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成型的内串软包锂离子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3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成型的内串软包锂离子电池组,包括铝塑膜壳体、正极耳、负极耳和设置在铝塑膜壳体内的多个电芯单元,所述多个电芯单元通过导电片串联在一起,相邻电芯单元之间设置有铝塑膜热封条,相邻电芯单元之间的导电片上包覆有极耳胶层。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组,一方面,通过铝塑膜壳体将多个电芯单元集成在一起一体成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通过在相邻电芯单元之间设置铝塑膜热封条,利用铝塑膜热封条的热封粘接工艺将电芯单元之间相互隔开,避免了电解液在高压下分解。此外,在导电片上包覆极耳胶层,热封时,便于与铝塑膜热封条或铝塑膜壳体更好的粘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成型的内串软包锂离子电池组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成型的内串软包锂离子电池组。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普遍使用的电化学储能器件,近年来,锂离子电池逐渐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需要高电压的设备上。现有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由于受限于材料体系,使得单个电芯单元的电压小于4V,为了得到更高电压,需要将多个电芯单元串联成电池组。目前,在锂电池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由电芯单元组成电芯模组,再由电芯模组组成电池包,整个生产过程工序繁琐,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影响了生产效率,再者,先组成电芯模组,再组成电池包,基于电芯模组壁厚、拼装间隙、附属组件等因素,毫无疑问会影响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为改善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基于铝塑膜的软包锂电池技术,如公告号为CN2100528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塑膜连体式锂电池,其通过铝塑膜壳体将多个锂电池(可以理解为电芯单元)集成在一起,锂电池之间通过导电条电连接。该专利,采用一体化成型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仍存在如下弊端:电芯单元之间的隔开效果较差,容易出现电解液在高压下分解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成型的内串软包锂离子电池组,以便提高电池系统的生产效率和能量密度,同时,提高电芯单元之间的隔开效果,从而避免电解液在高压下分解。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一体化成型的内串软包锂离子电池组,包括铝塑膜壳体、正极耳、负极耳和设置在铝塑膜壳体内的多个电芯单元,所述多个电芯单元通过导电片串联在一起,相邻电芯单元之间设置有铝塑膜热封条,相邻电芯单元之间的导电片上包覆有极耳胶层。进一步,所述铝塑膜热封条与铝塑膜壳体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导电片为镍片或镀镍铜片。进一步,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均通过极耳胶层与铝塑膜壳体胶接在一起。进一步,相邻电芯单元之间的上下侧正对设置有一对铝塑膜热封条。进一步,导电片上的极耳胶层布置在导电片的中间区域,且位置与铝塑膜热封条的位置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一体化成型的内串软包锂离子电池组,包括铝塑膜壳体、正极耳、负极耳和设置在铝塑膜壳体内的多个电芯单元,所述多个电芯单元通过导电片串联在一起,相邻电芯单元之间设置有铝塑膜热封条,相邻电芯单元之间的导电片上包覆有极耳胶层。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组,一方面,通过铝塑膜壳体将多个电芯单元集成在一起一体成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通过在相邻电芯单元之间设置铝塑膜热封条,利用铝塑膜热封条的热封粘接工艺将电芯单元之间相互隔开,避免了电解液在高压下分解。此外,在导电片上包覆极耳胶层,热封时,便于与铝塑膜热封条或铝塑膜壳体更好的粘合。补充来说,本申请的优点体现在如下方面:1、采用一体化成型,减少了电池模块、模组、系统的组装工作量,提高了装配效率;2、电芯单元一体化成组,减少了电池包的组件,提高系统能量密度;3、采用软包电芯常规的工艺便可制得满足高电压的软包锂离子电池组;4、符合目前CTP技术的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极耳胶层,2:导电片,3:铝塑膜热封条,4:正极耳,5:负极耳,6:电芯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成型的内串软包锂离子电池组,包括铝塑膜壳体、正极耳4、负极耳5和封装在铝塑膜壳体内的多个电芯单元6,所述正极耳4和负极耳5均通过极耳胶层1与铝塑膜壳体胶接在一起,所述电芯单元6可通过卷绕或叠片工艺制得,电芯单元的容量和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多个电芯单元6通过导电片2串联在一起,所述导电片2为镍片或镀镍铜片,导电片2与电芯单元6正负极之间通过超声焊焊接。相邻电芯单元6之间的上下侧正对设置有一对铝塑膜热封条3,所述铝塑膜热封条3与铝塑膜壳体一体成型。相邻电芯单元6之间的导电片2的中间区域包覆有极耳胶层1,该极耳胶层的位置与铝塑膜热封条的位置对应。铝塑膜壳体的封装方式和制备工艺都跟常规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单体相同。比如真空烘烤、注液、静置、夹具压力化成、高温老化以及二封完成该软包锂离子电池组的制备。本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组,一方面,通过铝塑膜壳体将多个电芯单元集成在一起一体成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通过在相邻电芯单元之间设置铝塑膜热封条,将上下相对的铝塑膜热封条热粘固定,可以将电芯单元之间相互隔开,使每个单元电芯的电解液没有接触,因此,电解液只承受单个单元电芯的电压,避免了电解液在串联高压下分解。此外,在导电片上包覆极耳胶层,热封时,便于与铝塑膜热封条或铝塑膜壳体更好的粘合。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电芯单元的布置形式为两头出极耳的全极耳形式的电芯,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成型的内串软包锂离子电池组,包括铝塑膜壳体、正极耳、负极耳和设置在铝塑膜壳体内的多个电芯单元,所述多个电芯单元通过导电片串联在一起,其特征在于:相邻电芯单元之间设置有铝塑膜热封条,相邻电芯单元之间的导电片上包覆有极耳胶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成型的内串软包锂离子电池组,包括铝塑膜壳体、正极耳、负极耳和设置在铝塑膜壳体内的多个电芯单元,所述多个电芯单元通过导电片串联在一起,其特征在于:相邻电芯单元之间设置有铝塑膜热封条,相邻电芯单元之间的导电片上包覆有极耳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成型的内串软包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热封条与铝塑膜壳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成型的内串软包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为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宝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