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就医路径规划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403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患者就医路径规划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系统包括就医信息生成模块、路径规划模块、患者操作模块、时间预估模块、一键排号模块、信息汇总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通过各组成模块的协调运作使得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从备选路径确定和项目时间预估两个角度进行就医路径规划,提高了用户就医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患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调整就医路径,具有较高的就医灵活性;同时通过设置就诊提醒及报告出具提醒,提高了患者就医的准确性,为医院营造了有序的就诊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就医路径规划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患者就医路径规划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医院流程的管理,历来是院内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强医院流程管理,优化医院的业务流程,才能从优化的业务流程中创造更多的效益。为此,医院不断进行流程管理的变革和改进,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置专人引导患者就诊,解答患者各种资讯,减少患者来回奔波等。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尤其上班族对时间安排有高要求,在就医过程中存在最大的体验和感觉就是时间的浪费,而且不能预知自己将在什么时候结束此次就医过程。因为无法预估就医所占用的时间,可能耽搁一整天接下来的所有安排。在等待每个部门(就诊、检查或取药等)的时间也不确定,到时患者不敢走开去做任何事情(包括上厕所、买东西),害怕错过就医,而问医务人员,其各自为独立单元,不能预估路径及所用时间。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为其进行就医路径规划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患者就医路径规划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患者就医过程中不能预估就医路径及时间,造成时浪费、就医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患者就医路径规划系统,包括就医信息生成模块、路径规划模块、患者操作模块、时间预估模块、一键排号模块、信息汇总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所述就医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患者完成医生问诊后,录入患者需要进行的就医信息并产生对应的二维码;所述患者操作模块用于扫描二维码获取就医信息,并完成付费,以及根据路径规划模块及时间预估模块得到的备选路径及预估就医时长,结合自身行程安排确定最终的就医路径;所述路径规划模块用于在患者完成付费后,基于就医信息中各项目所在地之间的距离,确定患者就医的若干备选路径;所述时间预估模块用于在完成付费后,基于就医信息中各项目所需时间,对患者的就医时长进行预估;所述一键排号模块用于在确定最终的就医路径后,根据就医路径对所涉及项目进行一键式排号;所述信息汇总模块用于显示患者个人信息及就医信息,并根据患者所确定的就医路径,显示各项目之间的距离、等待时长及就医完成总时长;所述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患者的个人信息、就医信息、选择的就医路径中各项目之间的距离、等待时长和就医完成总时长,以及当前诊疗时间段内,所有参与就诊的患者的就医路径、等待时长和就医完成总时长。进一步地,所述患者就医路径规划系统还包括就诊提醒模块和报告出具提醒模块;所述就诊提醒模块用于各项目到达患者所排号之前,对患者进行就诊提醒;所述报告出具提醒模块用于在患者完成各项目且检查结果出来后,提醒患者取检查报告。一种患者就医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医生侧:录入患者需要进行的就诊信息,并产生包含就诊信息对应的二维码;S2、患者侧:通过患者操作模块扫描二维码获取就诊信息,并基于就诊信息通过路径规划模块生成完成各项目的备选路径,以及通过时间预估模块生成完成各项目所需时间;S3、患者侧:基于生成备选路径及各项目所需时间,结合自身行程安排,在各备选路径中选择最终的就医路径;S4、系统侧:基于当前所选就医路径,对就医路径涉及的项目进行一键式排号;S5、患者侧:通过信息汇总模块查看所选就医路径、各项目等待时长及就医完成总时长;S6、患者侧:根据信息汇总模块显示的就医路径依次进行就医,在就医过程中,基于患者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就医路径;若是,则重新选择就医路径,并进入步骤S7;若否,则进入步骤S9;S7、系统侧:基于患者重新选择的就医路径,判断当前就医路径是否可调整;若是,则进入步骤S8;若否,则进入步骤S9;S8、系统侧:更新所选就医路径,返回步骤S4;S9、患者侧:按照当前所选就医路径完成就医,实现患者就医路径规划。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基于就诊信息通过路径规划模块生成完成各项目的备选路径的方法具体为:A1、确定就诊信息中各项目中任意两项目所在地之间的距离;A2、基于任意两项目之间的距离,确定完成所有项目的情况下的各种路径,将其作为备选路径;所述步骤S2中,基于就诊信息通过时间预估模块生成完成各项目所需时间的方法具体为:B1、确定就诊信息中各项目的操作时长;B2、基于就诊信息中各项目的当前排队人数,确定患者等待时长;B3、基于就诊信息中各项目的属性,确定其出具检查报告的等待时长;B4、对于每个项目,将其操作时长和患者等待时长相加作为项目所需时间,将其出具检查报告的等待时长作为辅助参考项。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为:S31、为生成的每条备选路径中的各项目匹配对应的项目所需时间,进而确定每条备选路径的就医完成总时长;S32、基于每条备选路径的就医完成总时长,将各项目出具检查报告的等待时长作为辅助参考项并结合自身除就医外的行程安排,在各备选路径中选择最终的就医路径。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具体为:S41、基于所选就医路径中依次涉及的各项目的操作时长,结合每个项目当前排队时长,依次预估完成各项目的所需时长;S42、基于预估的依次完成各项目的所需时长,按就医路径顺序对各项目进行排号,使患者完成各项目所需总时长最小,完成一键式排号。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具体为:S71、判断当取消当前就医路径中各项目的排号n后,各项目排号为n+1的患者能否完成各项目;若是,则进入步骤S72;若否,判定重新选择的就医路径会影响其他患者就医,进入步骤S76;S72、对比重新选择的就医路径及当前就医路径,将已完成项目所涉及的路径从当前就医路径中删除,并计算删除完成项目后的就医总时长,进入步骤S73;S73、计算重新选择的就医路径每个项目的项目所需时长及该就医路径的就医总时长,进入步骤S74;S74、对比删除完成项目后的就医路径和重新选择的就医路径中,相同项目对应的项目所需时长及两条就医路径对应的就医总时长,确定各项目所需时长及就医总时长的时间差值,并将其返回至患者侧的信息汇总模块,进入步骤S5;S75、基于信息汇总模块显示的时间差值,由患者确定是否调整就医路径;若是,则进入步骤S8;若否,则进入步骤S76;S76、当前就医路径不可调整,进入步骤S9。进一步地,所述患者就医路径规划方法中还包括就诊提醒及报告出具提醒;所述就诊提醒的方法为:在患者按照选择的就医路径就医过程中:设患者在进行第i个项目时,其在第i+1个项目的排号为n,当第i+1个项目进行到排号至少为n-2时,通过信息汇总模块对用户发出就诊提醒;当第i+1个项目进行到排号为n-1,且患者第i个项目仍未完成时,患者可选择通过用户操作模块调整第i+1个项目的就医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患者就医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就医信息生成模块、路径规划模块、患者操作模块、时间预估模块、一键排号模块、信息汇总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n所述就医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患者完成医生问诊后,录入患者需要进行的就医信息并产生对应的二维码;/n所述患者操作模块用于扫描二维码获取就医信息,并完成付费,以及/n根据路径规划模块及时间预估模块得到的备选路径及预估就医时长,结合自身行程安排确定最终的就医路径;/n所述路径规划模块用于在患者完成付费后,基于就医信息中各项目所在地之间的距离,确定患者就医的若干备选路径;/n所述时间预估模块用于在完成付费后,基于就医信息中各项目所需时间,对患者的就医时长进行预估;/n所述一键排号模块用于在确定最终的就医路径后,根据就医路径对所涉及项目进行一键式排号;/n所述信息汇总模块用于显示患者个人信息及就医信息,并根据患者所确定的就医路径,显示各项目之间的距离、等待时长及就医完成总时长;/n所述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患者的个人信息、就医信息、选择的就医路径中各项目之间的距离、等待时长和就医完成总时长,以及当前诊疗时间段内,所有参与就诊的患者的就医路径、等待时长和就医完成总时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就医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就医信息生成模块、路径规划模块、患者操作模块、时间预估模块、一键排号模块、信息汇总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
所述就医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患者完成医生问诊后,录入患者需要进行的就医信息并产生对应的二维码;
所述患者操作模块用于扫描二维码获取就医信息,并完成付费,以及
根据路径规划模块及时间预估模块得到的备选路径及预估就医时长,结合自身行程安排确定最终的就医路径;
所述路径规划模块用于在患者完成付费后,基于就医信息中各项目所在地之间的距离,确定患者就医的若干备选路径;
所述时间预估模块用于在完成付费后,基于就医信息中各项目所需时间,对患者的就医时长进行预估;
所述一键排号模块用于在确定最终的就医路径后,根据就医路径对所涉及项目进行一键式排号;
所述信息汇总模块用于显示患者个人信息及就医信息,并根据患者所确定的就医路径,显示各项目之间的距离、等待时长及就医完成总时长;
所述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患者的个人信息、就医信息、选择的就医路径中各项目之间的距离、等待时长和就医完成总时长,以及当前诊疗时间段内,所有参与就诊的患者的就医路径、等待时长和就医完成总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就医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就医路径规划系统还包括就诊提醒模块和报告出具提醒模块;
所述就诊提醒模块用于各项目到达患者所排号之前,对患者进行就诊提醒;
所述报告出具提醒模块用于在患者完成各项目且检查结果出来后,提醒患者取检查报告。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2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患者就医路径规划系统的患者就医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医生侧:录入患者需要进行的就诊信息,并产生包含就诊信息对应的二维码;
S2、患者侧:通过患者操作模块扫描二维码获取就诊信息,并基于就诊信息通过路径规划模块生成完成各项目的备选路径,以及通过时间预估模块生成完成各项目所需时间;
S3、患者侧:基于生成备选路径及各项目所需时间,结合自身行程安排,在各备选路径中选择最终的就医路径;
S4、系统侧:基于当前所选就医路径,对就医路径涉及的项目进行一键式排号;
S5、患者侧:通过信息汇总模块查看所选就医路径、各项目等待时长及就医完成总时长;
S6、患者侧:根据信息汇总模块显示的就医路径依次进行就医,在就医过程中,基于患者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就医路径;
若是,则重新选择就医路径,并进入步骤S7;
若否,则进入步骤S9;
S7、系统侧:基于患者重新选择的就医路径,判断当前就医路径是否可调整;
若是,则进入步骤S8;
若否,则进入步骤S9;
S8、系统侧:更新所选就医路径,返回步骤S4;
S9、患者侧:按照当前所选就医路径完成就医,实现患者就医路径规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患者就医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基于就诊信息通过路径规划模块生成完成各项目的备选路径的方法具体为:
A1、确定就诊信息中各项目中任意两项目所在地之间的距离;
A2、基于任意两项目之间的距离,确定完成所有项目的情况下的各种路径,将其作为备选路径;
所述步骤S2中,基于就诊信息通过时间预估模块生成完成各项目所需时间的方法具体为:
B1、确定就诊信息中各项目的操作时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静张睿包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