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中控主机的高效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79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中控主机的高效散热结构,包括主机箱,所述主机箱的外部顶端通过支撑杆对称设置有防护板,所述主机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主机箱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风槽,所述主机箱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所述主机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所述主机箱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风槽,所述主机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通风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通风槽、第一散热机构、第二通风槽、第二散热机构以及通风机构,从而实现了网络中控主机的高效散热,且散热效果好,进而提升了网络中控主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中控主机的高效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网络中控主机
,具体为一种网络中控主机的高效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网络中控系统,作为现代VGA/AV系统的神经控制系统,是VGA/AV系统化、大型化、网络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网络中控主机一般设有音频接口、2.4无线麦接口、USB接口、电源输出接口、功放接口、音频输入接口、RS232接口、RJ45网络接口、RJ45+USB2.0接口、HDMI输出接口、HDMI输入接口、和VGA输入接口。现有的网络中控主机的一般通过散热孔散热,散热效率较低,容易导致主机内部温度较高,影响网络中控主机的正常使用,甚至高温会使网络中控主机内部电子元件损坏,影响网络中控主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中控主机的高效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络中控主机的高效散热结构,包括主机箱,所述主机箱的外部顶端通过支撑杆对称设置有防护板,所述主机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主机箱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风槽,所述主机箱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所述主机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所述主机箱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风槽,所述主机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通风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上侧通过第一安装框设置有第一防尘网。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通过第一安装架设置在主机箱的内部顶端,所述第一散热片通过第一安装板与主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散热片位于第一散热风扇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机构包括第二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风扇通过第二安装架设置在主机箱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二散热片通过第二安装板与主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散热片位于第一散热风扇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风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下侧通过第二安装框设置有第二防尘网。优选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通风窗和防潮盒,所述通风窗镶嵌在主机箱上,所述通风窗的上端设置有防水板,所述通风窗的内部通过第三安装框设置有灰尘过滤网,所述防潮盒设置在主机箱的内壁一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络中控主机的高效散热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通风槽和第一散热机构,主机箱的顶端通过第一通风槽与外界形成空气对流,同时通过第一散热板起到散热的效果,且通过第一防尘网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进入主机箱对网络中控主机造成干扰,起到防尘的作用,同时主机箱内的网络中控主机工作时,通过第一散热风扇对网络中控主机的上方进行散热处理,同时通过第一散热片提升了散热效果,从而实现了对网络中控主机上端的散热。(2)本技术又通过设置第二通风槽和第二散热机构,主机箱的底端通过第二通风槽与外界形成空气对流,同时通过第二散热板起到散热的效果,且通过第二防尘网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进入主机箱对网络中控主机造成干扰,起到防尘的作用,主机箱内的网络中控主机工作时,通过第二散热风扇对网络中控主机的下方进行散热处理,同时通过第二散热片提升了散热效果,从而实现了网络中控主机下端的散热。(3)本技术还通过设置通风机构,主机箱内网络中控主机工作时,通过通风窗与网络中控主机的两侧形成空气对流,提升了主机箱内的通透性,同时通过防护板避免了水分进入主机箱对对网络中控主机造成破坏,且通过灰尘过滤网避免了灰尘进入主机箱内对电机元件造成干扰,还通过防潮盒对空气中的潮湿进行防潮处理,从而实现了网络中空主机两侧的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通风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通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通风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机箱;2、第一通风槽;3、第二通风槽;4、第一散热板;5、第一防尘网;6、第一散热风扇;7、第一散热片;8、第二散热风扇;9、第二散热片;10、第二散热板;11、第二防尘网;12、通风窗;13、防潮盒;14、防水板;15、灰尘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网络中控主机的高效散热结构,包括主机箱1,所述主机箱1的外部顶端通过支撑杆对称设置有防护板,所述主机箱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主机箱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风槽2,所述主机箱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所述主机箱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所述主机箱1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风槽3,所述主机箱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第一通风槽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板4,所述第一散热板4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板4的上侧通过第一安装框设置有第一防尘网5,主机箱1的顶端通过第一通风槽2与外界形成空气对流,同时通过第一散热板4起到散热的效果,且通过第一防尘网5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进入主机箱1对网络中控主机造成干扰,起到防尘的作用。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风扇6和第一散热片7,所述第一散热风扇6通过第一安装架设置在主机箱1的内部顶端,所述第一散热片7通过第一安装板与主机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散热片7位于第一散热风扇6的正下方,主机箱1内的网络中控主机工作时,通过第一散热风扇6对网络中控主机的上端进行散热处理,同时通过第一散热片7提升了散热效果。所述第二散热机构包括第二散热风扇8和第二散热片9,所述第二散热风扇8通过第二安装架设置在主机箱1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二散热片9通过第二安装板与主机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散热片9位于第一散热风扇6的正上方,主机箱1内的网络中控主机工作时,通过第二散热风扇8对网络中控主机的下端进行散热处理,同时通过第二散热片9提升了散热效果。所述第二通风槽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散热板10,所述第二散热板10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板10的下侧通过第二安装框设置有第二防尘网11,主机箱1的底端通过第二通风槽3与外界形成空气对流,同时通过第二散热板10起到散热的效果,且通过第二防尘网11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进入主机箱1对网络中控主机造成干扰,起到防尘的作用。所述通风机构包括通风窗12和防潮盒13,所述通风窗12镶嵌在主机箱1上,所述通风窗12的上端设置有防水板14,所述通风窗12的内部通过第三安装框设置有灰尘过滤网15,所述防潮盒13设置在主机箱1的内壁一侧,主机箱1内网络中控主机工作时,通过通风窗12与网络中控主机的两侧形成空气对流,提主机箱1内的通透性,同时通过防护板12避免了水分进入主机箱1对对网络中控主机造成破坏,且通过灰尘过滤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中控主机的高效散热结构,包括主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1)的外部顶端通过支撑杆对称设置有防护板,所述主机箱(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主机箱(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风槽(2),所述主机箱(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所述主机箱(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所述主机箱(1)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风槽(3),所述主机箱(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通风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中控主机的高效散热结构,包括主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1)的外部顶端通过支撑杆对称设置有防护板,所述主机箱(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主机箱(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风槽(2),所述主机箱(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所述主机箱(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所述主机箱(1)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风槽(3),所述主机箱(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通风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中控主机的高效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槽(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板(4),所述第一散热板(4)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板(4)的上侧通过第一安装框设置有第一防尘网(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中控主机的高效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风扇(6)和第一散热片(7),所述第一散热风扇(6)通过第一安装架设置在主机箱(1)的内部顶端,所述第一散热片(7)通过第一安装板与主机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散热片(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泳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格林恒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