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CoAP协议的配电物联网边端即插即用组网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物联网设备现场快速组网方法领域,涉及配电物联网边端即插即用组网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CoAP协议的配电物联网边端即插即用组网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配电网与用户直接相连,对客户的影响最直接,客户的服务体验感受也最强烈,另一方面,配电网电压等级较低,建设工期短、单个设备影响范围小,比较适于新技术、新设备的试点与快速推广。因此,配电网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极为关键且能够快速见效的重要组成。泛在电力物联网与智能电网在配电领域深度融合的产物—配电物联网,将是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的积极响应。配电终端作为配电物联网的关键设备之一,通过通信系统既可以完成相互之间的信息交互,又能够与配电主站进行信息交互。配电自动化系统目前所使用的IEC60870-5-104、IEC60870-5-101等通信协议只解决了数据传输的问题,数据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和说明,常规配电终端缺乏自描述能力,与配电自动化主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人工进行数据点表的关联,无法实现配电终端即插即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CoAP协议的配电物联网边端即插即用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根据分布式自组网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配置要求,分别针对自组网系统的过程层与间隔层进行建模;/n步骤2:新增一个逻辑设备,该设备承担故障处理职责,包含节点LLNO、LPHD、FLOC、FISO和FRES;/n步骤3:建立扩展后的配电终端信息模型;/n步骤4:将IEC61850标准的数据模型映射至IEC60870-5-104,将IEC61850标准的模型信息映射至IEC60870-5-104扩展部分;/n步骤5:配电主站系统从地理信息系统或者生产管理系统导入开闭所、配网开关信息,创建配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oAP协议的配电物联网边端即插即用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分布式自组网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配置要求,分别针对自组网系统的过程层与间隔层进行建模;
步骤2:新增一个逻辑设备,该设备承担故障处理职责,包含节点LLNO、LPHD、FLOC、FISO和FRES;
步骤3:建立扩展后的配电终端信息模型;
步骤4:将IEC61850标准的数据模型映射至IEC60870-5-104,将IEC61850标准的模型信息映射至IEC60870-5-104扩展部分;
步骤5:配电主站系统从地理信息系统或者生产管理系统导入开闭所、配网开关信息,创建配网开关站、环网柜、分支箱、配网开关的模型;
步骤6:配电终端根据装置类型及现场实际接线情况,初始化配电终端;
步骤7:配电主站收到自描述文件后进行解析,获取配电终端的测控信息、保护信息及电源信息;
步骤8:配电主站系统收到自描述文件后,将其转化成主站系统工具能够识别的配置文件;
步骤9:检查配电终端所采集到的模拟量、状态量的数据;
步骤10:通过配电终端信息检查工具,确认配电终端的相关信息后,重新生成主站系统配置工具的配置文件;
步骤11:配电主站与终端之间的模型映射关系确定后,主站系统为配电终端生成专用的配电终端系统配置文件,文件格式为XML;
步骤12:解析配置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oAP协议的配电物联网边端即插即用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
(1)过程层LN包含XCBR、XSWI、TCTR、TV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磐,郑悦,葛磊蛟,霍现旭,李聪利,刘慧芳,李春晖,丁一,康宁,黄潇潇,李海龙,朱辉,赵宇营,穆九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