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85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卷轴、第二卷轴和柔性显示面板;壳体具有固定部和移动部,移动部能够相对于固定部移动;第一卷轴可转动的连接于固定部;第二卷轴可转动的连接于移动部,第二卷轴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第二卷轴与第一卷轴平行设置;柔性显示面板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部,相对另一端绕设于第一卷轴,中部缠绕于第二卷轴,柔性显示面板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二凹槽,或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二凸起。柔性显示面板上的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与第二卷轴上的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的配合,避免第二卷轴空转造成的柔性显示面板局部受力不均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蓬勃的发展,柔性显示面板逐渐实现了量产化、产品化。柔性显示面板逐渐走入了消费者的视野,可弯折和可卷曲显示面板在方便消费者生活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滑卷是柔性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创新应用领域,该形态实现了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随意切换柔性面板的显示区域面积,这不仅方便用户随身携带,还为用户提供了更优于折叠显示面板的使用体验,是柔性显示面板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现有的显示装置中的滚轴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容易打滑,滚轴空转,使柔性显示面板局部受力不均易于损坏。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柔性显示面板易被损坏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不易被损坏的显示装置。本技术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具有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移动;第一卷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第二卷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移动部,所述第二卷轴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卷轴与所述第一卷轴平行设置;柔性显示面板,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相对另一端绕设于所述第一卷轴,中部缠绕于所述第二卷轴,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二凹槽,或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二凸起。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屏;支撑膜组,设于所述柔性屏的与显示面相对的一面,所述第二凸起或第二凹槽设于所述支撑膜组的远离所述柔性屏的一面。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膜组包括:第一支撑膜,设于所述柔性屏的与显示面相对的一面;第二支撑膜,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膜的远离所述柔性屏的一面,所述第二支撑膜包括多个膜条,所述膜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卷轴的轴向一致,相邻两个所述膜条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卷轴的轴向一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与所述第二卷轴的轴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V”字形,所述第一凸起的与所述第二卷轴的轴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V”字形,所述第一凸起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卷轴的轴向一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凸起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凹槽的宽度,所述第二凸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凹槽的长度。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膜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撑膜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撑膜的第一端突出于所述第二支撑膜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支撑膜的第二端突出于所述第二支撑膜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撑膜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支撑膜的第二端绕设于所述第一卷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屏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柔性屏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膜的第一端对齐,所述第一支撑膜的第二端突出于所述柔性屏的第二端。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膜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所述第二支撑膜的材质为硅胶。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两个扭簧,各个所述扭簧连接于所述第一卷轴的端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的与所述第二卷轴的轴向平行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椭圆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二凸起或第二凹槽的与所述第二卷轴的轴向平行的截面形状对应为矩形、椭圆形、圆形、平行四边形。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辅助支撑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部,相对的另一端搭设于所述固定部,且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远离显示面的一侧以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辅助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卷轴的轴向一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外壳,具有开口部;两个第一空心杆,相互平行设置,各个所述第一空心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外壳内,相对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部伸出所述固定外壳;两个第二空心杆,相互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第一空心杆相互平行,各个所述第二空心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外壳内,相对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部伸出所述固定外壳;所述移动部包括两个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包括:两个活动杆,相互平行设置;连接板,连接于两个所述活动杆之间;其中一个所述活动支架的两个所述活动杆对应插入两个所述第一空心杆,另一个所述活动支架的两个所述活动杆对应插入两个所述第二空心杆。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本技术的显示装置,第一卷轴可转动的连接于固定部,第二卷轴可转动的连接于移动部,第二卷轴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柔性显示面板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部,相对另一端绕设于第一卷轴,中部缠绕于第二卷轴,柔性显示面板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二凹槽,或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二凸起。在该显示装置展开或收卷时,由于柔性显示面板上的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与第二卷轴上的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的配合,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带动第二卷轴转动,避免第二卷轴空转造成的柔性显示面板局部受力不均导致的损坏。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本技术显示装置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显示装置收卷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显示装置没有安装柔性显示面板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第二卷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支撑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卷轴;2、第二卷轴;21、第一凸起;3、固定部;31、固定外壳;311、顶壁;312、底壁;313、第一侧壁;314、第二侧壁;32、第一空心杆;33、第二空心杆。4、移动部;41、活动杆;42、连接板;5、柔性显示面板;51、柔性屏;52、第一支撑膜;53、第二支撑膜;54、第二凹槽;55、膜条;6、安装壳;7、辅助支撑件;71、支撑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本示例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具有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移动;/n第一卷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固定部;/n第二卷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移动部,所述第二卷轴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卷轴与所述第一卷轴平行设置;/n柔性显示面板,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相对另一端绕设于所述第一卷轴,中部缠绕于所述第二卷轴,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二凹槽,或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二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移动;
第一卷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第二卷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移动部,所述第二卷轴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卷轴与所述第一卷轴平行设置;
柔性显示面板,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相对另一端绕设于所述第一卷轴,中部缠绕于所述第二卷轴,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二凹槽,或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二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屏;
支撑膜组,设于所述柔性屏的与显示面相对的一面,所述第二凸起或第二凹槽设于所述支撑膜组的远离所述柔性屏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膜组包括:
第一支撑膜,设于所述柔性屏的与显示面相对的一面;
第二支撑膜,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膜的远离所述柔性屏的一面,所述第二支撑膜包括多个膜条,所述膜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卷轴的轴向一致,相邻两个所述膜条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卷轴的轴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与所述第二卷轴的轴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V”字形,所述第一凸起的与所述第二卷轴的轴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V”字形,所述第一凸起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卷轴的轴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凸起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凹槽的宽度,所述第二凸起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凹槽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膜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撑膜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撑膜的第一端突出于所述第二支撑膜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支撑膜的第二端突出于所述第二支撑膜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撑膜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尚杰王宗元朱红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