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振幅控制型晶体振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晶体振荡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振幅控制型晶体振荡器。
技术介绍
在物联网应用中,如无线感知节点等超低功耗系统,长期处于休眠状态,通过实时时钟(RTC)唤醒工作,以此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当系统处于休眠时,RTC消耗功耗占整个系统主要的功耗,因此需要一个超低功耗的振荡器作为RTC的时钟源。常见的振荡器主要为两类,一类是RC振荡器,功耗可达sub-nW级,但是精度比较低,对于需要互相发送和接受数据的系统来说,如无线感知节点与节点之间,时钟精度低会使得两个时钟基准产生时间误差,导致巨大的唤醒功耗浪费;另一类是晶体振荡器,其精度主要由外部晶体控制,能达10-9,但是功耗过高。因此,如何降低晶体振荡器功耗成为主要研究关键点。为降低晶体振荡器功耗,自动振幅控制型晶体振荡器被提出,传统的自动振幅控制型晶体振荡器通过振幅反馈控制晶体充电电流,使得晶体维持低振幅振荡,降低了功耗,但是通过一个受振幅控制的电流镜为反相放大器提供偏置电流,电流镜本身消耗较高的功耗,并且长期处于对晶体充电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振幅控制型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振荡器包括:反相器、第一脉冲开关、第二脉冲开关、偏置电阻和受振幅控制的电流镜电路;/n所述第一脉冲开关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脉冲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流镜电路中镜像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流镜电路中镜像管的漏极与所述反相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n所述反相器的接地端与所述第二脉冲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脉冲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反相器的信号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偏置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反相器的信号电压输出端与所述偏置电阻的另一端连接;/n所述偏置电阻的一端与晶体的一个电极连接,所述偏置电阻的另一端与晶体的另一个电极连接;/n所述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振幅控制型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振荡器包括:反相器、第一脉冲开关、第二脉冲开关、偏置电阻和受振幅控制的电流镜电路;
所述第一脉冲开关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脉冲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流镜电路中镜像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流镜电路中镜像管的漏极与所述反相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所述反相器的接地端与所述第二脉冲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脉冲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反相器的信号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偏置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反相器的信号电压输出端与所述偏置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偏置电阻的一端与晶体的一个电极连接,所述偏置电阻的另一端与晶体的另一个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脉冲开关的控制脉冲的低电平持续时间和所述第二脉冲开关的控制脉冲的高电平持续时间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振幅控制型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器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衬底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衬底连接;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作为反相器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作为反相器的接地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的连接点作为反相器的信号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的连接点作为反相器的信号电压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振幅控制型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宇,袁甲,于增辉,凌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芯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