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一延时单元、第一放电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二延时单元、第二放电单元、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五二极管,电路设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接地端、第一驱动输出端、第二驱动输出端和第三驱动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需在电源端通入直流电就可完成磁保持继电器的驱动,无需另加控制线路,且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绕组只在本电路设定的驱动时间里通电,从而保护了继电器,因此,外部供电时无需考虑脉冲宽度,可以保持长时间通电也不会损坏继电器,提高了磁保持继电器的可靠性和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
,尤其是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系统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靠磁性保持开关状态的继电器,这种继电器在脉冲激励完成状态转换后不需要保持激励就可以保持转换后的开关状态,这种特性使得磁保持继电器存在很多应用领域。磁保持继电器的自保持特性要求驱动信号是脉冲驱动型的,在完成状态转换后,驱动信号需要撤除,否则磁保持继电器的驱动绕组会烧坏。磁保持继电器分为单绕组控制和双绕制控制。目前常用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有以下几种方式:1)桥式驱动电路方案例如中国专利CN201420730057.2的方案中,以MOSFET作为开关器件的桥式电路,通过控制桥式电路开关器件的通断来达到控制继电器控制绕组极性的目的。这种电路需要给继电器供电,还需要两个驱动信号,控制上还要避免桥臂直通问题,在一些应用场合的使用较为复杂。2)驱动芯片方案将桥式电路集成在芯片内部,比如贝岭BL8023D。这种芯片将全桥及驱动集成在芯片内部,外部只需要很少的器件就可以驱动磁保持继电器。这种方案提高了集成度,但仍然需要驱动电源和2个控制信号,不便于没有控制信号的应用场合使用。3)利用电容充放电特性驱动方案例如中国专利201320869049.1的方案中,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容,利用电容的充放电特性,实现驱动的自动停止。这种方案在实际应用时有一定的限制,因为传入电容的缓冲缓放电特性,每次的开关切换之间必须间隔足够长时间,否则会损坏电路;而且驱动效果受串入电容的容值影响较大,容值过大则驱动时间过长,过小则驱动能力不足,考虑到电容容量的衰减特性,应用时可能会遇到没有合适容量的电容可选取的问题。同时驱动期间继电器不能得到恒压驱动,驱动效果无法有效判定。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存在接线复杂,难以适应多种应用场合,切换间隔时间长,驱动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具备自动斩波功能,即使长期施加驱动电压也不会损坏磁保持继电器。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一延时单元、第一放电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二延时单元、第二放电单元、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五二极管,电路设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接地端、第一驱动输出端、第二驱动输出端和第三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和所述第一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并联的第一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阳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地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阳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阳极,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三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所述第一放电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端和所述第一延时单元耦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和所述第三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器件和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并联的第二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阳级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所述第二延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所述第二延时单元的地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阳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阳极,所述第二延时单元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五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二放电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端和所述第二延时单元耦接;所述第二驱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阴极、所述第四二极管阴极和所述第一二极管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接地端。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为第一P沟道MOS管,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漏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电源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栅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地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为第二P沟道MOS管,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漏极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延时单元的电源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栅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二延时单元的地端。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放电单元为第三电阻,所述第二放电单元为第四电阻。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为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内的体二极管,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为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内的体二极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仅需在电源端通入直流电就可完成磁保持继电器的驱动,无需另加控制线路,且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绕组只在本电路设定的驱动时间里通电,从而保护了继电器,因此,外部供电时无需考虑脉冲宽度,可以保持长时间通电也不会损坏继电器,提高了磁保持继电器的可靠性和使用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的实际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的实际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实施例,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01、第一延时单元102、第一放电单元103、第二开关单元104、第二延时单元105、第二放电单元106、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和第五二极管D5,电路设有第一电源端VCC、第二电源端VEE、接地端GND、第一驱动输出端DRV1、第二驱动输出端DRV2和第三驱动输出端DRV3;第一开关单元10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源端VCC和第一驱动输出端DRV1,第一开关单元101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与第一开关器件并联的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一续流二极管阳级连接第一驱动输出端DRV1,第一续流二极管阴极连接第一电源端VCC,第一延时单元102的电源端连接第一电源端VCC,第一延时单元102的地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01)、第一延时单元(102)、第一放电单元(103)、第二开关单元(104)、第二延时单元(105)、第二放电单元(106)、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和第五二极管(D5),电路设有第一电源端(VCC)、第二电源端(VEE)、接地端(GND)、第一驱动输出端(DRV1)、第二驱动输出端(DRV2)和第三驱动输出端(DRV3);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VCC)和所述第一驱动输出端(DRV1),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1)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并联的第一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阳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输出端(DRV1),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VCC),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02)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VCC),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02)的地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阳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D3)阳极,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0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三二极管(D3)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VEE),所述第一放电单元(103)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端(VCC)和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02)耦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VEE)和所述第三驱动输出端(DRV3),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4)包括第二开关器件和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并联的第二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阳级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输出端(DRV3),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VEE),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05)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VEE),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05)的地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阳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D5)阳极,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05)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五二极管(D5)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VCC),所述第二放电单元(106)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端(VEE)和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05)耦接;所述第二驱动输出端(DRV2)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阴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阴极和所述第一二极管(D1)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阴极连接所述接地端(GND)。/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01)、第一延时单元(102)、第一放电单元(103)、第二开关单元(104)、第二延时单元(105)、第二放电单元(106)、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和第五二极管(D5),电路设有第一电源端(VCC)、第二电源端(VEE)、接地端(GND)、第一驱动输出端(DRV1)、第二驱动输出端(DRV2)和第三驱动输出端(DRV3);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VCC)和所述第一驱动输出端(DRV1),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1)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并联的第一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阳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输出端(DRV1),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VCC),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02)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VCC),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02)的地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阳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D3)阳极,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0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三二极管(D3)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VEE),所述第一放电单元(103)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端(VCC)和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02)耦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VEE)和所述第三驱动输出端(DRV3),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04)包括第二开关器件和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并联的第二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阳级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输出端(DRV3),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VEE),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05)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VEE),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05)的地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阳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D5)阳极,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05)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五二极管(D5)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VCC),所述第二放电单元(106)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端(VEE)和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05)耦接;所述第二驱动输出端(DRV2)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阴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阴极和所述第一二极管(D1)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阴极连接所述接地端(GN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高阳,柏建国,邓礼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优绿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