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能量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313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电能量采集器,包括间隔交错堆叠的石墨烯膜和柔性电活性聚合物膜,从最上层和最下层石墨烯膜上分别引出导线,即得到压电能量采集器,石墨烯膜上开设有矩形通孔和圆弧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长宽比为4‑6:1‑2,矩形通孔包括竖直通孔和水平通孔,竖直通孔包括多列,每列竖直通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水平通孔,相邻的两个水平通孔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圆弧形通孔,位于同一个水平通孔上下两侧的圆弧形通孔的圆心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石墨烯膜和压电材料制备得到压电能量采集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电能量采集器中的石墨烯膜具有柔性、导电性好的特点,通过设计独特的开孔排列形式,具有良好的电输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电能量采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收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电能量采集器。
技术介绍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各国研究员都在一直努力的寻找和开发新的能源。在最近几年,随着无线传感网络的高速发展,无线传感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传感结点尺寸的减少、重量轻,消耗功率大大减少,所以传感结点在各个领域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如用于工业、农业、通信、国防、航空航天、医学领域。低功耗、小尺寸、低成本的传感结点,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组成分布式、自组织的无线传感网络。大多数的无线传感网络都是通过电池供给能量,但无线传感体积微小,自身携带电池能量有限,不能够满足长期供电的需求。如有些传感器被安装在野外,或者用于野生动物的跟踪与定位装置,当电池用完电后,更换电池特别麻烦,也增加一定的成本问题,尤其对于那些深山野外的地方,更换电池更加困难,并且当电池用完以后丢掉具有污染环境问题。根据众多问题,研究者寻求新的能源,为那些传感网络结点提供永不枯竭的能量,所以自供能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自供能即能量采集,是将环境中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为电子设备提供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压电能量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交错堆叠的石墨烯膜(1)和柔性电活性聚合物膜(2),从最上层和最下层石墨烯膜上分别引出导线,所述石墨烯膜(1)上开设有矩形通孔和圆弧形通孔(13),所述矩形通孔的长宽比为4-6:1-2,所述矩形通孔包括竖直通孔(11)和水平通孔(12),所述竖直通孔(11)包括多列,每列竖直通孔(1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水平通孔(12),所述水平通孔(12)设置有多排,且每排水平通孔(12)均包括多组,每组水平通孔(12)均位于竖直通孔(11)两侧,相邻的两个水平通孔(1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圆弧形通孔(13),位于同一个水平通孔(12)上下两侧的圆弧形通孔(13)的圆...

【技术特征摘要】
1.压电能量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交错堆叠的石墨烯膜(1)和柔性电活性聚合物膜(2),从最上层和最下层石墨烯膜上分别引出导线,所述石墨烯膜(1)上开设有矩形通孔和圆弧形通孔(13),所述矩形通孔的长宽比为4-6:1-2,所述矩形通孔包括竖直通孔(11)和水平通孔(12),所述竖直通孔(11)包括多列,每列竖直通孔(1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水平通孔(12),所述水平通孔(12)设置有多排,且每排水平通孔(12)均包括多组,每组水平通孔(12)均位于竖直通孔(11)两侧,相邻的两个水平通孔(1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圆弧形通孔(13),位于同一个水平通孔(12)上下两侧的圆弧形通孔(13)的圆心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能量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膜(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用超纯水分散后均匀涂覆到PET膜上,干燥后形成氧化石墨烯膜(1);
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柏禾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