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整数周期扩频通信捕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扩频通信技术,具体为一种非整数周期扩频通信捕获方法。
技术介绍
扩频通信技术突破了以往常规通信方式的思路,其使发送信号的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的速率带宽,信号的频谱展宽,功率谱密度降低,通信更具隐蔽性。目前应用最多的扩频方式为直接序列扩频,用一个固定长度的扩频码代表一个信息比特,从而完成相应扩频码的调制。该体制需要保证信息比特时钟和伪码时钟为整数倍关系,且信息比特初始相位与伪码初始相位存在固定关系。非整数周期扩频是直接序列扩频的特例,在一些卫星通信系统中得到应用,其要求在保证伪码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数据速率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调整的,而且信息比特时钟和伪码时钟可能为小数倍关系,系统设计时为保证其灵活性,信息比特时钟和数据时钟一般采用非同源设计,导致在任何情况下信息比特初始相位与伪码初始相位不存在任何固定关系。非整数周期扩频方法调制较为简单,主要难点在解调算法,解调算法的关键部分之一为信号的捕获算法,由于信息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可变,对算法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整数周期扩频通信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信号侦测及码偏估计:接收基带信号,采用PMF-FFT和非相干累加结合的方法得到累加能量值,对累加能量值进行峰值搜索及门限判断,当搜索到峰值且过门限,则信号侦测成功,根据当前峰值点对应本地码的调整相位,得到码偏估计值;/n步骤2,频偏估计:根据得到的码偏估计值修正基带信号的起始相位,得到码偏修正信号,通过时域搜索和非相干累加结合的方法对码偏修正信号的频偏进行搜索,得到频偏估计值;/n步骤3,信息比特相位估计:根据频偏估计值,对码偏修正信号进行频偏纠正;将频偏纠正后的信号与本地码进行译码处理,将得到的数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整数周期扩频通信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信号侦测及码偏估计:接收基带信号,采用PMF-FFT和非相干累加结合的方法得到累加能量值,对累加能量值进行峰值搜索及门限判断,当搜索到峰值且过门限,则信号侦测成功,根据当前峰值点对应本地码的调整相位,得到码偏估计值;
步骤2,频偏估计:根据得到的码偏估计值修正基带信号的起始相位,得到码偏修正信号,通过时域搜索和非相干累加结合的方法对码偏修正信号的频偏进行搜索,得到频偏估计值;
步骤3,信息比特相位估计:根据频偏估计值,对码偏修正信号进行频偏纠正;将频偏纠正后的信号与本地码进行译码处理,将得到的数据按信息比特长度进行滑动累加,积累出能量,再结合多组信号的非相干累积,找到滑动过程中积累能量最大值对应的位置,得到信息比特相位估计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整数周期扩频通信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PMF-FFT和非相干累加结合的方法得到累加能量值具体包括:
S1.1,将接收的基带信号分为I、Q两路,分别与本地码做N次相关,每次相关长度为一固定值,再取I、Q两路N次相关得到的N点连续的相关值,做FFT变换,并算出FFT变换后各个点对应的能量值;
S1.2,重复S1.1的步骤共M次,将M次的能量值进行非相干累加,得到非相干累加后的累加能量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整数周期扩频通信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累加能量值进行峰值搜索及门限判断具体包括:
S1.3,对S1.2的累加能量值进行峰值的二维搜索:a)若检测不到峰值,则采样信号的相位偏移,调整精度为采样信号的精度,再重复S1.1和S1.2;b)若检测到峰值,则进行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付雷,徐炜,王晨,杨德伟,李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思丹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