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安检系统,属于安全检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安检系统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大,对场地要求严格,且设备用途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安检系统包括行李领取单元和安检单元;行李领取单元设有信号发送装置,被安检人员进入行李领取单元后,所述信号发送装置通知智能机器人领取行李,智能机器人将被检行李搬运到安检单元,在安检单元对行李进行安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智能机器人来进行行李运输,机器人的数量和安检场地大小可迅速调节,有效利用设备和场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安检系统
本技术涉及安全检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安检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体化安全检查系统,包括行李投入部、传输部、检查部、分拣部、领取部、人工检查部、行李筐返回部和行李筐返回回路等。被安检人员在行李投入部取出空的行李筐,将随身行李放入行李筐,推入传输部。行李筐带着待安检行李经传输部到达检查部,进行安全检查,识别是否有可疑物品,给出行李危险或安全的判定。可疑行李被分拣到人工检查部,经人工检查后,再由传输带输送到安检部之前,进行再次安检;安全行李由传输带输送到行李领取部,被安检人员在领取部领走随身行李,空行李筐经由行李筐返回部下降到行李筐返回回路,通过行李筐返回回路,行李筐返回到行李投入部的下面。这种一体化安全检查系统,行李的传输和行李筐的返回均通过传送辊或者传输带传输,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大,对场地要求严格。在安检工作处于低谷期时,部分检查系统被闲置,但被占用的场地不能被有效利用,同时安检设备用途单一,成本高,只能被用于安检,设备不能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智能安检系统,采用智能机器人来进行行李运输,机器人的数量和安检场地大小可迅速调节,有效利用设备和场地。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安检系统,包括行李领取单元和安检单元;行李领取单元设有信号发送装置,被安检人员进入行李领取单元后,所述信号发送装置通知智能机器人领取行李,智能机器人将被检行李搬运到安检单元,在安检单元对行李进行安检。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安检系统还包括人员等待单元,人员等待单元设有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椅编号和第二人员信息采集设备,人员等待单元用于被安检人员领取安检完毕的行李。进一步地,行李领取单元入口设有信息验证设备,用于采集被安检人员的信息并与系统核对。进一步地,行李领取单元和人员等待单元之间设有人体安检设备,用于检查被安检人员是否携带危险物品。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机器人带有射频标签、行李放置托盘和第一人员信息采集设备,机器人领取行李后将人员信息、行李信息和机器人的射频标签关联存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人员信息采集设备为第一人脸识别设备,所述第二人员信息采集设备为第二人脸识别设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人员信息采集设备为第一指纹采集设备,所述第二人员信息采集设备为第二指纹设备。进一步地,安检单元设有安检设备和人工检查台。进一步地,所述安检设备设有机器人射频阅读器。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安检系统还包括机器人等待单元,智能机器人不工作时位于机器人等待单元。本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1)本技术采用智能机器人来进行行李运输,可快速调整机器人数量,快速调整行李领取单元和人员等待单元大小,使场地被占用的面积小,提高场地使用率。(2)本技术的安检系统在安检工作量小的时候,通过机器人资源调配,闲置机器人承担其他工作,可最大限度提高设备的使用率。(3)本技术的安检系统采用智能机器人搬运行李,安检设备占地面积小,易运输和搬运,避免因为传统安检系统传送带故障造成的安检设备整机不能使用的情况。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安检系统的平面布置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检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智能安检系统,如图1所示,智能安检系统分为四个单元,行李领取单元、机器人等待单元、人员等待单元和安检单元。被安检人员携带行李进入行李领取单元,在此区域将行李交给智能机器人,然后被安检人员通过人体安检设备进入人员等待单元,在此区域等待智能机器人将安检完成的行李送达,然后领取安检完的行李后,从人员等待单元的出口(E口)离开安检区域。行李领取单元的入口设有信息验证设备,信息验证设备采集被安检人员的信息并与安检服务器系统中的信息核对,信息核对无误后闸机打开,被安检人员通过闸机,到达行李领取单元。信息验证设备采集的被安检人员的信息可以是身份证/护照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或航班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行李领取单元设有信号发送装置,示例性地,信号发送装置为按钮,如果被安检人员带有需要安检的行李,被安检人员按下行李领取单元的按钮,系统会发送指令通知智能机器人。或者,信号发送装置为红外传感器,当被安检人员进入行李领取单元后,红外感应器感应到人员进入,系统则发送指令通知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可通过行李领取单元和机器人等待单元之间的通道进入行李领取单元。每个机器人都带有射频标签、行李放置托盘和第一人员信息采集设备,被安检人员将需要安检的行李放置在智能机器人的托盘后,机器人对行李进行称重并采集行李的照片,机器人的第一人员信息采集设备采集被安检人员的人员信息。机器人将人员信息、行李的信息(照片和重量等信息)及机器人的射频标签关联存储,随后智能机器人将行李运输到安检单元。被安检人员将行李交给机器人后,进入人员等待单元。行李领取单元和人员等待单元之间设有人体安检设备。人体安检设备为毫米波或太赫兹金属安检门。被安检人员通过人体安检设备时,人体安检设备采集被安检人员人脸信息,同时将人脸信息和人体被安检信息关联存储。经过人体安检后,被安检人员到达人员等待单元。人员等待单元设有座椅,座椅包括座椅编号和第二人员信息采集设备,座椅的第二人员信息采集设备与智能机器人的第一人员信息采集设备相对应。示例性地,机器人的第一人员信息采集设备为第一人脸识别设备,机器人采集被安检人员的人脸信息后与行李信息及机器人的射频标签关联存储。座椅设有第二人脸识别设备,人员在座椅坐下后,第二人脸识别设备采集人脸信息与座椅编号关联并上传,系统与机器人采集的人脸信息匹配后,将人脸信息对应的座椅编号传给机器人,安检完成后机器人可根据座椅编号找到相应的被安检人员。机器人的第一人员信息采集设备还可以是第一指纹采集设备,被安检人员在放置行李前,需要先在机器人的第一指纹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李领取单元和安检单元;/n行李领取单元设有信号发送装置,被安检人员进入行李领取单元后,所述信号发送装置通知智能机器人领取行李,智能机器人将被检行李搬运到安检单元,在安检单元对行李进行安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李领取单元和安检单元;
行李领取单元设有信号发送装置,被安检人员进入行李领取单元后,所述信号发送装置通知智能机器人领取行李,智能机器人将被检行李搬运到安检单元,在安检单元对行李进行安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安检系统还包括人员等待单元,人员等待单元设有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椅编号和第二人员信息采集设备,人员等待单元用于被安检人员领取安检完毕的行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行李领取单元入口设有信息验证设备,用于采集被安检人员的信息并与系统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行李领取单元和人员等待单元之间设有人体安检设备,用于检查被安检人员是否携带危险物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安检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圆飞,何竞择,刘念,李保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