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相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886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相电抗器,包括第一芯柱、第二芯柱和第三芯柱,所述第一芯柱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一A线圈,所述第一芯柱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一B线圈,所述第一芯柱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一C线圈,所述第二芯柱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二A线圈,所述第二芯柱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二B线圈,所述第二芯柱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二C线圈,所述第三芯柱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三A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移相电抗器进行制作,大大降低了三相不平衡率,提高产品测试一次通过率,提高了产品性能,通过采用移相电抗器,提高生产效率及返修引起的次生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操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相电抗器
本技术涉及电抗器
,尤其涉及一种移相电抗器。
技术介绍
在传统电抗器行业中,通常采用三相电抗器进行限流、滤波。这其中三相电抗器的三相电感不平衡率要求控制在≤2%以下,就需要调整电抗器三相气隙。但是光调整气隙会造成三相芯柱不一样高,气隙大的地方漏磁大,造成损耗大以及铁芯发热,处理不好还会引起噪音和振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电抗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移相电抗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相电抗器,包括第一芯柱、第二芯柱和第三芯柱,所述第一芯柱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一A线圈,所述第一芯柱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一B线圈,所述第一芯柱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一C线圈,所述第二芯柱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二A线圈,所述第二芯柱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二B线圈,所述第二芯柱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二C线圈,所述第三芯柱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三A线圈,所述第三芯柱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三B线圈,所述第三芯柱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相电抗器,包括第一芯柱(7)、第二芯柱(8)和第三芯柱(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柱(7)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一A线圈(101),所述第一芯柱(7)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一B线圈(102),所述第一芯柱(7)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一C线圈(103),所述第二芯柱(8)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二A线圈,所述第二芯柱(8)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二B线圈,所述第二芯柱(8)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二C线圈,所述第三芯柱(9)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三A线圈,所述第三芯柱(9)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三B线圈,所述第三芯柱(9)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三C线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相电抗器,包括第一芯柱(7)、第二芯柱(8)和第三芯柱(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柱(7)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一A线圈(101),所述第一芯柱(7)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一B线圈(102),所述第一芯柱(7)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一C线圈(103),所述第二芯柱(8)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二A线圈,所述第二芯柱(8)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二B线圈,所述第二芯柱(8)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二C线圈,所述第三芯柱(9)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三A线圈,所述第三芯柱(9)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三B线圈,所述第三芯柱(9)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三C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线圈(101)的底部一端与第二B线圈的顶部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B线圈的底部一端与第一C线圈(103)的顶部一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剑桥任琪温月辉
申请(专利权)人:萨顿斯上海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