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94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为顶部设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底座的相对两端设有连通腔体的通孔;与开口配合的顶盖,顶盖包括盖板以及用以抵压连接点的若干压块,各压块固定于顶盖的下表面;若干第一固定件,用以调节盖板与开口的竖直距离并将盖板连接固定于开口处;若干第二固定件,与通孔所在侧壁垂直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件,用以对连接点进行抵压固定。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可以实现若干接地线的连接节点同时固定,实现不同尺寸的连接线的连接节点固定,且紧固牢实,连接、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防雷接地
,具体涉及一种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防雷接地领域通常采用钢、铜金属材料以及镀锌钢、铜覆钢等镀层合金材料作为电力接地网的接地材料,在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运行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遭受腐蚀问题。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非金属导电体,耐腐蚀、不生锈、接地电阻稳定、大电流冲击不反击、不损坏、电阻不变、耐高低温、使用寿命长30年,免维护、安全可靠。不同于金属接地材料的电焊、气焊以及放热焊等常规焊接连接方式,石墨防雷接地线主要构成成分为石墨、无机纤维及合成纤维,这些非金属材料无法采用常规焊接方式进行连接。通常使用接线鼻直接将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的一端固定,然后通过螺栓将两根柔性石墨防雷接地线的接线鼻固定,容易脱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可以实现若干接地线的连接节点同时固定,实现不同尺寸的连接线的连接节点固定,且紧固牢实,连接、拆卸方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顶部设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底座的相对两端设有连通所述腔体的通孔;与所述开口配合的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盖板以及用以抵压连接点的若干压块,各所述压块固定所述顶盖的下表面;若干第一固定件,用以调节所述盖板与开口的竖直距离并将所述盖板连接固定于所述开口处;若干第二固定件,与连通所述腔体的所述通孔所在侧壁垂直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以对所述连接点进行抵压固定。基于本技术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共同作用,可有效加强各接地线连接节点的连接强度,且盖板与开口的竖直距离,即压块与连接点的距离可调,因此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连接线节点连接固定,可以实现若干连接线的同时固定,且紧固牢实,连接、拆卸方便。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各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为第一紧固螺栓,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螺孔,各所述第一紧固螺栓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盖板上的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由此,向第一螺纹孔旋进紧固螺栓,可带动各压块向所述连接点靠近并抵压的连接点,且对于不同尺寸的连接线的连接节点,不同数目连接线的连接节点,旋进程度不同。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各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包括第二紧固螺栓以及用于对所述连接点进行抵压的抵压板,与连通所述腔体的所述通孔所在侧壁垂直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二螺孔,所述第二紧固螺栓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螺孔与所述抵压板连接。由此,旋进第二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带动抵压板向连接点靠近并抵压的连接点,加强连接点的连接固定。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所述抵压板上设置有紧固齿。由此,带有紧固齿的抵压板可以对柔性石墨类接地线起到更佳的固定作用。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所述第二紧固螺栓与所述抵压板转动连接。由此,在转动旋进或旋出所述紧固螺栓时,抵接板可以不动,方便旋进和旋出。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位于两侧壁上的各所述第二固定件一一对应设置。由此,紧固牢实、稳定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连通所述腔体的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一根或多根接地线直径总和。由此,通孔可以容纳多个和/或多种接地线,从而可以对多个接地线的形成的连接点进行固定。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所述压块的宽度等于所述腔体的宽度。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所述压块下端具有开口朝下的弧形结构。由此,弧形结构的设计更便于各接地线连接点的压接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安装两条接地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基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基于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5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底座1;通孔11;第一螺孔12;顶盖2;盖板21;压块22;第一固定件3;第二固定件4;第二紧固螺栓41;抵压板42;紧固齿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图1-5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底座1,所述底座1为顶部设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底座1的相对两端设有连通所述腔体的通孔11;与所述开口配合的顶盖2,所述顶盖2包括盖板21以及用以抵压连接点的若干压块22,各所述压块22固定于所述盖板21的下表面;若干第一固定件3,用以调节所述盖板21与开口的竖直距离并将所述盖板连接固定于所述开口处;若干第二固定件4,与连通所述腔体的所述通孔平行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固定件4,用以对所述连接点进行抵压固定。基于本技术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通过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的共同作用,可有效加强各接地线(体)连接节点的连接强度,且盖板21与开口的竖直距离,即压块与连接点的距离可调,因此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接地线的连接节点的固定,可以实现若干接地线的同时固定,且紧固牢实,连接、拆卸方便。具体的,连接节点包括:引下线与水平接地体相连的连接节点、多条水平接地体相连的连接节点、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相连的连接节点以及石墨缆接地体与其它接地体相连的连接节点中的任一连接节点或多个连接节点。如图3所示,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各所述第一固定件3分别为第一紧固螺栓,所述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螺孔12,各所述第一紧固螺栓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盖板21上的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一螺孔12螺纹连接。由此,向第一螺纹孔旋进紧固螺栓,可带动各压块向所述连接点靠近并抵压的连接点,且对于不同尺寸的接地线的连接节点,不同数目接地线的连接节点,旋进程度不同。如图4和5所示,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各所述第二固定件4分别包括第二紧固螺栓41以及用于对所述连接点进行抵压的抵压板42,与连通所述腔体的所述通孔平行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二螺孔,所述第二紧固螺栓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螺孔与所述抵压板42连接。由此,旋进第二紧固螺栓41,第二紧固螺栓41带动抵压板向连接点靠近并抵压的连接点,加强连接点的连接固定。优选的,第二紧固螺栓41或第二紧固螺栓41(如图5)所示为蝶形螺栓,便于直接手动旋进或旋出,操作方便。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所述抵压板4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所述底座(1)为顶部设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底座(1)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腔体的通孔(11);/n与所述开口配合的顶盖(2),所述顶盖(2)包括盖板(21)以及用以抵压连接点的若干压块(22),各所述压块(22)固定于所述盖板(21)的下表面;/n若干第一固定件(3),用以调节所述盖板(21)与开口的竖直距离并将所述盖板连接固定于所述开口处;/n若干第二固定件(4),与连通所述腔体的所述通孔所在侧壁垂直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固定件(4),用以对所述连接点进行抵压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为顶部设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底座(1)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腔体的通孔(11);
与所述开口配合的顶盖(2),所述顶盖(2)包括盖板(21)以及用以抵压连接点的若干压块(22),各所述压块(22)固定于所述盖板(21)的下表面;
若干第一固定件(3),用以调节所述盖板(21)与开口的竖直距离并将所述盖板连接固定于所述开口处;
若干第二固定件(4),与连通所述腔体的所述通孔所在侧壁垂直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固定件(4),用以对所述连接点进行抵压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固定件(3)分别为第一紧固螺栓,所述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螺孔(12),各所述第一紧固螺栓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盖板(21)上的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一螺孔(1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接地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固定件(4)分别包括第二紧固螺栓(41)以及用于对所述连接点进行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盛源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