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461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包括高频头、滤波器和波导管,三者依次连接;滤波器内设置介质容纳腔,沿着高频头至波导管的方向,介质容纳腔内设置有若干片介质,每片介质的中心处皆设置有介质孔;该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具有抗移动5G信号干扰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
,特别涉及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5G信号的正式商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大规模建设5G基站,各大运营商也加紧布局各大城市中心城区的站点设置,未来5G信号干扰C波段卫星信号接收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5G信号频率占用了部分C波段频率范围。对高频头而言,C波段包括扩展C波段和标准C波段,下行频率分别为3400MHz~3700MHz和3700MHz~4200MHz,该波段信号较易受到同频信号的干扰。在对5G信号干扰C波段卫星信号问题的排查过程中,发现窄带高频头可解决5G干扰,但前提条件是天线附近受到的5G信号强度较弱,或C波段天线所处位置在郊区开阔的地区,周围没有复杂的电磁环境。但主城区5G基站站点较密集,天线朝向则有可能正对着基站或所处电磁环境极其复杂的中心城区,而5G基站发射的信号强度要远大于C波段的卫星信号强度,导致即使是窄带高频头也无法满足抗干扰的要求,5G信号仍能使高频头性能饱和,从而影响信号接收,在解码画面上表现为花屏或者马赛克,在数值上表现为接收机的误码率增大,必须采取新的滤波抗饱和措施。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该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具有抗移动5G信号干扰的特点;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包括高频头、滤波器和波导管,三者依次连接;滤波器内设置介质容纳腔,介质容纳腔内设置有若干片介质,每片介质的中心处皆设置有介质孔;滤波器中与高频头连接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连通滤波器的介质容纳腔和高频头内的腔室;滤波器中与波导管连接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孔洞,第二孔洞连通滤波器的介质容纳腔和波导管内的腔室。进一步,介质容纳腔中靠近高频头的一端为第一端,介质容纳腔中靠近波导管腔的一端为第二端;沿着高频头至波导管的方向,介质容纳腔内依次设置有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通过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的设置,将介质容纳腔分成三部分,沿着高频头至波导管的方向,依次为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进一步,第一容纳腔的内直径范围为89.15mm至90.15mm之间;第二容纳腔的内直径范围为87.12mm至88.12mm之间;第三容纳腔的内直径范围为89.15mm至90.15mm之间。优选地,第一容纳腔的内直径为89.65mm;第一容纳腔的内直径为87.62mm;第三容纳腔的内直径为89.65mm。进一步,第一介质与介质容纳腔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7.16mm至18.16mm;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的距离范围为15.09mm至16.09mm;第二介质与介质容纳腔的第二端的距离范围为17.19mm至18.19mm。优选地,第一介质与介质容纳腔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为17.66mm;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的距离为15.59mm;第二介质与介质容纳腔的第二端的距离为17.69mm。进一步,介质的厚度范围为5.35mm至6.35mm之间,优选地,介质的厚度为5.85mm。进一步,介质中心设置的介质孔尺寸范围为37.63mm至38.63mm之间。优选地,介质中心设置的介质孔尺寸为38.13mm。进一步,第一孔洞的内直径尺寸为43.37mm至44.37mm;第二孔洞的内直径尺寸为43.37mm至44.37mm。优选地,第一孔洞的内直径尺寸为43.87mm,第二孔洞的内直径尺寸为43.87mm。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对高强度5G干扰环境下的抗干扰措施展开研究,对窄带滤波器和窄带高频头的原理和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窄带高频头(频段3700MHz~4200MHz)+窄带滤波器(频段3700MHz~4200MHz)的结合应用,可以实现较强5G信号抗干扰的要求,同时也起到防振荡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片半滤波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模拟实验数据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实际实验数据图。其中:1.高频头;2.滤波器;3.波导管;4.介质容纳腔;5.介质;6.第一孔洞;7.第二孔洞;8.介质孔;9.第一介质;10.第二介质;11.第一端;12.第二端;13.第一容纳腔;14.第二容纳腔;15.第三容纳腔;16.半滤波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其包括高频头1、滤波器2和波导管3,三者依次连接;波导管3用于连接馈源。滤波器2内设置有介质容纳腔4。其中滤波器2中与高频头1连接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孔洞6,第一孔洞6连通滤波器2的介质容纳腔4和高频头1内的腔室,第一孔洞6的内直径尺寸为43.37mm至44.37mm。优选第一孔洞6的内直径尺寸为43.87mm。其中滤波器2中与波导管3连接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孔洞7,第二孔洞7连通滤波器2的介质容纳腔4和波导管3内的腔室,第二孔洞7的内直径尺寸为43.37mm至44.37mm。优选第二孔洞7的内直径尺寸为43.87mm。介质容纳腔4的外直径尺寸范围为98.7mm至99.7mm。优选介质容纳腔4的外直径尺寸为99.2mm。其中滤波器2的介质容纳腔4内,沿着高频头1至波导管3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片介质5,介质5的材质选择为金属。其中每片介质5的中心处皆设置有介质孔8。介质5中心设置的介质孔8尺寸范围为37.63mm至38.63mm之间。优选介质5中心设置的介质孔8尺寸为38.13mm。在介质容纳腔4内优选设置两片介质5,沿着高频头1至波导管3的方向,依次为第一介质9和第二介质10;通过第一介质9和第二介质10的设置,将介质容纳腔4分成三部分,沿着高频头1至波导管3的方向,为依次连接的第一容纳腔13、第二容纳腔14和第三容纳腔15。第一容纳腔13的内直径范围为89.15mm至90.15mm之间。优选第一容纳腔13的内直径为89.65mm。第二容纳腔14的内直径范围为87.12mm至88.12mm之间。优选第一容纳腔13的内直径为87.62mm。第三容纳腔15的内直径范围为89.15mm至90.15mm之间。优选第三容纳腔15的内直径为89.65mm。将介质容纳腔4的两端分别命名为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其中第一端11靠近高频头1,第二端12靠近波导管3。其中第一介质9与介质容纳腔4的第一端11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7.16mm至18.16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包括高频头和波导管;其特征在于:高频头和波导管之间设置有滤波器,滤波器内设置介质容纳腔,介质容纳腔内设置有若干片介质,每片介质的中心处皆设置有介质孔;滤波器中与高频头连接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连通滤波器的介质容纳腔和高频头内的腔室;滤波器中与波导管连接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孔洞,第二孔洞连通滤波器的介质容纳腔和波导管内的腔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包括高频头和波导管;其特征在于:高频头和波导管之间设置有滤波器,滤波器内设置介质容纳腔,介质容纳腔内设置有若干片介质,每片介质的中心处皆设置有介质孔;滤波器中与高频头连接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连通滤波器的介质容纳腔和高频头内的腔室;滤波器中与波导管连接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孔洞,第二孔洞连通滤波器的介质容纳腔和波导管内的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介质容纳腔中靠近高频头的一端为第一端,介质容纳腔中靠近波导管腔的一端为第二端;沿着高频头至波导管的方向,介质容纳腔内依次设置有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通过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的设置,将介质容纳腔分成三部分,沿着高频头至波导管的方向,依次为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纳腔的内直径范围为89.15mm至90.15mm之间;第二容纳腔的内直径范围为87.12mm至88.12mm之间;第三容纳腔的内直径范围为89.15mm至90.15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纳腔的内直径为89.65mm;第一容纳腔的内直径为87.62mm;第三容纳腔的内直径为89.6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介质与介质容纳腔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盛洋徐明森周星赖海友肖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