通过插块能对压盖的安装起到防呆的作用;当将插块插入至让位槽内时,此时便能实现压盖与绝缘座位置间的相互对齐,保证了两者安装完毕后的连接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压盖朝向绝缘座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开口朝向穿线孔的插座,所述插座与穿线孔的位置一一对应,且所述插座插入至穿线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插柱插入至各自相对的穿线孔内,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压盖与绝缘座之间的连接牢靠性,同时还能提高穿线孔处的结构强度,对穿线孔内侧壁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使穿线孔侧壁不易发生形变。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但在将电缆连接器进行安装时,将管套一端通过螺纹拧紧在主管体的外侧壁上,从而便能完成对外壳体的初步搭建;接着再将绝缘座从管套的一端开口插入,最后再通过固定件来将绝缘座限位固定在管套内;在将线缆间进行联接时,通过将线缆的分支分别从各自相对的穿线孔内穿过,穿线孔能给线缆分支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减小电缆分支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能使各支电缆工作时更加稳定;整个安装过程更加的方便快捷;2.当在将压盖进行安装时,通过将限位块对准限位槽的开口插入;在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相互插接配合下,能减小压盖的转动,从而能使压盖更加稳定的将绝缘座进行压紧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凸显管套内部限位环处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凸显压盖背部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体;11、主管体;12、管套;121、限位环;122、插柱;123、限位槽;13、绝缘座;131、前端部;132、后端部;133、插槽;134、让位槽;135、穿线孔;14、嵌槽;2、固定件;21、压盖;211、限位块;212、挡块;213、插块;214、插座;121、限位环;22、卡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有内部中空的外壳体1,外壳体1包括有呈相对且同轴设置的主管体11与管套12。管套12位于主管体11的前端,在主管体11的前端外侧壁上设置有呈周向环绕的外螺纹,管套12靠近主管体11的一端通过螺纹拧紧在主管体11的前端外侧壁上。如图2、图3所示,管套12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电缆分支的绝缘座13,绝缘座13上设置有四个沿主管体11长度方向设置的穿线孔135,穿线孔135将绝缘座13前后侧壁贯穿。且四个穿线孔135呈周向均匀间隔环绕设置。绝缘座13包括有呈同轴设置的前端部131与后端部132,前端部131与后端部132均呈圆柱状且一体成型,同时前端部131的直径大于后端部132的直径。如图2、图3所示,管套12的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呈周向环绕在后端部132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有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有主管体(11)以及设置在主管体(11)前端的管套(12);所述主管体(11)前端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管套(12)通过螺纹旋紧在主管体(11)前端;所述管套(12)内设置有绝缘座(13),所述绝缘座(13)上设置有供线缆分支穿出的穿线孔(135);所述管套(12)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绝缘座(13)限位固定在管套(12)内的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一侧与绝缘座(13)相互压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有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有主管体(11)以及设置在主管体(11)前端的管套(12);所述主管体(11)前端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管套(12)通过螺纹旋紧在主管体(11)前端;所述管套(12)内设置有绝缘座(13),所述绝缘座(13)上设置有供线缆分支穿出的穿线孔(135);所述管套(12)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绝缘座(13)限位固定在管套(12)内的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一侧与绝缘座(13)相互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包括有压盖(21)以及卡簧(22);所述压盖(21)从管套(12)远离主管体(11)一侧的开口插入至管套(12)内,所述管套(12)内侧壁上呈周向环绕设置有嵌槽(14),所述卡簧(22)设置在嵌槽(14)内,且所述卡簧(22)将压盖(21)压紧在绝缘座(13)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12)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121),所述限位环(121)呈周向环绕在绝缘座(13)外侧;所述绝缘座(13)包括有呈同轴设置的前端部(131)与后端部(132);所述前端部(131)直径大于后端部(132),且所述前端部(131)一侧与限位环(121)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平,方孟,张程,郭鹏飞,陈硕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旭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电光防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