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411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导体或电缆的设备领域,提供一种低压供油系统。低压供油系统包括油箱和压力气源,油箱具有连通油腔内外的进气管路、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压力气源通过进气管路与油箱连通,进气管路及进油管路均连通至油腔的顶部,出油管路连通至油腔的底部,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进油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一阀门为调压阀。通过压力气源驱动润滑油通过出油通道向用油位置排放,通过调节第一阀门能够实现对出油通道排油速率的调节,润滑油供给速率平稳,不会出现供油速率的明显脉动,用油速率的可控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供油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造导体或电缆的设备领域,提供一种低压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漆包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涂覆润滑油,现有的供油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将油箱置于略高于涂油位置的高度,依靠润滑油液位落差进行供油,但是这种方式的润滑油量可控性较差,润滑油浪费较多,并且难以保证漆包线产品的涂油均匀,影响漆包线产品的品质。第二种是采用油泵将润滑油泵送至涂油位置,通过油泵来控制润滑油的涂油量,然而这种方式的耗电量及运行噪声均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油速率稳定、节能且噪声较小的低压供油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低压供油系统包括油箱和压力气源,油箱具有连通油腔内外的进气管路、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压力气源通过进气管路与油箱连通,进气管路及进油管路均连通至油腔的顶部,出油管路连通至油腔的底部,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进油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一阀门为调压阀。由上可见,本技术通过对低压供油系统的结构设计,通过压力气源驱动润滑油通过出油通道向用油位置排放,通过调节第一阀门能够实现对出油通道排油速率的调节,润滑油供给速率平稳,不会出现供油速率的明显脉动;并且通过调压阀调节通向油腔中的气体压力,来控制润滑油的排放速率,继而实现用油速率的控制,用油速率的可控性较好;由于本实施例未采用油泵,因而低压供油系统的运行噪声较小;此外,由于进气管路连通于油腔顶部,这样通过进气管路通入油腔的气体不会造成润滑油明显运动,进一步有利于减小润滑油的脉动,有利于供油平稳。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油箱的侧壁上设有玻璃液位计。由上可见,通过玻璃液位计便于把握邮箱中的润滑油量,以便在润滑油量较少时及时通过进油管路注入润滑油。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低压供油系统还包括连通油腔内外的卸压管路,卸压管路连通至油腔的顶部,卸压管路上设有安全阀。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保证系统安全,避免出现油腔中出现异常高压。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进气管路、进油管路、出油管路和卸压管路均从油箱的顶壁穿出。由上可见,这样油箱的箱壁与各管路连接位置的压力相对较低,油箱的箱壁与各管路的连接不容易因为油腔内部压力而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低压供油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低压供油系统包括油箱1和压力气源(图中未示出),低压供油系统还包括连通油箱1的油腔内外的进气管路2、进油管路3、出油管路5和卸压管路4,进气管路2、进油管路3、出油管路5和卸压管路4均从油箱1的顶壁穿出,进气管路2、进油管路3及卸压管路4均连通至油箱1的油腔顶部,出油管路5连通至油箱1的油腔底部,压力气源通过进气管路2与油箱1的油腔连通,油箱1通过出油管路5向用油位置10供给润滑油,用油位置10高于油箱1的设置位置,进气管路2上设有第一阀门6,进油管路3上设有第二阀门7,卸压管路4上设有第三阀门8。第一阀门6为调压阀,第二阀门7为普通的开关阀门,第三阀门8为安全阀,具体地,第三阀门8为弹簧式安全阀。本实施例由压力气源头通过进气管路2向油箱1的油腔中通入压力气体,压力气体迫使润滑油从出油管路5向外用油位置10排放,由于压力气体本身不会出现明显脉动,因而供油速率不会出现明显的脉动,这样能够保证润滑油供给速率平稳,并且通过调压阀调节通向油腔中的气体压力,来控制润滑油的供给速率,继而实现用油速率的控制,用油速率的可控性较好,并且由于本实施例未采用油泵,因而低压供油系统的运行噪声较小。此外,由于进气管路2、进油管路3、出油管路5和卸压管路4均从油箱1的顶壁穿出,这样油箱1的箱壁与各管路连接位置的压力相对较低,油箱1的箱壁与各管路的连接不容易因为油腔内部压力而损坏;并且即使在油箱1的箱壁与管路的连接处出现损坏,也不会导致润滑油泄漏。另外,由于进气管路2连通于油箱1的油腔顶部,这样通过进气管路2通入油腔的压力气体不会对润滑油造成搅动效果,不会引起润滑油的明显运动,有利于保持润滑油的状态稳定,进一步有利于减小润滑油的脉动,有利于供油平稳。优选地,油箱1的侧壁上还设有玻璃液位计9,玻璃液位计9指示油箱1中的润滑油量,这样便于工作人员把握油箱1中的润滑油含量,以便在油箱1中的润滑油量不足时通过进油管路3向油腔中通入润滑油。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压供油系统,包括油箱,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压力气源以及连通油箱的油腔内外的进气管路、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所述压力气源通过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进气管路及所述进油管路均连通至所述油腔的顶部,所述出油管路连通至所述油腔的底部,所述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进油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为调压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低压供油系统,包括油箱,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压力气源以及连通油箱的油腔内外的进气管路、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所述压力气源通过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进气管路及所述进油管路均连通至所述油腔的顶部,所述出油管路连通至所述油腔的底部,所述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进油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为调压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供油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忠泰何太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蓉胜电子基础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