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摄像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滑轨装置,其包括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上活动绕设有同步带,所述轨道架的顶部滑动设置有顶部平台,所述轨道架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底部平台,所述顶部平台与同步带的一侧连接,所述底部平台与同步带的另一侧连接,所述轨道架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轨道架上转动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顶部平台用于装设外界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所述顶部平台和底部平台在轨道架上保持相对的位置,整体平衡性好,结构稳定,并且驱动组件与轨道架可拆卸连接,方便组装和拆卸,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轨装置
本技术涉及摄像辅助装置
,尤其是指一种滑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照相机摄像机等数码拍摄设备技术的发展,其越来越小型化,且其拍摄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拍摄过程中,拍摄设备常常需要进行水平移动,然而传统的移动方式是通过人工拿着拍摄设备进行移动,其匀速性、平稳性较差,拍摄效果不好。所以人们专利技术出拍摄滑轨,将拍摄设备放置在滑轨上进行移动拍摄,现有的拍摄轨道提高了平稳性及匀速性,提高了拍摄效果。电动跟焦滑轨,其传动方式为电机带动同步带轮转动,同步带轮与同步带齿形啮合,同步带固定在导轨主体上,当电机转动时可以带动导轨平台左右移动,传统的结构稳定性差、结构复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滑轨装置,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所述顶部平台和底部平台在轨道架上保持相对的位置,整体平衡性好,结构稳定,并且驱动组件与轨道架可拆卸连接,方便组装和拆卸,使用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滑轨装置,包括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上活动绕设有同步带,所述轨道架的顶部滑动设置有顶部平台,所述轨道架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底部平台,所述顶部平台与同步带的一侧连接,所述底部平台与同步带的另一侧连接,所述轨道架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轨道架上转动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顶部平台用于装设外界设备。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轨道架的两端,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同步带轮驱动连接,所述同步带绕设于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其中,所述轨道架内设置有容设所述从动同步带轮的第一转动腔,所述从动同步带轮转动设置于第一转动腔内,所述第一转动腔内的底部设置有橡胶,所述橡胶位于所述从动同步带轮的下方,所述轨道架转动设置有阻尼调节组件,所述阻尼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盖板和调节螺丝,所述调节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轨道架,所述调节盖板位于第一转动腔的上方,所述轨道架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所述第一转动腔连通,所述调节孔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的上方,所述调节螺丝转动设置于所述调节盖板上,所述从动同步带轮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丝配合螺接的调节螺孔。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底座、外壳以及电机本体,所述底座与所述轨道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本体可拆卸装设在底座上,所述外壳可拆卸装置在底座上,所述电机本体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底座设置有穿孔,所述轨道架设置有与穿孔对应的驱动孔,所述轨道架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主动同步带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腔内,所述第二转动腔与所述驱动孔连通,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穿出所述穿孔后从驱动孔伸入所述第二转动腔内驱使所述主动同步带轮转动,所述主动同步带轮的中部设置有与电机本体的输出轴配合连接的轴孔。其中,所述顶部平台包括第一平台本体以及分别装设于第一平台本体两侧的两个第一导滑块,所述轨道架的外壁设置有外轨道,所述第一导滑块的内壁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和两个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滚轮滑动设置于所述外轨道内,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外轨道的内壁滑动抵接;所述第一平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夹住所述同步带的一侧。其中,两个第一滚轮分别位于第一导滑块的两端,两个第一滑轮位于两个第一滚轮之间,第一滑轮的安装轴向与第一滚轮的安装轴向相互垂直。其中,所述底部平台包括第二平台本体以及分别装设于第二平台本体两侧的两个第二导滑块,所述轨道架的内壁设置有内轨道,所述第二导滑块的外壁转动设置有一个第二滑轮和两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滑动设置于所述内轨道内,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内轨道的内壁滑动抵接;所述第二平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夹住所述同步带的另一侧。其中,两个第二滚轮分别位于第二导滑块的两端,第二滑轮位于两个第二滚轮之间,第二滑轮的安装轴向与第二滚轮的安装轴向相互垂直。其中,所述轨道架的两端均装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装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端盖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脚,所述端盖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支撑脚的顶端螺接有手拧螺丝,所述手拧螺丝穿过支撑脚的顶端与所述固定孔螺接,所述支撑脚靠近所述端盖的一面以及所述端盖靠近所述支撑脚顶端的一面均设置有阿莱齿盘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可以带动同步带转动,在同步带的作用下,可以同时带动顶部平台和底部平台在轨道架上相向移动,所述顶部平台和底部平台在轨道架上保持相对的位置,整体平衡性好,结构稳定,并且驱动组件与轨道架可拆卸连接,方便组装和拆卸,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滑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滑轨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滑轨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组件的结构分解图以及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顶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底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轨道架2—同步带3—顶部平台4—底部平台5—驱动组件6—主动同步带轮7—从动同步带轮8—第一转动腔9—橡胶10—调节盖板11—调节螺丝12—底座13—外壳14—电机本体15—穿孔16—驱动孔17—第二转动腔18—第一平台本体19—第一导滑块20—外轨道21—第一滚轮22—第一滑轮23—第一夹持件24—第二平台本体25—第二导滑块26—内轨道27—第二滑轮28—第二滚轮29—第二夹持件30—端盖31—支撑脚32—固定孔33—手拧螺丝34—阿莱齿盘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一种滑轨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轨道架1,所述轨道架1上活动绕设有同步带2,所述轨道架1的顶部滑动设置有顶部平台3,所述轨道架1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底部平台4,所述顶部平台3与同步带2的一侧连接,所述底部平台4与同步带2的另一侧连接,所述轨道架1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组件5,所述轨道架1上转动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同步带2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5与所述传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顶部平台3用于装设外界设备。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所述驱动组件5通过传动组件可以带动同步带2转动,在同步带2的作用下,可以同时带动顶部平台3和底部平台4在轨道架1上相向移动,所述顶部平台3和底部平台4在轨道架1上保持相对的位置,整体平衡性好,结构稳定,并且驱动组件5与轨道架1可拆卸连接,方便组装和拆卸,使用方便。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滑轨装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上活动绕设有同步带,所述轨道架的顶部滑动设置有顶部平台,所述轨道架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底部平台,所述顶部平台与同步带的一侧连接,所述底部平台与同步带的另一侧连接,所述轨道架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轨道架上转动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顶部平台用于装设外界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上活动绕设有同步带,所述轨道架的顶部滑动设置有顶部平台,所述轨道架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底部平台,所述顶部平台与同步带的一侧连接,所述底部平台与同步带的另一侧连接,所述轨道架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轨道架上转动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顶部平台用于装设外界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轨道架的两端,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同步带轮驱动连接,所述同步带绕设于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架内设置有容设所述从动同步带轮的第一转动腔,所述从动同步带轮转动设置于第一转动腔内,所述第一转动腔内的底部设置有橡胶,所述橡胶位于所述从动同步带轮的下方,所述轨道架转动设置有阻尼调节组件,所述阻尼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盖板和调节螺丝,所述调节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轨道架,所述调节盖板位于第一转动腔的上方,所述轨道架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所述第一转动腔连通,所述调节孔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的上方,所述调节螺丝转动设置于所述调节盖板上,所述从动同步带轮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丝配合螺接的调节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底座、外壳以及电机本体,所述底座与所述轨道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本体可拆卸装设在底座上,所述外壳可拆卸装置在底座上,所述电机本体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底座设置有穿孔,所述轨道架设置有与穿孔对应的驱动孔,所述轨道架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主动同步带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腔内,所述第二转动腔与所述驱动孔连通,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穿出所述穿孔后从驱动孔伸入所述第二转动腔内驱使所述主动同步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洋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