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48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无需在轨道线路上部署额外的辅助定位设备,也不需要消耗人力进行覆盖质量的路测,就可以确定出目标MR的定位,进而有效帮助运营商进行轨道线路网络质量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监控,帮助其提升效益,降低运维成本。另外,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案中,定位过程对目标MR中工参字段的依赖不多,能够降低定位结果的累计误差,提升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高铁线路的不断建设,人们在出行的时候,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高铁这种速度与经济成本兼顾的方式,因此高铁通信用户不断增多。为了让高铁通信用户能有更好的通信体验,运营商对高铁线路的网络覆盖质量越来越重视。传统的信号质量评估方案中要求人工携带测试终端沿着高铁线路进行路测,这种方案至少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陷:一方面,为保证测试结果的时效性,需要定期进行路测,人力成本高;另一方面,测试终端采集的结果,只是高铁线路中众多终端中的一个采样,存在测试结果不准确,对其他高铁终端表征能力弱的问题。得益于大数据的飞速发展,运营商将目光投向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字化运维,运营商开始考虑从采集到的海量MR(MeasurementReport,测量报告)数据中识别出高铁通信用户的MR,也即高铁MR,然后对这些高铁MR进行定位,确定该高铁MR上报时上报终端的位置。这样,就可以通过高铁MR中的测量数据来确定该高铁MR上报位置处的网络覆盖质量。所以,如何对高铁MR进行准确定位,就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高铁MR进行定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包括:根据待定位的目标MR携带的服务小区的标识查询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确定服务小区对应的目标栅格区域,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中存储有轨道小区与栅格区域间的映射关系,一个轨道小区对应的栅格区域中包括至少两个在轨道小区覆盖范围内的轨道栅格;根据目标MR中的TA(TimingAdvance,时间提前量)参数从目标栅格区域中确定目标MR的候选栅格,候选栅格包括第一候选栅格与第二候选栅格;根据目标MR的相邻MR结合候选栅格确定目标MR的最终定位栅格,并将最终定位栅格的位置作为目标MR的定位,相邻MR为目标MR的上报终端在上报目标MR的时刻的相邻单位时间内上报的MR。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定位的目标MR携带的服务小区的标识查询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确定服务小区对应的目标栅格区域,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中存储有轨道小区与栅格区域间的映射关系,一个轨道小区对应的栅格区域中包括至少两个在轨道小区覆盖范围内的轨道栅格;候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MR中的TA参数从目标栅格区域中确定目标MR的候选栅格,候选栅格包括第一候选栅格与第二候选栅格;最终定位模块,用于根据目标MR的相邻MR结合候选栅格确定目标MR的最终定位栅格,并将最终定位栅格的位置作为目标MR的定位,相邻MR为目标MR的上报终端在上报目标MR的时刻的相邻单位时间内上报的MR。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上述定位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定位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首先获取到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在该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中存储有轨道小区与栅格区域间的映射关系,一个轨道小区对应的栅格区域中包括至少两个在轨道小区覆盖范围内的轨道栅格。在需要对一个目标MR进行定位的时候,可以根据该待定位的目标MR携带的服务小区的标识查询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确定服务小区对应的目标栅格区域,然后根据目标MR中的TA参数从目标栅格区域中确定出目标MR的候选栅格,候选栅格包括第一候选栅格与第二候选栅格;随后再根据目标MR的相邻MR结合候选栅格确定目标MR的最终定位栅格,并将最终定位栅格的位置作为目标MR的定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这种定位方案,无需在轨道线路上部署额外的辅助定位设备,也不需要消耗人力进行覆盖质量的路测,就可以确定出目标MR的定位,进而有效帮助运营商进行轨道线路网络质量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监控,帮助其提升效益,降低运维成本。另外,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案中,定位过程对目标MR中工参字段的依赖不多,能够降低定位结果的累计误差,提升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本专利技术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定位方法的一种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示出的轨道小区的一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示出的通信设备根据目标MR中TA参数为目标MR确定候选栅格的一种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示出的通信设备确定第二候选栅格的一种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示出的候选栅格在服务小区周围的分布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情况一下通信设备确定最终定位栅格的一种流程图;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示出的情况一中根据候选栅格确定最终定位栅格的一种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示出的情况二中根据候选栅格确定最终定位栅格的一种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情况二下通信设备确定最终定位栅格的一种流程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情况三下通信设备确定最终定位栅格的一种流程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示出的情况三中根据候选栅格确定最终定位栅格的一种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情况四下通信设备确定最终定位栅格的一种流程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示出的情况四中根据候选栅格确定最终定位栅格的一种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生成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的一种流程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定位方法的一种流程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构建高铁指纹库的一种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根据相邻MR情况确定最终定位栅格的一种流程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提供的定位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提供的通信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为了能够通过高铁上终端上报的高铁MR的测量结果来确定高铁MR上报位置处的网络覆盖质量,从而降低高铁线路网络覆盖质量监测的人力成本,提升质量监测的准确性,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用以实现对高铁MR的准确定位,下面请参见图1示出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S102:根据待定位的目标MR携带的服务小区的标识查询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方法,包括:/n根据待定位的目标测量报告MR携带的服务小区的标识查询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确定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目标栅格区域,所述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中存储有轨道小区与栅格区域间的映射关系,一个轨道小区对应的栅格区域中包括至少两个在所述轨道小区覆盖范围内的轨道栅格;/n根据所述目标MR中的时间提前量TA参数从所述目标栅格区域中确定所述目标MR的候选栅格,所述候选栅格包括第一候选栅格与第二候选栅格;/n根据所述目标MR的相邻MR结合所述候选栅格确定所述目标MR的最终定位栅格,并将所述最终定位栅格的位置作为所述目标MR的定位,所述相邻MR为所述目标MR的上报终端在上报所述目标MR的时刻的相邻单位时间内上报的MR。/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方法,包括:
根据待定位的目标测量报告MR携带的服务小区的标识查询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确定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目标栅格区域,所述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中存储有轨道小区与栅格区域间的映射关系,一个轨道小区对应的栅格区域中包括至少两个在所述轨道小区覆盖范围内的轨道栅格;
根据所述目标MR中的时间提前量TA参数从所述目标栅格区域中确定所述目标MR的候选栅格,所述候选栅格包括第一候选栅格与第二候选栅格;
根据所述目标MR的相邻MR结合所述候选栅格确定所述目标MR的最终定位栅格,并将所述最终定位栅格的位置作为所述目标MR的定位,所述相邻MR为所述目标MR的上报终端在上报所述目标MR的时刻的相邻单位时间内上报的MR。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定位的目标MR携带的服务小区的标识查询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确定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目标栅格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各轨道小区中的任意一个,分别确定各轨道栅格与该轨道小区的第一距离;
选择与所述轨道小区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轨道小区的覆盖半径的轨道栅格构成所述轨道小区的栅格区域,并将所述轨道小区与所述栅格区域的映射关系存储至所述轨道小区-栅格区域关系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与所述轨道小区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轨道小区的覆盖半径的轨道栅格构成所述轨道小区的栅格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收集多个历史列车MR;
将各所述历史列车MR按照所携带的服务小区的标识进行所属轨道小区分类;
对于各轨道小区中的任意一个,根据其中历史列车MR携带的TA参数确定各历史列车MR与该轨道小区的第二距离;
根据各历史列车MR与所述小区的第二距离确定所述轨道小区的覆盖半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历史列车MR与所述小区的第二距离确定所述轨道小区的覆盖半径包括:
选择全部第二距离中超过其他N%的第二距离的一个作为所述轨道小区的覆盖半径,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70~1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MR中的TA参数从所述目标栅格区域中确定所述目标MR的候选栅格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MR中的TA参数确定所述目标MR上报时刻所述上报终端与所述服务小区的第三距离,并根据所述目标栅格区域中各轨道栅格的位置确定各轨道栅格与所述服务小区的第四距离;
分别确定所述第三距离与各第四距离间的绝对差,并根据各绝对差选择第一候选栅格;
从所述目标栅格区域的其他轨道栅格中选择与所述第一候选栅格处于轨道线路垂线不同侧的一个作为第二候选栅格,所述轨道线路垂线为所述服务小区与轨道线路间的垂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绝对差选择第一候选栅格包括:
选择与所述第三距离绝对差最小的一个第四距离所对应的轨道栅格作为第一候选栅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目标栅格区域的其他轨道栅格中选择与所述第一候选栅格处于轨道线路垂线不同侧的一个作为第二候选栅格包括:
确定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最近栅格,所述最近栅格为所述目标栅格区域中与所述服务小区距离最近的一个轨道栅格;
确定所述第一候选栅格与所述最近栅格的第五距离;
确定所述第一候选栅格与所述目标栅格区域中其他轨道栅格的第六距离;
从数值超过1.5倍第五距离的各第六距离中选择一个,并将其对应的轨道栅格作为所述第二候选栅格。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MR的相邻MR结合所述候选栅格确定所述目标MR的最终定位栅格包括:
若各所述相邻MR中存在与所述目标MR上报时间相同但所属服务小区位置不同的第一特征MR,则: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MR的TA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特征MR对应的候选栅格;
确定候选栅格集合中轨道栅格间的两两距离,所述候选栅格集合中包括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艳艳关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