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音装置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出音装置,且特别是涉及包括喇叭单元的出音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消费者对于出音装置的要求愈来愈高,希望能具有较佳的聆听感受。然而,由于不同观赏者的个体差异(例如身高差异或者对于声音的感觉的差异)以及出音装置固定于电子装置上的位置,可能需要移动整个电子装置,才能让观赏者有较佳的聆听感受,故仍需研发一种改善的出音装置,可供观赏者以较为方便的方式得到较佳的听觉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出音装置,能够调整声音的传输路径,让观赏者可以不用移动整个电子装置,而能以较为方便的方式得到较佳的听觉感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出音装置。出音装置包括喇叭单元、第一板以及一第二板。喇叭单元具有出音表面,且出音表面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第一板的第一侧边对应于第一侧转动连接。第二板的第二侧边对应于第二侧转动连接,且第一板以及第二板之间形成对应于喇叭单元的出音通道,且在出音通道之最远离于该喇叭单元的一端形成出音口,其中出音表面的中心点与出音口的中心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音装置(110),其特征在于,该出音装置包括:/n喇叭单元(112),具有出音表面(112a),且该出音表面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112u)及第二侧(112n);/n第一板(1141),该第一板的第一侧边对应于该第一侧转动连接;/n第二板(1142),该第二板的第二侧边对应于该第二侧转动连接,且该第一板以及该第二板之间形成对应于该喇叭单元的出音通道(116),且在该出音通道最远离于该喇叭单元的一端形成出音口(118),其中该出音表面的中心点与该出音口的中心点连线所指向的方向是可调整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音装置(110),其特征在于,该出音装置包括:
喇叭单元(112),具有出音表面(112a),且该出音表面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112u)及第二侧(112n);
第一板(1141),该第一板的第一侧边对应于该第一侧转动连接;
第二板(1142),该第二板的第二侧边对应于该第二侧转动连接,且该第一板以及该第二板之间形成对应于该喇叭单元的出音通道(116),且在该出音通道最远离于该喇叭单元的一端形成出音口(118),其中该出音表面的中心点与该出音口的中心点连线所指向的方向是可调整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音装置还包括一个方向控制机构,该方向控制机构连接于该第一板或该第二板;或者,该出音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方向控制机构,该至少两个方向控制机构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是沿着第一延伸方向(ED1)朝向远离于该喇叭单元的方向延伸,该第二板是沿着第二延伸方向(ED2)朝向远离于该喇叭单元的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方向相同于该第二延伸方向;或者,该第一延伸方向不同于该第二延伸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之间的该出音通道在邻近于该喇叭单元的一侧具有第一高度(H1),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之间的该出音通道在远离于该喇叭单元的一侧具有第二高度(H2),其中该第一高度等于该第二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之间的该出音通道在邻近于该喇叭单元的一侧具有第一高度(H1),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之间的该出音通道在远离于该喇叭单元的一侧具有第二高度(H3或H4),其中该第一高度不同于该第二高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高度小于该第二高度;或者,该第一高度大于该第二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音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该出音表面的该中心点(C1)沿着该出音表面的法线方向延伸的延伸线(L1)穿过该出音口;或者,
由该出音表面的该中心点(C2)沿着该出音表面的法线方向延伸的延伸线(L2)是与该出音口分开。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3141a)具有对应于该出音通道的下表面(3141s),该第二板(3142a)具有对应于该出音通道的上表面(3142s),
该出音装置还包括上导音结构(3141b)及下导音结构(3142b),该上导音结构设置于该下表面上,且朝向该出音通道突出;该下导音结构设置于该上表面上,且朝向该出音通道突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导音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肋结构,该下导音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肋结构(3142b1、3142b2…),
该上导音结构的该至少两个肋结构是在该下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致宏,卓训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