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88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配电变压器技术领域的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安装于水箱内腔的底部,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远离水泵出水端的右端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远离冷凝器的一端贯穿水箱和变压器本体;在配电变压器温度稳定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热板吸取变压器本体内腔的热量,再通过导热杆导出变压器本体的内腔,再通过散热翅片对导出的热量进行散发,不需要长时间开启散热装置,解决了长时间开启散热装置存在资源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配电变压器
,具体为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
技术介绍
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指配电系统中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有些地区将35千伏以下(大多数是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称为“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安装“配变”的场所与地方,既是变电所。配电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安装或露天落地安装。详细介绍了其安装方式、安装注意事项、供配方式、容量选择、运行维护等;现有技术中的配电变压器不能根据实际温度智能散热,长时间开启散热装置存在资源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且散热性能较差,易对设备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安装于水箱内腔的底部,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本体(2),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进水端安装于水箱(3)内腔的底部,所述水泵(4)的出水端连通有冷凝器(5),所述冷凝器(5)远离水泵(4)出水端的右端连通有循环管(6),所述循环管(6)远离冷凝器(5)的一端贯穿水箱(3)和变压器本体(2),并延伸至变压器本体(2)的内腔与水箱(3)的后侧连通,两个所述水箱(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框架(7),所述框架(7)与变压器本体(2)连通,所述框架(7)的内腔设置有电机(8),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本体(2),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进水端安装于水箱(3)内腔的底部,所述水泵(4)的出水端连通有冷凝器(5),所述冷凝器(5)远离水泵(4)出水端的右端连通有循环管(6),所述循环管(6)远离冷凝器(5)的一端贯穿水箱(3)和变压器本体(2),并延伸至变压器本体(2)的内腔与水箱(3)的后侧连通,两个所述水箱(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框架(7),所述框架(7)与变压器本体(2)连通,所述框架(7)的内腔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远离电机(8)的一端与框架(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焊接有扇叶(10),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内腔安装有变压器内部元件(11),所述变压器本体(2)的内腔且位于变压器内部元件(11)的两侧均安装有吸热板(12),所述吸热板(12)的顶部管道连接有导热杆(13),所述导热杆(13)远离吸热板(12)的一端贯穿变压器本体(2)并延伸至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从文王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江南特变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