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水循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29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水循环器,包括壳体,壳体顶部安装有双重PID控制器,双重PID控制器电连接有液晶显示屏;内部固定安装有压缩机、高压表、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蒸发器和低压表,且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回路;蒸发器侧壁上连接有冷水回水管和冷水出水管,且冷水出水管上安装有循环泵;蒸发器侧壁上还连通有补给水源;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循环泵均与双重PID控制器电连接;冷凝器内的冷凝管的内壁上设有多层凝水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却水循环器,采用制冷剂流量调节和PID双重控温技术,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能够及时跟踪环境温度变化和热负荷的变化,达到精确控温的目的,同时通过凝水网的设置使之节水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水循环器
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冷却水循环器。
技术介绍
冷却水循环器又名小型冷水机,冷却水循环器也是通过压缩机进行制冷,再与水进行热交换,使水的温度降低,通过循环泵送出,同时使用温度控制器进行温度控制,具备恒温、恒流、恒压的三种功能,其广泛应用于科学仪器配套使用。其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为关键部件,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冷凝器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膨胀阀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一般安装于储液筒和蒸发器之间。膨胀阀使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其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汽,然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膨胀阀通过蒸发器末端的过热度变化来控制阀门流量,防止出现蒸发器面积利用不足和敲缸现象。冷却水循环器的应用范围及其广泛,如分析仪器:光谱仪、质谱仪、粘度计、旋光仪、发酵装置、旋转蒸发仪;真空获得及医疗:分子泵、扩散泵、降温毯、X光机、核磁共振和加速器;以及工业设备及其他:激光设备、真空镀膜设备、生物制药、模具、机床、焊接机和反应釜。目前,现有的冷却水循环器长时间使用后控温不精确,冷却效果较差,而且,现有的冷却水循环器的节水方式主要是风吹损耗和排污损耗,对于风吹损耗,一般采用加装高效收水器等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对于排污损耗,一般通过提高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率来控制和减少,提高浓缩倍率运行是目前公认的有效节水方法,但随着浓缩倍数的提高,循环器结垢和腐蚀因子也随着成倍上升,导致冷却水循环器水量损失大部分的蒸发水耗。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控温精确且节水效果好的的冷却水循环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水循环器,采用制冷剂流量调节和PID双重控温技术,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能够及时跟踪环境温度变化和热负荷的变化,达到精确控温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水循环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安装有双重PID控制器,所述双重PID控制器电连接有液晶显示屏;所述内部固定安装有压缩机、高压表、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蒸发器和低压表,且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回路;所述蒸发器侧壁上连接有冷水回水管和冷水出水管,且所述冷水出水管上安装有循环泵;所述蒸发器侧壁上还连通有补给水源;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所述循环泵均与所述双重PID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冷凝器内的冷凝管的内壁上设有多层凝水网,所述凝水网为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冷凝管径向方向上、两端与所述冷凝管内壁相连的连接杆,一层所述凝水网的所述连接杆有三根等分圆周排列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层所述凝水网的连接杆与相邻凝水网的连接杆交错排列,所述连接杆上均匀设置有凝水球。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冷却水循环器,通过双重PID控制器控制温度,能够及时跟踪环境温度变化和热负荷变化,达到精确控温的目的;同时,采用液晶显示屏大屏幕液晶显示实时汉显,汉字与数字,字体大,匀称秀气,一目了然;而且,冷凝管内设置有在连接杆上安装有凝水球构成凝水网,与每根冷凝管内的凝水球接触,增大了蒸汽与管道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水蒸气在管道内的流速,水蒸汽在管道中凝结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冷凝水输送回冷水水循环器。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能源、成本低等优点,增强了冷凝器的节水效果。优选的,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且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双重PID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蒸发器上还设置有水位报警器,且所述水位报警器与所述双重PID控制器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水位不足时,水温传感器检测到水位不足,则将水位信号传递给双重PID控制器,双重PID控制器控制水位报警器报警,提醒操作者进行添加水量以保证正常工作。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干燥过滤器之间安装有角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角阀的设置能够控制流量的大小。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端面的底部安装有多孔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多孔板,便于壳体与外界相连通,有利于设备的散热。优选的,所述补给水源采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去除了水中的离子状杂质,让水更纯净,延长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双重PID控制器机箱上安装有设定键、温度减少键、温度增加键、循环键、压缩机制冷键和电源键,且均与所述双重PID控制器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定键整体设备的参数进入设定状态,温度减少键和温度增加键用于对温度控制的调节,压缩机制冷键控制压缩机的工作与停止,电源键控制整体设备的开关。优选的,电源线连接有电源保险丝。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源保险丝为整个设备提供漏电保护。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冷却水循环器,采用制冷剂流量调节和PID双重控温技术,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能够及时跟踪环境温度变化和热负荷的变化,达到精确控温的目的;同时通过凝水器中设置凝水网作为节水器,能够产生更好的节水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工作原理图。图3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凝管的内部剖视图。图4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凝水网的截面图。其中,各附图标号为:1-壳体,2-双重PID控制器,3-液晶显示屏,4-压缩机,5-高压表,6-冷凝器,61-冷凝管,62-凝水网,63-连接杆,64-凝水球,7-干燥过滤器,8-蒸发器,9-低压表,10-冷水回水管,11-冷水出水管,12-循环泵,13-补给水源,14-水位传感器,15-角阀,16-多孔板,17-设定键,18-温度减少键,19-温度增加键,20-循环建,21-压缩机制冷键,22-电源键,23-膨胀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水循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安装有双重PID控制器(2),所述双重PID控制器(2)电连接有液晶显示屏(3);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压缩机(4)、冷凝器(6)、干燥过滤器(7)、和蒸发器(8),且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回路;所述蒸发器(8)侧壁上连接有冷水回水管(10)和冷水出水管(11),且所述冷水出水管(11)上安装有循环泵(12);所述蒸发器(8)侧壁上还连通有补给水源(13);所述压缩机(4)、所述冷凝器(6)、所述蒸发器(8)、所述循环泵(12)均与所述双重PID控制器(2)电连接;/n所述冷凝器(6)内的冷凝管(61)的内壁上设有多层凝水网(62),所述凝水网(62)为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冷凝管(61)径向方向上、两端与所述冷凝管(61)内壁相连的连接杆(63),一层所述凝水网(62)的所述连接杆(63)有3根等分圆周排列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层所述凝水网(62)的连接杆(63)与相邻所述凝水网(62)的连接杆(63)交错排列,所述连接杆(63)上均匀设置有凝水球(6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水循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安装有双重PID控制器(2),所述双重PID控制器(2)电连接有液晶显示屏(3);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压缩机(4)、冷凝器(6)、干燥过滤器(7)、和蒸发器(8),且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回路;所述蒸发器(8)侧壁上连接有冷水回水管(10)和冷水出水管(11),且所述冷水出水管(11)上安装有循环泵(12);所述蒸发器(8)侧壁上还连通有补给水源(13);所述压缩机(4)、所述冷凝器(6)、所述蒸发器(8)、所述循环泵(12)均与所述双重PID控制器(2)电连接;
所述冷凝器(6)内的冷凝管(61)的内壁上设有多层凝水网(62),所述凝水网(62)为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冷凝管(61)径向方向上、两端与所述冷凝管(61)内壁相连的连接杆(63),一层所述凝水网(62)的所述连接杆(63)有3根等分圆周排列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层所述凝水网(62)的连接杆(63)与相邻所述凝水网(62)的连接杆(63)交错排列,所述连接杆(63)上均匀设置有凝水球(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元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市博力飞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