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业专利>正文

一种过流过温自恢复式电力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059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过流过温自恢复式电力电容器,包括器体外罩机构和电力电容机构,器体外罩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电力电容机构,通过金属侧板和底架板对智能电容的位置进行限定,提高智能电容的位置稳定性,防止因智能电容位置不稳造成的电流骤变,降低智能电容过流过温的概率,当智能电容因过流而产生高温时,位于智能电容接电端子一侧的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的骤变,控制芯片控制电动转轴转动,下联动臂向外翘起将胶塞从风槽中拔出,实现器体外罩壳的内外空气的交换,实现在智能电容过流过温状态下的自动保护和散热,采用温度传感器能够更精准的捕捉到智能电容的温度变化,反应速度快,实用性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流过温自恢复式电力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
,尤其是一种过流过温自恢复式电力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力电容器的损坏都是由于热击穿后造成,过温后内部空气膨胀,造成热击穿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由于外部温度过高、谐波过大、电容接口处发生晃动或长时间运行所导致,现有的电力电容器都是采用外部保护措施,装有内部保护结构的电力电容器为了减少成本,通常在电力电容器内部安装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状结构,通过金属片状结构受热卷曲,使电力电容器处于切断状态,但是此种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金属片受热卷曲过程持续时间长,即电力电容器过流过温很长时间后才能触发此保护机制,容易对电力电容器造成损坏,同理金属片冷却也需要很长时间,单次保护过程的耗时太长,电力电容器切断的时间长,影响电器元件的使用,采用温度传感结构提高温度感知的敏感性,但是却无法改善因电容器接口处晃动而造成的过流过温问题,实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流过温自恢复式电力电容器,具有提高智能电容的位置稳定性,防止因智能电容位置不稳造成的电流骤变,降低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流过温自恢复式电力电容器,包括器体外罩机构(1)和电力电容机构(2),所述器体外罩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电力电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外罩机构(1)包括顶部外罩板(11)、出线套管(12)、出线连接片(13)和器体外罩底座组件(14),多组出线套管(12)等距设置在顶部外罩板(11)的顶部,出线套管(12)通过导线与设置在顶部外罩板(11)底面上的出线连接片(13)电性连接,顶部外罩板(11)卡装在器体外罩底座组件(14)的顶部;/n所述器体外罩底座组件(14)包括器体外罩壳(141)、内绝缘板(1412)、第一对接插口(142)、引脚片(143)、第二对接插口(1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流过温自恢复式电力电容器,包括器体外罩机构(1)和电力电容机构(2),所述器体外罩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电力电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外罩机构(1)包括顶部外罩板(11)、出线套管(12)、出线连接片(13)和器体外罩底座组件(14),多组出线套管(12)等距设置在顶部外罩板(11)的顶部,出线套管(12)通过导线与设置在顶部外罩板(11)底面上的出线连接片(13)电性连接,顶部外罩板(11)卡装在器体外罩底座组件(14)的顶部;
所述器体外罩底座组件(14)包括器体外罩壳(141)、内绝缘板(1412)、第一对接插口(142)、引脚片(143)、第二对接插口(144)、风槽(145)、胶塞(146)、下联动臂(147)、转接块(148)、上联动臂(149)、联动板(1410)和电动转轴(1411),器体外罩壳(141)的内侧壁均固定有内绝缘板(1412),内绝缘板(1412)上安装电动转轴(1411),器体外罩壳(14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对接插口(142),第一对接插口(142)与引脚片(143)固定连接,引脚片(143)的底部伸出到器体外罩壳(141)的外部,相邻两组第一对接插口(142)之间的器体外罩壳(141)底面上开设有第二对接插口(144),器体外罩壳(141)的侧壁底部对称开设两组风槽(145),风槽(145)的内部设置有胶塞(146),胶塞(146)的外壁通过轴与下联动臂(147)的底部活动连接,下联动臂(147)的顶部套装在转接块(148)一侧的转接轴上,转接块(148)另一侧的转接轴与上联动臂(149)的一端相连接,上联动臂(149)通过压簧与下联动臂(147)相连接,上联动臂(149)的另一端套装在联动板(1410)的外端,联动板(1410)通过轴活动安装在器体外罩壳(141)的内侧壁上,器体外罩壳(141)的内部设置有电力电容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流过温自恢复式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外罩壳(141)设置为一种顶开式长方形壳体构件,器体外罩壳(141)的四面内壁均设置有内绝缘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