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包括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第一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机构,底板的内壁设置有滑块,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A,底板通过滑块与隔板相连接,底板通过连接块A与盖板连接,盖板的下端设置有环块,盖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B,连接块B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螺栓,螺栓的外表面设置有帽形块,盖板通过环块与本体相连接,盖板通过螺栓和帽形块与连接块A相连接,通过盖板与底板的连接方式,使计算机电源安装操作简化,可以达到快速安装计算机电源的目的,通过固定柱A和固定柱B外表面连接的卡环将本体环住,防止计算机电源的左右晃动,起到固定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电源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
技术介绍
计算机属于弱电产品,也就是说部件的工作电压比较低,一般在正负12伏以内,并且是直流电,而普通的市电为220伏(有些国家为110伏)交流电,不能直接在计算机部件上使用,因此计算机和很多家电一样需要一个电源部分,负责将普通市电转换为计算机可以使用的电压,一般安装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工作电压非常低,并且由于计算机工作频率非常高,因此对电源的要求比较高,计算机的电源为开关电路,将普通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再通过斩波控制电压,将不同的电压分别输出给主板、硬盘、光驱等计算机部件。目前计算机电源不方便安装,安装操作过程繁琐,费时费力,且散热性能不好,容易引起电源过热损坏。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不方便安装,散热性能不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包括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第一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机构,所述第一机构包括底板、盖板、固定柱A和固定柱B,底板的上端设置有盖板,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柱A和固定柱B,底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机构,第二机构包括隔板、散热板和本体,底板的上端连接有隔板,隔板的上端连接有散热板,散热板的上端连接有本体,本体的上端与盖板连接,本体的外表面与固定柱A和固定柱B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内壁设置有滑块,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A,底板通过滑块与隔板相连接,底板通过连接块A与盖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下端设置有环块,盖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B,连接块B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螺栓,螺栓的外表面设置有帽形块,盖板通过环块与本体相连接,盖板通过螺栓和帽形块与连接块A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A和固定柱B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伸出块,固定柱A和固定柱B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卡环,伸出块与卡环相连接,固定柱A和固定柱B通过卡环与本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隔板的上端设置有分隔柱,隔板通过滑槽与滑块相连接,隔板通过分隔柱与散热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散热板通过散热孔与本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底板的内壁设置有滑块,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A,底板通过滑块与隔板相连接,底板通过连接块A与盖板连接,盖板的下端设置有环块,盖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B,连接块B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螺栓,螺栓的外表面设置有帽形块,盖板通过环块与本体相连接,盖板通过螺栓和帽形块与连接块A相连接,通过盖板与底板的连接方式,使计算机电源安装操作简化,可以达到快速安装计算机电源的目的。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隔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隔板的上端设置有分隔柱,隔板通过滑槽与滑块相连接,隔板通过分隔柱与散热板连接,散热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散热板通过散热孔与本体连接,通过分隔柱将计算机电源底端与底板隔开,保持计算机电源底部通畅,再用散热板安装在计算机电源的底部,加速散热,防止电源过热受损。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固定柱A和固定柱B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伸出块,固定柱A和固定柱B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卡环,伸出块与卡环相连接,固定柱A和固定柱B通过卡环与本体连接,通过固定柱A和固定柱B外表面连接的卡环将本体环住,防止计算机电源的左右晃动,起到固定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板和盖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机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柱A和固定柱B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机构;11、底板;111、滑块;112、连接块A;12、盖板;121、环块;122、连接块B;123、螺栓;124、帽形块;13、固定柱A;14、固定柱B;141、伸出块;142、卡环;2、第二机构;21、隔板;211、滑槽;212、分隔柱;22、散热板;221、散热孔;23、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包括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第一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机构2,第一机构1包括底板11、盖板12、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底板1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12,底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底板1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机构2,第二机构2包括隔板21、散热板22和本体23,底板11的上端连接有隔板21,隔板21的上端连接有散热板22,散热板22的上端连接有本体23,本体23的上端与盖板12连接,本体23的外表面与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连接。请参阅图2和3,底板11的内壁设置有滑块111,底板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A112,底板11通过滑块111与隔板21相连接,底板11通过连接块A112与盖板12连接,盖板12的下端设置有环块121,盖板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B122,连接块B12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螺栓123,螺栓123的外表面设置有帽形块124,盖板12通过环块121与本体23相连接,盖板12通过螺栓123和帽形块124与连接块A112相连接,隔板21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211,隔板21的上端设置有分隔柱212,隔板21通过滑槽211与滑块111相连接,隔板21通过分隔柱212与散热板22连接,散热板22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221,散热板22通过散热孔221与本体23连接。请参阅图3和4,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伸出块141,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卡环142,伸出块141与卡环142相连接,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通过卡环142与本体23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第一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机构2,底板1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12,底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底板1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机构2,底板11的上端连接有隔板21,隔板21的上端连接有散热板22,散热板22的上端连接有本体23,本体23的上端与盖板12连接,本体23的外表面与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连接,底板11的内壁设置有滑块111,底板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A112,底板11通过滑块111与隔板21相连接,底板11通过连接块A112与盖板12连接,盖板12的下端设置有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包括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第一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构(1)包括底板(11)、盖板(12)、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底板(1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12),底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底板(1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机构(2);/n所述第二机构(2)包括隔板(21)、散热板(22)和本体(23),底板(11)的上端连接有隔板(21),隔板(21)的上端连接有散热板(22),散热板(22)的上端连接有本体(23),本体(23)的上端与盖板(12)连接,本体(23)的外表面与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包括第一机构(1)和第二机构(2),第一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构(1)包括底板(11)、盖板(12)、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底板(1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12),底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底板(1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机构(2);
所述第二机构(2)包括隔板(21)、散热板(22)和本体(23),底板(11)的上端连接有隔板(21),隔板(21)的上端连接有散热板(22),散热板(22)的上端连接有本体(23),本体(23)的上端与盖板(12)连接,本体(23)的外表面与固定柱A(13)和固定柱B(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内壁设置有滑块(111),底板(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A(112),底板(11)通过滑块(111)与隔板(21)相连接,底板(11)通过连接块A(112)与盖板(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2)的下端设置有环块(121),盖板(1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盈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