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脱落支柱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880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脱落支柱保护装置,包括绝缘体、包裹于绝缘体外侧的绝缘外套以及设于绝缘体两端的上金具和下金具,绝缘体内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下绝缘棒、下导电棒、电阻片组件、上导电棒、上绝缘棒以及压紧体;压紧体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上引流棒,上引流棒的外端向下垂直弯曲延伸设有放电部;靠近上导电棒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下引流棒,下引流棒的外端向上倾斜弯曲延伸设有接电部,接电部的接电端与放电部的放电端相向设置形成放电间隙;绝缘外套均包裹上引流棒和下引流棒的外壁。该装置既具有线路支柱绝缘子的作用,又能有效的保护线路消除雷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脱落支柱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气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可脱落支柱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精益化运维的推进,10KV架空线路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但是雷击造成的故障率居高不下,制约了供电可靠性的提高。为减少雷击造成的故障停电,一般方案是安装常规的HY5WS-17/50型避雷器,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HY5WS-17/50型避雷器标称电流为5kA,可以承受大电流65kA的冲击;而根据雷电分布曲线,25%的雷击电流超过了65kA,且由于避雷器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上述标准满足不了重雷区的使用需求。2避雷器安装在线杆顶端或杆下,不方便对避雷器的好坏进行判定,只能定期断电拆卸逐只检测,不但会带来不必要的线路停电,而且检测操作麻烦,维护成本很高。避雷器上端接入电网线路中,使得避雷器内部核心零件,非线性电阻片长期受电压影响而过早老化失效,缩短避雷器的使用寿命。4在线路安装中,需在横担上开孔,新线路安装还好,如老线路加装升级,则需要在原有横担上开孔或更换横担,施工费力,很不方便。由于线路安装避雷器存在上述的诸多问题,现有技术发展出一种单纯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脱落支柱保护装置,包括绝缘体(1)、包裹于所述绝缘体(1)外侧的绝缘外套(2)以及设于所述绝缘体(1)两端的上金具(3)和下金具(4),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1)内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下绝缘棒(10)、下导电棒(11)、电阻片组件(12)、上导电棒(13)、上绝缘棒(14)以及压紧体(15);所述压紧体(15)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上引流棒(5),所述上引流棒(5)的外端向下垂直弯曲延伸设有放电部(50);靠近所述上导电棒(13)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下引流棒(6),所述下引流棒(6)的外端向上倾斜弯曲延伸设有接电部(60),所述接电部(60)的接电端与所述放电部(50)的放电端相向设置形成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脱落支柱保护装置,包括绝缘体(1)、包裹于所述绝缘体(1)外侧的绝缘外套(2)以及设于所述绝缘体(1)两端的上金具(3)和下金具(4),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1)内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下绝缘棒(10)、下导电棒(11)、电阻片组件(12)、上导电棒(13)、上绝缘棒(14)以及压紧体(15);所述压紧体(15)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上引流棒(5),所述上引流棒(5)的外端向下垂直弯曲延伸设有放电部(50);靠近所述上导电棒(13)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下引流棒(6),所述下引流棒(6)的外端向上倾斜弯曲延伸设有接电部(60),所述接电部(60)的接电端与所述放电部(50)的放电端相向设置形成放电间隙;所述绝缘外套(2)均包裹所述上引流棒(5)和下引流棒(6)的外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脱落支柱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部(60)与所述放电部(50)呈25~40°的角度进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脱落支柱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片组件(12)采用标称电流为10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黄鑫杨刻杨晴
申请(专利权)人:方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