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85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包括拼接屏,所述拼接屏背面每一侧边的中部均设置有长条形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开设有正多边形的第一槽孔且另一端开设有正多边形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中通过弹簧连接有正多边形的槽柱;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槽柱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截面为正多边形的U形卡;所述U形卡在所述弹簧呈自然伸缩状态时与所述槽柱转动连接的一端能随所述槽柱一起插入所述第一槽孔中,所述U形卡另一端始终外露在所述连接块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拼接后不会阻碍到拼接屏正面的贴合拼接,继而保证了用户良好的观看体验,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拼接屏便于拆卸和拼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
本技术涉及到拼接屏
,尤其涉及到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
技术介绍
拼接屏是一个完整的液晶拼接显示单元,既能单独作为显示器使用,又可以以液晶拼接成超大屏幕使用,而要使其稳定的拼接成超大屏幕就需要借助相应的拼接结构来完成。现有的拼接屏的拼接结构为使用相应的固定框来完成拼接,在对其进行拆卸时,需要先将固定框打开,解除对拼接屏的固定,最后将拼接屏取出,这样的拆卸方式十分麻烦,不利于用户的使用,且固定框的存在会使拼接屏之间有间隔,会影响到用户的观看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该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包括拼接屏,所述拼接屏背面每一侧边的中部均设置有长条形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开设有正多边形的第一槽孔且另一端开设有正多边形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中通过弹簧连接有正多边形的槽柱;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槽柱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截面为正多边形的U形卡;所述U形卡在所述弹簧呈自然伸缩状态时与所述槽柱转动连接的一端能随所述槽柱一起插入所述第一槽孔中,所述U形卡另一端始终外露在所述连接块外。优选的,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块相互垂直。优选的,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块中,其中一个连接块开设所述第一槽孔的一端与另外一个连接块开设所述第二槽孔的一端相互靠近的设置。优选的,所述U形卡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槽柱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槽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槽孔的深度。优选的,所述U形卡两端与所述槽柱的截面完全相同。在上述实施例中,本技术拼接后不会阻碍到拼接屏正面的贴合拼接,继而保证了用户良好的观看体验,并且本技术中的拼接屏便于拆卸和拼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块开设第二槽孔一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槽柱与U形卡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的拼接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a处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b处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包括拼接屏1,拼接屏1背面每一侧边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长条形的连接块2,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块2相互垂直。如图2所示,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连接块2一端开设有正多边形的第一槽孔3且另一端开设有正多边形的第二槽孔4。如图3所示,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块开设第二槽孔一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槽孔3与第二槽孔4的孔截面完全相同。继续参考图2,第一槽孔3的深度大于第二槽孔4的深度。第一槽孔3中通过弹簧5连接有正多边形的槽柱6,弹簧5一端与第一槽孔3最内端固定连接,弹簧5另一端与槽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本技术还包括一端与槽柱6远离弹簧5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截面为正多边形的U形卡7,U形卡7两端与槽柱6的截面完全相同。U形卡7在弹簧5呈自然伸缩状态时与槽柱6转动连接的一端能随槽柱6一起插入第一槽孔3中,U形卡7另一端始终外露在连接块2外。继续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块2中,其中一个连接块2开设第一槽孔3的一端与另外一个连接块2开设第二槽孔4的一端相互靠近的设置。请参考图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槽柱与U形卡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U形卡7一端通过转轴8与槽柱6远离弹簧5的一端转动连接。具体的,转轴8为T形的圆柱体结构,转轴8直径较小的一端与U形卡7一端固定连接,槽柱6远离弹簧5的一端开设有T形的圆形转动腔,转轴8直径较大的一端适配设置于所述圆形转动腔中,以实现U形卡7与槽柱6转动连接。具体而言,只需要向外拉动U形卡7,使U形卡7完全脱离出第一槽孔3,便能实现对U形卡7的转动操作,U形卡7转动至合适角度时,在弹簧5的作用下,U形卡7与槽柱6相连的一端重复滑入第一槽孔3中,此时,U形卡7不能相对槽柱6转动。请一并参考图5-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的拼接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a处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b处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在拼接时,首先取左侧上方和下方的拼接屏1,并使两个拼接屏1上下相互对齐,将左侧上方拼接屏1背面下侧边处的连接块2中的U形卡7从第一槽孔3中拉出,然后将该U形卡7反转180度,使该U形卡7外露的一端与左侧下方拼接屏1背面上侧边处的连接块2的第二槽孔4能够对齐,对齐后释放该U形卡7,使该U形卡7外露的一端插入左侧下方拼接屏1背面上侧边处的连接块2的第二槽孔4中,依照上述操作,使左侧下方拼接屏1背面上侧边处的连接块2中的U形卡7外露的一端插入左侧上方拼接屏1背面下侧边处的连接块2的第二槽孔4中,然后再取右侧上方的拼接屏1,使左侧上方拼接屏1背面右侧边处的连接块2中的U形卡7外露的一端插入右侧上方拼接屏1背面左侧边处的连接块2的第二槽孔4中,并使右侧上方拼接屏1背面左侧边处的连接块2中的U形卡7外露的一端插入左侧上方拼接屏1背面右侧边处的连接块2的第二槽孔4中,依照上述操作原理,使右侧下方的拼接屏1与右侧上方和左侧下方的拼接屏1分别连接,进而完成拼接屏1的拼接操作。需要拆卸时,我们以拆卸左侧上方的拼接屏1为例进行说明,将该拼接屏1右侧边和下侧边处的连接块2中的U形卡7依次拉出后反转180度并释放,同时将与该拼接屏1相连的拼接屏1相邻侧边处的连接块2中的U形卡7依次拉出后反转180度并释放,变能将该拼接屏1拆卸下来。通过上述描述不难看出,本技术拼接后不会阻碍到拼接屏正面的贴合拼接,继而保证了用户良好的观看体验,并且本技术中的拼接屏便于拆卸和拼接。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包括:拼接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屏背面每一侧边的中部均设置有长条形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开设有正多边形的第一槽孔且另一端开设有正多边形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中通过弹簧连接有正多边形的槽柱;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槽柱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截面为正多边形的U形卡;所述U形卡在所述弹簧呈自然伸缩状态时与所述槽柱转动连接的一端能随所述槽柱一起插入所述第一槽孔中,所述U形卡另一端始终外露在所述连接块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包括:拼接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屏背面每一侧边的中部均设置有长条形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开设有正多边形的第一槽孔且另一端开设有正多边形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中通过弹簧连接有正多边形的槽柱;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槽柱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截面为正多边形的U形卡;所述U形卡在所述弹簧呈自然伸缩状态时与所述槽柱转动连接的一端能随所述槽柱一起插入所述第一槽孔中,所述U形卡另一端始终外露在所述连接块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卸的电子拼接屏,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块相互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景信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