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高效节能鼓风系统的空气加湿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425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湿设备领域的采用高效节能鼓风系统的空气加湿器,包括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水箱,基座的顶面设有顶板,水箱的底部设有底板,顶板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与雾化腔导通的下导风道,底板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与下导风道位置相对应的上导风道,下导风道和上导风道分别从下方和上方密封组合形成与雾化腔导通的导风腔,导风腔的截面积从远离雾化腔的一端向靠近雾化腔的一端逐渐变小,由于导风腔的方向朝下且导风腔逐渐变小,使鼓风机吹出的风在导风腔的作用下增加了整体风压,同时用了导风腔的最大行程来增加风压,由于导风腔吹出的风压较大,在高效节能的鼓风系统的辅助作用下提高了整体出雾量,以达到整体高效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高效节能鼓风系统的空气加湿器
本技术涉及加湿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采用高效节能鼓风系统的空气加湿器。
技术介绍
根据测定,人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45%~55%RH之间,过低的相对湿度会造成皮肤干裂及瘙痒等现象。空气加湿器对于室内空气环境干燥的情况具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可以有效增加空气湿度,以及人居住的舒适度。现有的空气加湿器中主要采用超声波起雾,通过物理的高频震荡产生超声波,超声波使水面产生振动,将水抛离水面分解成微小的颗粒,形成水雾。现有的加湿器包括透明的储水箱以及支撑储水箱的底座,透明的储水箱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中安装了将储水箱进行雾化的雾化组件,储水箱安装有导出水雾的导雾通道。在加湿器工作时,储水箱中的水首先流向雾化组件处进行雾化,雾化出来的水雾再从导雾通道中向外排出。为了便于水雾排出,通常会在底座设置鼓风机,通过鼓风机将水雾吹向导雾通道。现有的加湿器的鼓风机吹风效率低,直接通过通风道吹向雾化组件,通风通导风效果不佳,风流不顺畅,风速较小,影响出雾效果和雾化效率,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吹风量,通常需要采用较高功率的鼓风机,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高功率的鼓风机噪音较大,还会增加产品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采用高效节能鼓风系统的空气加湿器,其整体高效节能,可提高出雾量,提高出雾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采用高效节能鼓风系统的空气加湿器,包括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水箱,基座的内部设有主控组件,基座的顶面设有顶板,顶板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水的雾化腔,雾化腔内设有用于对水进行雾化的震荡片,水箱的底部设有底板,水箱设有与雾化腔导通的出雾通道,所述顶板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与雾化腔导通的下导风道,下导风道远离雾化腔的一末端为出风头,出风头背离下导风道的端面开设有出风孔,基座的内部设有由主控组件进行控制的鼓风机,鼓风机吹出的风沿出风孔吹出,底板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与下导风道位置相对应的上导风道,下导风道和上导风道分别从下方和上方密封组合形成与雾化腔导通的导风腔,导风腔的截面积从远离雾化腔的一端向靠近雾化腔的一端逐渐变小,鼓风机工作时吹出的风沿导风腔吹向雾化腔,最后将雾化腔的雾气吹向出雾通道。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出风头沿顶板的顶面向上凸起并延伸进入上导风道,出风头背离下导风道的一端面为弧形面,出风孔间隔开设在出风头的弧形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风头延伸进入至上导风道,使出风孔吹出的风沿导风腔的最大行程位置吹出,用于增加风压,出风孔设置在弧形面上,可避免风从单一方向吹出,从弧形面吹出的风覆盖范围更广泛。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导风道从靠近出风头的一端沿靠近雾化腔的一端逐渐向下倾斜形成斜面,上导风道的深度自远离雾化腔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变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向下倾斜形成斜面的下导风道会使风向下倾斜吹入雾化腔内,由于进入的方向朝下,从而会使得较多的雾气自下而上地被气流带动进入出雾通道,以提高出雾量和出雾效果。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导风道和上导风道的表面均为光滑面,设置成光滑面用于减少风阻,提高出风效率。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顶板上且位于出风头背离下导风道一侧设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开口向上,用于配对插入香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插接槽可便于拆卸更换不同的香片,包括带香味的普通香片和带药物成份可进行消毒杀菌的药片,从出风孔中吹出的风,混合着香片的香味不断吹往雾化腔,此时的雾气混杂着香气并沿出雾通道排出,当需要换香气时,只需更换香片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出雾通道设置于水箱的外侧壁,且位于震荡片的上方,出雾通道沿水箱的底端向上延伸至顶端,出雾通道的横截面积从底端向顶端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出雾通道设计于水箱的外侧壁,形成侧向出雾通道,出雾通道由下往上逐渐减小,用于增加风压,使空气加湿器的出雾效果更佳。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水箱的侧面设有用于配对盖住出雾通道且可拆卸的侧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可快速拆装的侧盖板,与传统的内置出雾通道相比,侧向的出雾通道更便于进行清洗,操作时直接将侧盖板拆开,即可打开出雾通道并对出雾通道和侧盖板进行清洗,拆卸侧盖板后使出雾通道的开口向外,更便于清理出雾通道和侧盖板表面的污垢。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面设有向下凸起的密封围边,密封围边围绕成雾化腔的形状,且配对盖合在雾化腔的顶面边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围边可用于对雾化腔进行密封,确保雾化腔内产生的雾气不会往外渗出,雾气沿导风腔直接吹向出雾通道。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顶板的顶面设有两个以上向上凸起的定位柱,底板的底面设有向上凹陷且与定位柱位置配对的定位凹槽。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柱的顶部为弧形面,定位凹槽的内部为与弧形面形状配对的弧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定位凹槽和配对卡入定位凹槽内的定位柱,可使水箱和基座实现快速且准确地安装,同时弧形槽与弧形面的结构更便于实现快速对接,通过弧形结构即可快速滑入并进行定位。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下导风道和上导风道密封组合形成的导风腔设计为逐渐变小的结构,鼓风机吹出的风会沿斜向下的导风腔吹出,由于导风腔的方向朝下且导风腔逐渐变小,使鼓风机吹出的风在导风腔的作用下增加了整体风压,同时出风孔设置于出风头背离下导风道的端面,利用了导风腔的最大行程来增加风压,震荡片雾化时产生的雾气会被导风腔倾斜向下方向来的风吹入至雾化腔内,由于导风腔吹出的风压较大,从而会使得较多的雾气自下而上地被气流带动进入出雾通道,在高效节能的鼓风系统的辅助作用下提高了整体出雾量,提高空气加湿器的出雾效果,只需要采用低功率的鼓风机即可实现高效吹风,成本低廉,噪音较小,以达到整体高效节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基座和水箱拆卸状态俯视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基座和水箱拆卸状态仰视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基座俯视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基座与顶板拆卸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板的仰视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水箱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中,1为基座,101为雾化腔,102为下导风道,103为出风头,104为出风孔,105为香片,106为顶板,107为定位柱,108为鼓风机,2为水箱,201为底板,202为出雾通道,203为侧盖板,204为顶盖,205为上导风道,206为定位凹槽,207为密封围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6,其具体实施的采用高效节能鼓风系统的空气加湿器,包括基座1和设置于基座1上的水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采用高效节能鼓风系统的空气加湿器,包括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水箱,基座的内部设有主控组件,基座的顶面设有顶板,顶板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水的雾化腔,雾化腔内设有用于对水进行雾化的震荡片,水箱的底部设有底板,水箱设有与雾化腔导通的出雾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与雾化腔导通的下导风道,下导风道远离雾化腔的一末端为出风头,出风头背离下导风道的端面开设有出风孔,基座的内部设有由主控组件进行控制的鼓风机,鼓风机吹出的风沿出风孔吹出,底板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与下导风道位置相对应的上导风道,下导风道和上导风道分别从下方和上方密封组合形成与雾化腔导通的导风腔,导风腔的截面积从远离雾化腔的一端向靠近雾化腔的一端逐渐变小,鼓风机工作时吹出的风沿导风腔吹向雾化腔,最后将雾化腔的雾气吹向出雾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用高效节能鼓风系统的空气加湿器,包括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水箱,基座的内部设有主控组件,基座的顶面设有顶板,顶板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水的雾化腔,雾化腔内设有用于对水进行雾化的震荡片,水箱的底部设有底板,水箱设有与雾化腔导通的出雾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与雾化腔导通的下导风道,下导风道远离雾化腔的一末端为出风头,出风头背离下导风道的端面开设有出风孔,基座的内部设有由主控组件进行控制的鼓风机,鼓风机吹出的风沿出风孔吹出,底板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与下导风道位置相对应的上导风道,下导风道和上导风道分别从下方和上方密封组合形成与雾化腔导通的导风腔,导风腔的截面积从远离雾化腔的一端向靠近雾化腔的一端逐渐变小,鼓风机工作时吹出的风沿导风腔吹向雾化腔,最后将雾化腔的雾气吹向出雾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高效节能鼓风系统的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头沿顶板的顶面向上凸起并延伸进入上导风道,出风头背离下导风道的一端面为弧形面,出风孔间隔开设在出风头的弧形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高效节能鼓风系统的空气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风道从靠近出风头的一端沿靠近雾化腔的一端逐渐向下倾斜形成斜面,上导风道的深度自远离雾化腔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变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采用高效节能鼓风系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瀚李健稳
申请(专利权)人:展联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