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壁挂式空调器。所述壁挂式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所述空调壳体的前侧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空调壳体的左侧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空调壳体的右侧设有第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空调壳体的前侧和左右两侧均设置出风口,能够实现三面出风,保障广域出风效果,使得室内冷热更加均衡,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器一般包括空调壳体,空调壳体的前下方设置一出风口,出风口用于向室内吹送制冷或者制热的空气。这使得在某一时刻,出风方向被限定在一个方向,不仅出风范围受限,还使得室内冷热非常不均衡,令用户感觉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壁挂式空调器。所述壁挂式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所述空调壳体的前侧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空调壳体的左侧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空调壳体的右侧设有第三出风口。本技术通过在空调壳体的前侧、左侧和右侧均设置出风口,能够实现三面出风,保障广域出风效果,使得室内冷热更加均衡,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度。另外,壁挂式空调器一般悬挂安装在室内相对较高的墙壁上,现有的前下侧出风会使得出风直吹人体,造成身体不适,本技术不仅实现了广域出风,而且相当于将出风角度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对于作为主要出风口的前侧出风口,出风口朝向前方,则经过制冷或制热的空气从较高位置水平吹出,然后进入室内空气循环,会较好的保障室内空气温度的均衡舒适。可选地,所述空调壳体为长方体形状。长方体形状的空调壳体便于在前侧、左侧和右侧设置相同高度的出风口,使得各方向的出风制冷效果更加均衡。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三出风口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三出风口均为水平方向出风。三个出风口在同一平面内水平方向上出风,使得整个室内空间的空气温度更为均衡;另一方面,三个出风口在同一平面内,有利于减小空调壳体的厚度,减小整个壁挂式空调器的体积。可选地,所述空调壳体的顶部或者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部设有进风窗。空调壳体底部或顶部设置进风窗,便于风机轴向吸风、径向排风,排风部位与出风口形成流畅风道。可选地,所述空调壳体内设有至少三个风机,任一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三出风口与至少一个所述风机的排风侧连通。设置多个风机,可以通过分别控制各个风机的工作状态来实现对不同出风口的出风控制,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要灵活调节。可选地,所述空调壳体内设有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设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风机与所述第三出风口之间设有第三换热器。每个风机均对应换热器,在保障广域出风的前提下,进一步保障了出风的换热效果。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还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机之间,和/或,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三风机之间。三个风机均可以向前侧出风,且出风均可制冷/制热,在保障前侧出风的风量的前提下,增加前侧出风的制冷/制热效果。可选地,相邻的所述风机之间设有隔板。避免各个风机的出风交叉流动,提高出风效率。可选地,所述隔板从所述空调壳体的后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延伸,且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割为第一出风段、第二出风段和第三出风段,所述第一出风段、所述第二出风段和所述第三出风段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第三风机对应。这样,三个风机均可以向位于前侧的第一出风口出风,使得前侧的出风量大于两侧,因为壁挂式空调器的安装特点,其前侧所面临的范围更宽阔,因此增加第一出风口的出风量有利于加快空调器的出风在室内扩散。可选地,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从位于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之间的所述空调壳体的后壁,一直延伸至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所述空调壳体的前壁;所述第二隔板从位于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三风机之间的所述空调壳体的后壁,一直延伸至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三出风口之间的所述空调壳体的前壁。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设置使得每个风机可以单独向一个出风口送风,保障每个出风口的出风量相等。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设有第一风门,所述第二出风口设有第二风门,所述第三出风口设有第三风门,所述第一风门、所述第二风门和所述第三风门分别与不同的驱动电机驱动连接。通过控制每个风门的开和关,可以控制各个出风口是否送风;并且,在关闭某个风门后,不会影响其他出风口的出风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内部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内部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内部结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空调壳体;11-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第三出风口;14-进风窗;2-风机;21-第一风机;22-第二风机;23-第三风机;3-隔板;31-第一隔板;32-第二隔板;41-第一换热器;42-第二换热器;43-第三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说明书附图中X方向表示左方,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右方;Y方向表示前方,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后方;Z方向表示上方,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为下方。另,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壁挂式空调器,所述壁挂式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1。空调壳体1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风机2,围绕风机2设有换热器。空调壳体1为一个长方体形状,长方体的后壁用于与室内墙壁贴合固定。空调壳体1的前侧设有第一出风口11,空调壳体1的左侧设有第二出风口12,空调壳体1的右侧设有第三出风口13。第一出风口11用于从空调壳体1的左侧向左方送风,第二出风口12用于从空调壳体1的右侧向右方送风,第三出风口13用于从空调壳体1的前侧向前方送风。通过在空调壳体1的前侧、左侧和右侧均设置出风口,能够实现三面出风,保障广域出风效果,使得室内冷热更加均衡,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度。另外,壁挂式空调器一般悬挂安装在室内相对较高的墙壁上,现有的前下侧出风会使得出风直吹人体,造成身体不适,本技术不仅实现了广域出风,而且相当于将出风角度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对于作为主要出风口的前侧出风口,出风口朝向前方,则经过制冷或制热的空气从较高位置水平吹出,然后进入室内空气循环,会较好的保障室内空气温度的均衡舒适。并且,长方体形状的空调壳体1便于在前侧、左侧和右侧设置相同高度的出风口,使得各方向的出风制冷效果更加均衡。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其他形状的壁挂式空调器,也可以在空调壳体的前侧、左侧和右侧设置出风口,实现三面广域送风。较佳地,第一出风口11、第二出风口12和第三出风口13位于同一平面内,即第一出风口11、第二出风口12和第三出风口13在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体(1)的前侧设有第一出风口(11),所述空调壳体(1)的左侧设有第二出风口(12),所述空调壳体(1)的右侧设有第三出风口(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体(1)的前侧设有第一出风口(11),所述空调壳体(1)的左侧设有第二出风口(12),所述空调壳体(1)的右侧设有第三出风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体(1)为长方体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1)、所述第二出风口(12)和所述第三出风口(13)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出风口(11)、所述第二出风口(12)和所述第三出风口(13)均为水平方向出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体(1)的顶部或者所述空调壳体(1)的底部设有进风窗(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体(1)内设有至少三个风机(2),任一所述第一出风口(11)、所述第二出风口(12)和所述第三出风口(13)与至少一个所述风机(2)的排风侧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体(1)内设有第一风机(21)、第二风机(22)和第三风机(23),所述第一风机(21)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之间设有第一换热器(41),所述第二风机(22)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2)之间设有第二换热器(42),所述第三风机(23)与所述第三出风口(13)之间设有第三换热器(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41)还位于所述第一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顺司,龙腾,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