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前照灯用遮光膜、前照灯用遮光膜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等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遮光膜的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并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前照灯用遮光膜及前照灯用遮光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等车辆用前照灯中,进行近光和远光的切换。并且,在汽车等车辆中,为了安全行驶,在夜间行驶时设为远光。然而,当设为远光的情况下,若照射相向车辆,则反而会导致危险。因此,目前例如:在远光模式中,存在前行车辆、相向车辆及行人等非照射对象的情况下,为了不对前行车辆、相向车辆及行人造成眩光而进行遮光或减光、自适应远光系统控制(AdaptiveDrivingBeam)(ADB控制)。通过自适应远光系统控制,即使在远光情况下,也能够不照射相向车辆。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车头灯具有公知的遮光机构,该遮光机构在光轴的车高方向为远光时,用于在其照射区域的一部分形成遮光部分。遮光机构由能够遮挡车头灯的远光的一部分的遮罩部件和能够相对于车头灯的光轴在车宽方向或车高方向调节遮罩部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其具有:/n光源;及/n遮光部,遮挡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n所述遮光部具有形成为遮挡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的图案状的遮光膜,/n所述遮光膜含有黑色色料和树脂,/n所述遮光膜在波长400nm~700nm的范围内的最低光学浓度为2.0以上,/n将所述遮光膜的膜厚设为FT,将所述遮光膜的周缘部的厚度发生变化的区域的长度设为UW时,满足-2.5≤(UW/FT)≤2.5。/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07 JP 2018-168042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其具有:
光源;及
遮光部,遮挡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遮光部具有形成为遮挡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的图案状的遮光膜,
所述遮光膜含有黑色色料和树脂,
所述遮光膜在波长400nm~700nm的范围内的最低光学浓度为2.0以上,
将所述遮光膜的膜厚设为FT,将所述遮光膜的周缘部的厚度发生变化的区域的长度设为UW时,满足-2.5≤(UW/FT)≤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其满足-2.0≤(UW/FT)≤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其满足-1.5≤(UW/FT)≤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其中,所述最低光学浓度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其中,所述黑色色料为选自由炭黑、二苯并呋喃酮系颜料、金属氮氧化物及金属氮化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其中,所述黑色色料为选自由炭黑、二苯并呋喃酮系颜料、氮化钛、氮氧化钛、氮化锆、氮氧化锆、氮化钒、氮氧化钒、氮化铌及氮氧化铌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其中,
所述遮光膜使用遮光膜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
所述遮光膜形成用组合物含有所述黑色色料、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其中,所述遮光膜形成用组合物还含有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其中,所述树脂含有烯属不饱和基团。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其中,所述聚合引发剂为肟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单元,其中,所述遮光膜的表面粗糙度为10nm~250nm。
12.一种前照灯用遮光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口贵规,浜田大辅,大谷贵洋,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