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分线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21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4
一种智能分线模块,包括一个由左右两个半壳体采用卡扣装配而成的绝缘外壳,其下侧面的后端设置安装卡口,绝缘外壳内有分线体、导电体及弹性卡夹各一个,分线体的前端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出线孔且延伸到绝缘外壳的前侧面外,导电体的前端设置有与出线孔相同数目的接线座且其后端延伸到绝缘外壳的后侧面外,任意一个接线座均各自与一个出线孔同轴,每个接线座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螺纹通孔,任意一个螺纹通孔中均设置有紧固螺钉,弹性卡夹的下端延伸到绝缘外壳的下侧面外,分线体和导电体等配件均为独立模块,通过更换相应模块可实现其他规格的分线形式,在保证产品功能、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提高了产品配件的可互换性和公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分线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低压电器,特别是一种智能分线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智能分线模块,其绝缘外壳通常通过铆接或螺钉等方式紧固,装配成本高,效率也比较低,而且产品配件的可互换性和公用性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采用卡扣装配的形式装配绝缘外壳,且分线体和导电体等配件均为独立模块,通过更换相应模块可实现其他规格的分线形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分线模块,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的绝缘外壳包括有一个上侧面、一个下侧面、一个前侧面和一个后侧面,所述下侧面的后端设置安装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一个分线体、一个导电体及一个弹性卡夹,所述分线体的前端延伸到所述绝缘外壳的前侧面外,所述分线体的前端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出线孔,所述导电体的后端延伸到所述绝缘外壳的后侧面外,所述导电体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出线孔相同数目的接线座,任意一个所述接线座均各自与一个所述出线孔同轴,每个所述接线座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螺纹通孔,任意一个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分线模块,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的绝缘外壳包括有一个上侧面、一个下侧面、一个前侧面和一个后侧面,所述下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一个分线体、一个导电体及一个弹性卡夹,所述分线体的前端延伸到所述绝缘外壳的前侧面外,所述分线体的前端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出线孔,所述导电体的后端延伸到所述绝缘外壳的后侧面外,所述导电体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出线孔相同数目的接线座,任意一个所述接线座均各自与一个所述出线孔同轴,每个所述接线座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螺纹通孔, 任意一个螺纹通孔中均设置有紧固螺钉,所述弹性卡夹的下端延伸到所述绝缘外壳的下侧面外,所述绝缘外壳由左半壳体与右半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分线模块,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的绝缘外壳包括有一个上侧面、一个下侧面、一个前侧面和一个后侧面,所述下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一个分线体、一个导电体及一个弹性卡夹,所述分线体的前端延伸到所述绝缘外壳的前侧面外,所述分线体的前端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出线孔,所述导电体的后端延伸到所述绝缘外壳的后侧面外,所述导电体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出线孔相同数目的接线座,任意一个所述接线座均各自与一个所述出线孔同轴,每个所述接线座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螺纹通孔,任意一个螺纹通孔中均设置有紧固螺钉,所述弹性卡夹的下端延伸到所述绝缘外壳的下侧面外,所述绝缘外壳由左半壳体与右半壳体组成,所述左半壳体内侧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定位孔及固定卡钩,所述右半壳体内侧与所述左半壳体内侧的定位孔及固定卡钩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及固定卡钩相同数目的定位柱及固定卡扣,左半壳体与右半壳体通过所述定位柱插入对应定位孔且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赵跃奇王国良赵建余蒋文利张明宇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友邦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