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排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424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房排热系统,通过在机房中设置机房空调回风通道,在机房空调回风通道中设置主空调单元的基础上,通过在机房空调回风通道的顶部设置一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热管冷墙换热器作为吸热蒸发端,安装在机房空调回风通道热风进口处,利用热管高效传热,对机房空调高温回风进行预冷;热管蒸发冷凝机组作为放热冷凝端,根据预冷回风的温度是否达到机房设定温度判断是否启动空调循环回路,并根据系统负荷判断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仅采用风冷或同时采用风冷和蒸发式冷凝两种冷却方式;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有助于降低机房空调能耗,可有效降低数据中心整体PUE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房排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房排热领域,涉及一种机房排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机房排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数据中心要求将PUE值(PowerUsageEffectiveness)控制在1.3以下,而对于采用机房精密空调进行冷却的数据中心而言,为达到PUE值控制目标,需要进一步寻求节能优化方案,从而实现降低数据中心整体PUE值。节能优化方案中,可考虑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如采用风冷模块或水冷冷却塔对来自中间换热器冷侧的冷冻水回水进行预冷,该两种方式都一定程度上利用了自然冷源,但二者均需要中间换热器,增加了中间换热单元,且二者都仅是从室外侧实现预冷,如果可从室内侧同时考虑预冷,室内侧预冷不采用中间换热单元的话,其自然冷源利用效果将更加显著,降低PUE值将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房排热系统,通过在机房中设置机房空调回风通道,在机房空调回风通道中设置主空调单元的基础上,通过在机房空调回风通道的顶部设置一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热管冷墙换热器作为吸热蒸发端,安装在机房空调回风通道热风进口处,利用热管高效传热,对机房空调高温回风进行预冷;热管蒸发冷凝机组作为放热冷凝端,根据预冷回风的温度是否达到机房设定温度判断是否启动空调循环回路,并根据系统负荷判断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仅采用风冷或同时采用风冷和蒸发式冷凝两种冷却方式;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有助于降低机房空调能耗,可有效降低数据中心整体PUE值。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房排热系统,包括一设置在机房中的机房空调回风通道,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的顶部设置有热风进口、底部设置有冷风出口,所述热风进口、冷风出口均与所述机房的主空间连通,所述机房的主空间中设置有发热机柜,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内设置一主空调单元,所述主空调单元至少包括一设置在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底部的空调室内机和一设置在所述机房外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通过管路相互连通形成一空调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内还设置一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所述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至少包括一热管冷墙换热器、一热管蒸发冷凝机组,其中,所述热管冷墙换热器作为吸热蒸发端,安装在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的热风进口处;所述热管蒸发冷凝机组作为放热冷凝端,布置在机房室外,且其布置高度高于所述热管冷墙换热器,所述热管蒸发冷凝机组至少包括热管冷凝器、冷凝风机、喷淋装置;所述热管冷墙换热器、热管冷凝器通过集气管和分液管进行连通形成一热管循环回路;所述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用以对进入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中的高温回风进行预冷,所述系统根据预冷后的回风温度是否达到机房设定温度判断是否启动空调循环回路。本技术的机房排热系统中,所述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对机房空调回风进行预冷,从而有助于降低机房空调能耗。优选地,经所述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预冷后的机房空调回风温度,当其达到机房设定温度时,此时所述空调循环回路不启动,仅所述机房空调室内机中的送风机运转,预冷回风经所述机房空调室内机输送至机房;当预冷回风的温度未达到机房设定温度,此时启动所述空调循环回路,在所述机房空调室内机中对预冷回风进行进一步冷却后输送至机房。优选地,根据系统的热负荷情况,所述热管蒸发冷凝机组提供风冷冷却方式或风冷+蒸发式冷凝冷却方式,以充分利用自然冷源。进一步地,当所述热管蒸发冷凝机组采用风冷冷却方式时,仅所述热管冷凝器、冷凝风机启动,所述喷淋装置不启动。进一步地,当所述热管蒸发冷凝机组采用风冷+蒸发式冷凝冷却方式时,所述热管冷凝器、冷凝风机、喷淋装置均启动。优选地,设置在机房主空间中的发热机柜中,相邻各排机柜之间形成为封闭冷通道。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机房排热系统,通过在机房中设置机房空调回风通道,在机房空调回风通道中设置主空调单元的基础上,通过在机房空调回风通道的顶部设置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热管冷墙作为吸热蒸发端,安装在机房空调回风通道上,利用热管高效传热,对机房空调高温回风进行预冷;热管蒸发冷凝机组作为放热冷凝端,根据预冷回风的温度是否达到机房设定温度判断是否启动空调循环回路,并根据系统负荷判断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仅采用风冷或同时采用风冷和蒸发式冷凝两种冷却方式;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有助于降低机房空调能耗,可有效降低数据中心整体PUE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机房排热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仅采用热管冷墙进行机房制冷且热管蒸发冷凝机组同时采用风冷和蒸发式冷凝时的空气、制冷剂流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同时采用热管冷墙和机房空调进行制冷且热管蒸发冷凝机组同时采用风冷和蒸发式冷凝时的空气、制冷剂流动示意图。图中,热管冷墙换热器1,热管蒸发冷凝机组2,热管冷凝器2-1,冷凝风机2-2,喷淋装置2-3,集气管3,分液管4,空调室内机5,机柜6,封闭冷通道7,空调室外机8,机房9,机房空调回风通道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给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机房排热系统示意图。本技术的机房排热系统,包括一设置在机房9中的机房空调回风通道10,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10的顶部设置有热风进口、底部设置有冷风出口,所述热风进口、冷风出口均与所述机房9的主空间连通,所述机房9的主空间中设置有发热机柜6,且优选相邻各排机柜6之间形成为封闭冷通道7,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10的顶部设置一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底部设置一主空调单元,其中,所述主空调单元,至少包括一设置在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10底部的空调室内机5和一设置在所述机房9室外的空调室外机8,所述空调室内机5和空调室外机8通过管路相互连通形成空调循环回路;所述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至少包括一热管冷墙换热器1、热管蒸发冷凝机组2,其中,热管冷墙换热器1作为吸热蒸发端,安装在机房空调回风通道10的热风进口处;热管蒸发冷凝机组2作为放热冷凝端,布置在机房9的室外,包括热管冷凝器2-1、冷凝风机2-2、喷淋装置2-3;热管冷墙换热器1、热管蒸发冷凝机组2通过集气管3和分液管4进行连通形成一热管循环回路。机房排热系统的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和主空调单元中,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利用热管高效传热,对进入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10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房排热系统,包括一设置在机房中的机房空调回风通道,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的顶部设置有热风进口、底部设置有冷风出口,所述热风进口、冷风出口均与所述机房的主空间连通,所述机房的主空间中设置有发热机柜,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内设置一主空调单元,所述主空调单元至少包括一设置在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底部的空调室内机和一设置在所述机房外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通过管路相互连通形成一空调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n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内还设置一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所述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至少包括一热管冷墙换热器、一热管蒸发冷凝机组,其中,/n所述热管冷墙换热器作为吸热蒸发端,安装在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的热风进口处;所述热管蒸发冷凝机组作为放热冷凝端,布置在机房室外,且其布置高度高于所述热管冷墙换热器,所述热管蒸发冷凝机组至少包括热管冷凝器、冷凝风机、喷淋装置;所述热管冷墙换热器、热管冷凝器通过集气管和分液管进行连通形成一热管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排热系统,包括一设置在机房中的机房空调回风通道,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的顶部设置有热风进口、底部设置有冷风出口,所述热风进口、冷风出口均与所述机房的主空间连通,所述机房的主空间中设置有发热机柜,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内设置一主空调单元,所述主空调单元至少包括一设置在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底部的空调室内机和一设置在所述机房外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通过管路相互连通形成一空调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房空调回风通道内还设置一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所述热管冷墙预制冷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剑超刘志辉庞晓风周健健李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