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涂文瑞专利>正文

全自动双排窗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自动双排窗帘机的特征是:作为安装支承机构的框架(1),框架(1)内部下端有两条接近框架(1)长度的互相平行的长轨道(12)、(14),长轨道(12)、(14)均被中心隔断而都被平均分割成左、右两边;一条长轨道(12)的左、右两边上方各放有左牵引轮(19)和右牵引轮(26)以及一些滑动轮(27),在轨道(12)和左牵引轮(19)、右牵引轮(26)及滑动轮(27)的上方还安装有一根两边有对称反向左旋螺纹(5)和右旋螺纹(8)的长螺杆(6),长螺杆(6)两端头各装有轴承(3)和轴承座(2),轴承座(2)则被分别安装在左端与右端的两块长方形支架板(4)、(9)的内侧上,而两块长方形支架板(4)、(9)则被分别安装在框架(1)内部上方距框架(1)两端头有一定距离的左、右端两个对称位置点上;左牵引轮(19)上部的左斜齿纹(18)和右牵引轮(26)上部的右斜齿纹(25)分别与长螺杆(6)两边对称反向的左旋螺纹(5)和右旋螺纹(8)各相啮合;长螺杆(6)中心套有一只蜗轮(7),蜗轮(7)上斜齿纹(28)与蜗轮(7)下方被固定在框架(1)外侧壁(31)外部中心上的微电机M1(30)上的蜗杆(32)上的螺纹(33)相啮合,蜗杆(32)的另一端头装有轴承(35),轴承(35)被安装在一块长方形轴承座(34)的内侧上,轴承座(34)被固定在框架(1)内侧壁(29)内里中心对称的位置上;另一条长轨道(14)的左、右两边上方也各放有左牵引轮(37)和右牵引轮(44)及一些滑动轮(45),在轨道(14)和左牵引轮(37)、右牵引轮(44)及滑动轮(45)的上方还安装有一根两边有对称反向左旋螺纹(13)和右旋螺纹(17)的长螺杆(16),长螺杆(16)两端头各装有轴承(11)和轴承座(10),轴承座(10)则被分别安装在左端与右端的两块长方形支架板(4)、(9)的外侧上;左牵引轮(37)上部的左斜齿纹(36)和右牵引轮(44)上部的右斜齿纹(43)分别与长螺杆(16)两边对称反向的左旋螺纹(13)和右旋螺纹(17)各相啮合;长螺杆(16)中心也套有一只蜗轮(15),长螺杆(16)上蜗轮(15)与前一根长螺杆(6)上蜗轮(7)的位置前后错开不接触;蜗轮(15)上斜齿纹(46)与蜗轮(15)下方被固定在框架(1)外侧壁(31)外部中心上的微电机M2(47)上的蜗杆(49)上的螺纹(48)相啮合;微电机M2(47)上蜗杆(49)与微电机M1(30)上蜗杆(32)相邻平行安装但不接触,蜗杆(49)的另一端头装有轴承(50),轴承(50)被安装在长方形轴…。(*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窗帘布的装置,尤其是一种通过全自动电子开关电路同时控制两排窗帘布打开或关闭的全自动双排窗帘机
技术介绍
现有使用电机作动力牵拉窗帘布向窗户两侧打开或向心合拢关闭的窗帘机大都采用绳索来牵拉窗帘布运行,而绳索易磨损、易晃移、易卡阻,工作很不稳定。现有窗帘机都为单排窗帘机,只能控制一排窗帘布的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牢靠耐用、运行平稳的全自动双排窗帘机;它以两部微电机各自驱动两组蜗杆与蜗轮的啮合旋转,来各自带动两根长螺杆同步旋转;通过长螺杆上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分别与左、右牵引轮上左斜齿纹和右斜齿纹的啮合传动,来分别驱动两组左、右牵引轮拖拉一些滑动轮各自在两条平行长轨道的两边上作拉开或向心运行,从而带动吊挂在牵引轮、滑动轮下的两排窗帘布打开或关闭。技术方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全自动双排窗帘机的特征是作为安装支承机构的框架1,框架1内部下端有两条接近框架1长度的互相平行的长轨道12、14,长轨道12、14均被中心隔断而都被平均分割成左、右两边;一条长轨道12的左、右两边上方各放有左牵引轮19和右牵引轮26以及一些滑动轮27,在轨道12和左牵引轮19、右牵引轮26及滑动轮27的上方还安装有一根两边有对称反向左旋螺纹5和右旋螺纹8的长螺杆6,长螺杆6两端头各装有轴承3和轴承座2,轴承座2则被分别安装在左端与右端的两块长方形支架板4、9的内侧上,而两块长方形支架板4、9则被分别安装在框架1内部上方距框架1两端头有一定距离的左、右端两个对称位置点上;左牵引轮19上部的左斜齿纹18和右牵引轮26上部的右斜齿纹25分别与长螺杆6两边对称反向的左旋螺纹5和右旋螺纹8各相啮合;长螺杆6中心套有一只蜗轮7,蜗轮7上斜齿纹28与蜗轮7下方被固定在框架1外侧壁31外部中心上的微电机M130上的蜗杆32上的螺纹33相啮合,蜗杆32的另一端头装有轴承35,轴承35被安装在一块长方形轴承座34的内侧上,轴承座34被固定在框架1内侧壁29内里中心对称的位置上;另一条长轨道14的左、右两边上方也各放有左牵引轮37和右牵引轮44及一些滑动轮45,在轨道14和左牵引轮37、右牵引轮44及滑动轮45的上方还安装有一根两边有对称反向左旋螺纹13和右旋螺纹17的长螺杆16,长螺杆16两端头各装有轴承11和轴承座10,轴承座10则被分别安装在左端与右端的两块长方形支架板4、9的外侧上;左牵引轮37上部的左斜齿纹36和右牵引轮44上部的右斜齿纹43分别与长螺杆16两边对称反向的左旋螺纹13和右旋螺纹17各相啮合;长螺杆16中心也套有一只蜗轮15,长螺杆16上蜗轮15与前一根长螺杆6上蜗轮7的位置前后错开不接触;蜗轮15上斜齿纹46与蜗轮15下方被固定在框架1外侧壁31外部中心上的微电机M247上的蜗杆49上的螺纹48相啮合;微电机M247上蜗杆49与微电机M130上蜗杆32相邻平行安装但不接触,蜗杆49的另一端头装有轴承50,轴承50被安装在长方形轴承座34的外侧上。2、这种全自动双排窗帘机,其特征是左牵引轮19上部为左斜齿纹18,中部装有一块永久小磁铁21,下部四端角上分别装有四只小滚轮22,底部并排装有2只定位轮23,中部前端装有弯曲小棍20和夹窗帘布用塑夹24。3、这种全自动双排窗帘机,其特征是在电机M130自动控制电路51中限流电阻R4的一端接微型自锁四端按纽SB1的③端,SB1④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4另一端并接微型自复位按纽SS3的一端和微型自复位按组SS4的一端,按纽SS3的另一端并接隔离二极管VD13正极和隔离二极管VD5正极,VD5负极并接单向可控硅VS1G极和按纽SS4的另一端和抗干扰电阻R5一端,R5另一端接地;可控硅VS1阳极接电源正极,VS1阴极接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3端,K2的转换触点2端并接微型直流可逆电机M130的A端和限流电阻R6一端及限流电阻R7的一端,继电器K2常开触点1端接地;电阻R6另一端接黄色发光二极管VD6正极,VD6负极接地;电阻R7另一端接开关三极管VT1基极,VT1集电极并接开关三极管VT2集电极和并联二极管VD11正极及继电器K2一端和继电器K3一端,K2另一端和K3另一端及二极管VD11负极并接电源正极;三极管VT1发射极并接干簧管GH2一端和隔离二极管VD7正极,VD7负极并接隔离二极管VD8负极和开关三极管VT3集电极,VT3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2发射极接地,VT2基极并接限流电阻R8一端和隔离二极管VD21正极及干簧管GH1一端,GH1另一端和干簧管GH2另一端并接地;电阻R8另一端并接隔离二极管VD9负极和隔离二极管VD10负极及限流电阻R10一端,R10另一端接红色发光二极管VD12正极,VD12负极接地;二极管VD10正极并接限流电阻R9一端和隔离二极管VD17负极及单向可控硅VS2G极,二极管VD9正极并接电机M130B端和继电器K3转换触点2端,K3常闭触点3端接地,K3常开触点1端接可控硅VS2阴极,VS2阳极接电源正极;电阻R9另一端接微型自复位按纽SS5一端,SS5另一端接限流电阻R4一端;在电机M247自动控制电路56中限流电阻R15一端接微型自锁四端按纽SB1的③端,SB1的④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15另一端并接微型自复位按纽SS7一端和微型自复位按纽SS8一端,SS8另一端并接隔离二极管VD17正极和隔离二极管VD16正极,VD16负极并接按纽SS7另一端和隔离二极管VD19正极及单向可控硅VS4G极,VS4阳极接电源正极,VS4阴极接继电器K5常开触点1端,K5转换触点2端并接隔离二极管VD18正极和微型直流可逆电机M247的D端,继电器K5常闭触点3端接地;二极管VD18负极并接二极管VD19负极和限流电阻R14一端和限流电阻R16一端,R16另一端接蓝色发光二极管VD22正极,VD22负极接地;电阻R14另一端并接开关三极管VT5基极和干簧管GH4一端及隔离二极管VD20正极,VD20负极并接二极管VD21负极和开关三极管VT6集电极,VT6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5发射极接地,VT5集电极并接开关三极管VT4集电极和并联二极管VD15正极和继电器K4一端和继电器K5一端,K4另一端和K5另一端及二极管VD15负极并接电源正极;三极管VT4发射极并接隔离二极管VD8正极和干簧管GH3一端,GH3另一端和干簧管GH4另一端并接地三极管VT4基极接限流电阻R13一端,R13另一端引并接继电器K4转换触点2端和电机M247的C端及限流电阻R12一端,R12另一端接橙色发光二极管VD14正极,VD14负极接地;继电器K4常开触点1端接地,K4常闭触点3端接单向可控硅VS3阴极,VS3阳极接电源正极,VS3G极并接二极管VD13负极和限流电阻R11一端,R11另一端接微型自复位按纽SS6一端,SS6另一端接限流电阻R15一端。全自动双排窗帘机实质上是由两组相同的机械传动系统组成,在减去其中一组机械传动系统后即成为全自动单排窗帘机。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是以蜗杆与蜗轮、长螺杆螺纹与牵引轮斜齿纹组成的一整套机械传动系统,通过驱动牵引轮拖拉一些滑动轮在长轨道上运行,来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全自动双排窗帘机的特征是作为安装支承机构的框架(1),框架(1)内部下端有两条接近框架(1)长度的互相平行的长轨道(12)、(14),长轨道(12)、(14)均被中心隔断而都被平均分割成左、右两边;一条长轨道(12)的左、右两边上方各放有左牵引轮(19)和右牵引轮(26)以及一些滑动轮(27),在轨道(12)和左牵引轮(19)、右牵引轮(26)及滑动轮(27)的上方还安装有一根两边有对称反向左旋螺纹(5)和右旋螺纹(8)的长螺杆(6),长螺杆(6)两端头各装有轴承(3)和轴承座(2),轴承座(2)则被分别安装在左端与右端的两块长方形支架板(4)、(9)的内侧上,而两块长方形支架板(4)、(9)则被分别安装在框架(1)内部上方距框架(1)两端头有一定距离的左、右端两个对称位置点上;左牵引轮(19)上部的左斜齿纹(18)和右牵引轮(26)上部的右斜齿纹(25)分别与长螺杆(6)两边对称反向的左旋螺纹(5)和右旋螺纹(8)各相啮合;长螺杆(6)中心套有一只蜗轮(7),蜗轮(7)上斜齿纹(28)与蜗轮(7)下方被固定在框架(1)外侧壁(31)外部中心上的微电机M1(30)上的蜗杆(32)上的螺纹(33)相啮合,蜗杆(32)的另一端头装有轴承(35),轴承(35)被安装在一块长方形轴承座(34)的内侧上,轴承座(34)被固定在框架(1)内侧壁(29)内里中心对称的位置上;另一条长轨道(14)的左、右两边上方也各放有左牵引轮(37)和右牵引轮(44)及一些滑动轮(45),在轨道(14)和左牵引轮(37)、右牵引轮(44)及滑动轮(45)的上方还安装有一根两边有对称反向左旋螺纹(13)和右旋螺纹(17)的长螺杆(16),长螺杆(16)两端头各装有轴承(11)和轴承座(10),轴承座(10)则被分别安装在左端与右端的两块长方形支架板(4)、(9)的外侧上;左牵引轮(37)上部的左斜齿纹(36)和右牵引轮(44)上部的右斜齿纹(43)分别与长螺杆(16)两边对称反向的左旋螺纹(13)和右旋螺纹(17)各相啮合;长螺杆(16)中心也套有一只蜗轮(15),长螺杆(16)上蜗轮(15)与前一根长螺杆(6)上蜗轮(7)的位置前后错开不接触;蜗轮(15)上斜齿纹(46)与蜗轮(15)下方被固定在框架(1)外侧壁(31)外部中心上的微电机M2(47)上的蜗杆(49)上的螺纹(48)相啮合;微电机M2(47)上蜗杆(49)与微电机M1(30)上蜗杆(32)相邻平行安装但不接触,蜗杆(49)的另一端头装有轴承(50),轴承(50)被安装在长方形轴承座(34)的外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全自动双排窗帘机,其特征是左牵引轮(19)上部为左斜齿纹(18),中部装有一块永久小磁铁(21),下部四端角上分别装有四只小滚轮(22),底部并排装有2只定位轮(23),中部前端装有弯曲小棍(20)和夹窗帘布用塑夹(2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全自动双排窗帘机,其特征是限流电阻R4的一端接微型自锁四端按纽SB1的③端,SB1④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4另一端并接微型自复位按纽SS3的一端和微型自复位按纽SS4的一端,按纽SS3的另一端并接隔离二极管VD13正极和隔离二极管VD5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文瑞
申请(专利权)人:涂文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