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模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059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模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电容模组包括壳罩和电容模块,电容模块设置在壳罩内;电容模块包括多个电容、两个电极连接片和连接框架;连接框架设置有三个安装槽,三个安装槽分别设置有电容;两个电极连接片设置有三个与电容连接的连接端。通过左右侧布置和底侧布置继而实现电容的叠堆布置,优化布局结构使结构尺寸更为紧凑,有利于器件设备的尺寸进一步缩小,再者,通过将电容模块装载在壳罩内,不仅实现电容模组的模块化布置,且有利于提高器件抗震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模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模组、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新能源交通工具因其不燃烧汽油或柴油产生动力,故具有环保、污染小等诸多特点,且在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发电大力推广应用下,诸多新能源交通工具在逐渐推广应用,如新能源电动轿车、新能源电动客车、新能源电动货车、新能源电动清洁车、新能源电动轨道交通工具、新能源电动飞行交通工具、新能源电动航运交通工具等。新能源交通工具一般配备有电池、电机控制装置、电机和动力产生装置,电机控制装置内的功率管接收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逆变转换成交流电向电机输出,继而电机输出旋转驱动力带动动力产生装置如车轮、浆叶等继而带动交通工具行进。而随着交通工具对于驱动总成即电机和电机控制装置的集成化,其需要将驱动总成或电机控制装置的占用空间进一步优化和缩小,从而腾出更多空间供乘坐空间、电池空间等使用,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集成时,需要考虑电机与电机控制器之间接线结构、走线布局和结构布局,需要控制电机控制装置的厚度和驱动总成的径向尺寸,也要配合众多电路器件的合理布置,另外还需要提高器件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这样才能全面实现驱动总成高效集成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布局的电容模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容模组的电机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机控制装置的驱动总成。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驱动总成的交通工具。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模组,电容模组包括壳罩和电容模块,电容模块设置在壳罩内;电容模块包括多个电容、两个电极连接片和连接框架;连接框架在第一横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连接框架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纵向一侧设置有第三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分别设置有电容;两个电极连接片分别位于连接框架的第二横向的两侧上,电极连接片在第一安装槽处设置有与电容连接的第一连接端,电极连接片在第二安装槽处设置有与电容连接的第二连接端,电极连接片在第三安装槽处设置有与电容连接的第三连接端,电极连接片在纵向位于第三安装槽的相对一侧上设置有第四连接端。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连接框架设置的三个安装槽用于对电容的安装和定位,并配合两侧电极连接片的连接,继而实现三个电容的并联连接,从而有效提高电容量,以及利用左右侧布置和底侧布置继而实现电容的叠堆布置,优化布局结构使结构尺寸更为紧凑,有利于器件设备的尺寸进一步缩小,再者,通过将电容模块装载在壳罩内,不仅实现电容模组的模块化布置,且有利于提高器件抗震性和稳定性。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壳罩内填充有灌封胶,灌封胶包裹电容模块。由上可见,通过灌封胶填充壳罩,不仅提高电容模块的稳固连接性,且也利用灌封胶提高绝缘性和导热性。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框架设置有多个镂空孔。由上可见,多个镂空孔可用于导热,亦可配合灌封胶的渗透,从而提高连接稳定性和高效导热性。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框架在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分别设置有定位凸沿,定位凸沿与电容限位配合。由上可见,通过定位凸沿对电容提高稳定的支撑和限位。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极连接片和连接框架通过注塑成型连接。由上可见,利用注塑成型工艺将电极连接片和连接框架连接在一起,其不仅连接稳定,且方便于电容的连接装配。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安装槽的安装方向平行于第二安装槽的安装方向;第一安装槽的安装方向垂直于第三安装槽的安装方向。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壳罩的外壁设置有避让槽,避让槽靠近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的位置处。由上可见,从横截面来看,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电容呈纵置布置,而位于下方的第三安装槽的电容则呈横置布置,以及通过配合避让槽的布置,使电容模组呈大致呈“L”布置,有效地利用横向空间,且缩小纵向布置空间。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如上述方案的电容模组。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三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总成,包括如上述方案的电机控制装置。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第四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如上述方案的驱动总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机控制装置在底侧视角下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机控制装置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机控制装置省略壳体后的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机控制装置省略壳体后的爆炸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容模组的爆炸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极接线座的结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极接线座的爆炸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极接线座在半环槽处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机控制装置省略盖体和基板后的结构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路装置的爆炸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路装置另一状态的爆炸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电路装置的剖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位于壳座处的结构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关于连接组件的爆炸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剖视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中冷却桥的剖视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总成实施例位于控制接口座视角处的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驱动总成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驱动总成包括电机2和电机控制装置1,电机控制装置1安装在电机2的电机壳21的径向侧。参照图4至图7,电机控制装置1包括壳体、电容模组3、电极接线座4、电路装置5和控制板7,壳体包括控制壳111、控制盖112和连接盖113,控制壳111围成容纳腔,控制盖112和连接盖113盖合控制壳111,电容模组3、电极接线座4、电路装置5和控制板7设置在该容纳腔内。参照图8,并结合图15,电容模组3包括壳罩31和多个电容模块,壳罩31呈有底筒状布置,壳罩31的外壁设置有避让槽313,壳罩31内设置有两个或多个隔板311,壳罩31的内壁和隔板311形成放置腔312,多个隔板311和多个放置腔312沿第二横向Y排布,一个电容模块放置在一个放置腔312内。电容模块包括多个电容32、两个电极连接片34和连接框架33,连接框架33在第一横向X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331和第二安装槽332,连接框架33在第一安装槽331和第二安装槽332的纵向Z一侧设置有第三安装槽333,连接框架33设置有多个镂空孔334,连接框架33在第一安装槽331、第二安装槽3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容模组,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容模组包括壳罩和电容模块,所述电容模块设置在所述壳罩内;/n所述电容模块包括多个电容、两个电极连接片和连接框架;/n所述连接框架在第一横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连接框架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纵向一侧设置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三安装槽分别设置有所述电容;/n两个所述电极连接片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框架的第二横向的两侧上,所述电极连接片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处设置有与所述电容连接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电极连接片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处设置有与所述电容连接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电极连接片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处设置有与所述电容连接的第三连接端,所述电极连接片在纵向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的相对一侧上设置有第四连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容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模组包括壳罩和电容模块,所述电容模块设置在所述壳罩内;
所述电容模块包括多个电容、两个电极连接片和连接框架;
所述连接框架在第一横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连接框架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纵向一侧设置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三安装槽分别设置有所述电容;
两个所述电极连接片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框架的第二横向的两侧上,所述电极连接片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处设置有与所述电容连接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电极连接片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处设置有与所述电容连接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电极连接片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处设置有与所述电容连接的第三连接端,所述电极连接片在纵向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的相对一侧上设置有第四连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罩内填充有灌封胶,所述灌封胶包裹所述电容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框架设置有多个镂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标姜桂宾莫理雄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