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89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包括本体和电极引出端,电极引出端为两个,本体的两个端面设有喷金层,两个电极引出端分别设于与本体的上两端的喷金层连接,两个电极引出端的距离为15~60mm。通过将两个电极引出端的距离为15~60mm,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缩小了两个电极引出端的距离,根据电容器损耗因数tngδ=2πfC·R,在容量C固定情况下,降低等效串联电阻R就可以实现减低电容器损耗因数,等效串联电阻部分是薄膜电极金属层电阻、导线电阻和连接电阻的总和,因此,通过缩小两个电机引出端的距离,就可以降低电阻值,从而使等效串联电阻减小,从而大大降低了电容器的损耗因数,满足使用要求,减轻电容器的发热,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本技术属于一种电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较大容量(10~100μF)电容器,一般是在工频(f≤100Hz)下用于交流电动机、洗衣机、水泵、空调和电力补偿等设备上,其损耗因数一般0.001~0.002。但高频(f=1000Hz)下工作的炼钢加热炉、大电流滤波器、大电流脉冲焊机等设备中,要求具有同样较小的损耗因数,这就要求电容器具有较低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即不能发热严重导致损坏设备、或电容器自身寿命缩短。现有的10~100μF电容器在频率f≤100Hz下测试损耗因数tngδ≤0.002(与容量大小有关),在频率f=1000Hz下测试损耗因数tngδ在0.004~0.005之间(与容量大小有关),这样电容器发热比较严重,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包括本体和电极引出端,电极引出端为两个,本体的两个端面设有喷金层,两个电极引出端分别设于与本体的上两端的喷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电极引出端(2),所述电极引出端(2)为两个,所述本体的两个端面设有喷金层(3),两个所述电极引出端(2)分别设于与本体(1)的上两端的喷金层(3)连接,两个所述电极引出端(2)的距离为15~6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电极引出端(2),所述电极引出端(2)为两个,所述本体的两个端面设有喷金层(3),两个所述电极引出端(2)分别设于与本体(1)的上两端的喷金层(3)连接,两个所述电极引出端(2)的距离为15~6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金属化薄膜(11),所述金属化薄膜(11)的宽度为15~6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为多个,多个所述本体(1)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出端(2)的外径为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本体(1)为竖直排列,上一个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与下一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建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松柏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